安可仰:,「五四运动」是怎样掀起的?

  

  流光如矢,不觉又是五月,提笔写稿,使想起距今已历六十年的「五四运动」,本篇所记,并非应景之作,一切资料,系得自「五四运动」发起人之一的方毅先生所口述。

  

  卢式谷方毅决定干起来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北京学生为日本占领青岛事,发起「五四」救国运动。此一运动,为划时代之民族自觉,有谓系胡适领导之新文化运动鼓吹而成者;
有谓系林长民在北京晨报所登启事激发而起者,六十年来,其说不一。当时真正运动发端,据笔者所知是这样的:

  

  有湖北籍学生卢式谷、方毅二人,肄业於北京堂子胡同国立法政专门学校(後改大学屡易其名),因卢、方二人系小同乡,过往甚密,课余之暇,喜研讨时事,各睹识见以自豪。其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後,正开和会於巴黎,是年五月二日(时间确否记忆不清)意大利以某案争执不下,宣布退出巴黎和会,卢式谷谓方毅曰:「你可猜猜看,明日还有何国退出和会?」方毅未及答,卢曰:「必日本也。」翌晨阅报,日本果以山东青岛事,退出巴黎和会。北京晨报上刊有林长民呼吁国人起而救国之启事。卢式谷以所料应验,即语方毅曰:「我们干起来吧!」(意即发起示威运动。)但方毅以在湖北因反对廿一条,响应留学日本回国学生组织救国会,被当时鄂督王占元侦捕,仅以身免,恐又获祸,累及家人,犹豫未决。卢又曰:「我们要干就干,不必畏首畏尾!」方乃拍案而起,举起双手。二人计决,乃研究进行步骤,并号召情感较密之同学加入。旋又有鄂籍同学黄炳蔚、张伯谦二人参加,四人乃夤夜计议,推卢式谷撰文,方毅策划,黄炳蔚奔走联络,张伯谦应付反对者。各事俱备,独缺乏善於演说者一人,乃共邀当时贵州督军刘显世之侄刘琪加入负责演说。

  

  法专集会傅斯年任主席

  

  是日适为周六,法专校长王家驹前往江南视学未归,校务由教务长刘抱愿代理,五人联袂前往要求开会不许,乃由方毅破预科讲堂之门,集合同学开会。决议:「无论公私立大学,每校均应派二人为代表,立即前往号召,明晨派代表至本校开会。」

  

  五四之晨,各校所派代表至法专集会者,异常踊跃,当由刘琪提议:北京大学为国立八大学校之老大哥,应推北京大学代表傅斯年为主席。傅氏身仅中材,面黄似有宿疾,初登台时颇不厌众望,殆听其发言有绪,英语又极流利,众皆翕然;
而处理议案,亦得迎刃而解。当议定:是日下午一时,各校同学齐集天安门广场开大会游行示威,唤醒国人。卢式谷等出发时,教育部曾派高级职员二人跟随,意在相机辅导,免生意外。当时北京名记者邵飘萍自晨至午,均随卢、方二人,作成新闻报导。

  

  赵家楼曹汝霖寓被捣毁

  

  及午,齐集天安门前各校学生不下一万六千余人,会後开始出发,气势汹汹,至东交民巷,巡捕拒门不纳,经交涉亦不许,卒之一涌而入,巡捕多为山东籍之彪形大汉,亦莫可如何。当由学生代表等分途往见英、法、美各国公使,请其主张正义。再进,即日本使馆,向北有一小巷,大队学生乃从此小巷而出,直趋赵家楼曹汝霖私邸。曹邸门前军警林立,铁门紧闭。学生等原在东交民巷与巡捕等冲突,余怒未息,又见曹宅如此深闭固拒,愤火中烧,乃破曹宅之门而入,意在质询曹汝霖理由。

  

  觅曹汝霖不见,忽遇三个日本人在厅事内,盖是日天气晴和,春末夏初,所谓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正集合曹宅,拟与三日本人同游三贝子花园,观赏牡丹,不料学生军从天而降,三位日人见势不佳,即从侧门溜走,学生亦未予阻拦;
但因曹避不见面,学生怒更难遏,乃於曹宅逢物便捣,曹、陆等均临时逾垣而逃,惟章宗祥身胖逃避不及,为学生遇见,痛殴几死。汝霖之父,亦跳墙伤足,後闻曹以此抱恨,终生不作官。

  

  蔡元培刊启事不辞而去

  

  曹宅原有东西二院,学生等由西院打到东院,忽然火起,军警至此,乃动手捕人(开始学生示威军警并未干涉),学生遂纷纷逃窜,计捕去学生达二十余人。是晚,各校学生代表开秘密会议於北河沿北大文学院(该时校舍新成,尚未上课),当推北大学生段锡朋为主席,经决议:

  

  (—)罢课要求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二)继续向市民演讲;

  (三)分电各省市学生,请其协助;

  (四)要求惩办曹、章、陆三卖国贼。

  

  另从是日起,组织北京学生联合会,於是反日爱国空气,如晴天霹雳,声震遐迩。最初各校不参加之教员与学生,至此亦异常兴奋。第二日,被捕学生犹未释放。北大校长蔡元培即刊登启事於报端曰:「民亦劳止,迄可小休,我倦矣,欲小休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启事一登,不辞而去。

  

  学生们多以为蔡系为北京政府所逼走,群情更见愤激,事态愈形扩大。经有识者某某等建议政府,立即释放学生(闻有林长民在内),同时报纸上国际空气亦以此好转,惟要求惩办之曹、章、陆三人,迄未实行,因此又酝酿第二次大罢课。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无关

  

  此次学潮,学生与政府坚持不下,延至六月三日,政府忽又大捕学生,全国学生闻讯,纷纷罢课声援,而大都市民众,亦激於义愤,相率罢市。政府不得已,乃派出代表,与学生代表开会调停(政府代表有步兵统领江朝宗及教育部次长某人),学生与政府立於对等地位,结果学生复课;
钱能训内阁总辞职;
曹、章、陆三人被黜;
我国山东青岛幸未断送。

  

  此一运动之起因,完全出於爱国,出发点非常纯洁,并未受任何学说与派系所纵恿。迨至是年冬,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於上海,学生势力已成,旧日堤防渐破,份子复杂,间有受野心者所利用,共产党之渗入;
曩日难出都门之新文化思想,亦趁此风靡一时(共党开山祖师陈独秀即此中钜子)。不知者多误将当时的两运动并为一谈,并归咎运动实为共党铺路,真是冤哉枉也。

  

  五四运动,距今已历六十年。而六十年来国际与国内的变化,实在太大!当年的青年学子,如今已变成皤然老叟!五四运动论者已多,兹不妨作出几点结论:一、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无关。二、五四运动与共产党人无关。三、五四运动非北京大学所发起,北京大学似乎不当掠人之美。

  

  五四运动发起人之一的方毅先生,现如健在当己年逾八旬,十余年前,笔者与方氏曾一度比邻而居,以上所记,皆方氏於闲话当年时所口述,当为最足信之史料。

  

  以上《「五四运动」是怎样掀起的?》是以《春秋》杂志总第524期(1979年)同名内容全文为发布底本完成数字化处理。原收入HGC在“独立评论”及“罕见奇谈”发布的【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2 】 「五四运动」 特辑,收入博讯析世鉴时订正了原发布内容的若干文字与标点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