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学:万言书是否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

  

  三年困难时期,我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我曾给毛泽东上过一封反映农村真实情况、批评“五八年大跃进”和“五七年反右斗争”、主张“包产到户”“整顿干部作风”“大力发扬民主”的万言书。2006年6月,我的回忆文章《一个中学生向毛泽东上万言书》在《炎黄春秋》发表后,受到了众多读者、网友的关注与好评,他们认为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能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问题发表那么多切中时弊的观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但也有一些读者和网友感到难以置信,他们认为像这样长达数万字的万言书,“只有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才子们才写得出来”,“一个只有14岁的初二学生”是不可能做出这些“切中时弊的分析”的,所以他们认为这封万言书不可能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

  一个中学生能不能写出万言书?万言书是否真的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为了回答朋友们的质疑,下面我就对有关万言书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解释。

  1.我于1959年考入河南省渑池县第一中学,那年我13岁。渑池是位于河南西部的一个农业县,由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农业县里,所以我有可能亲眼目睹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1960年,当我看到了大饥荒日益加剧、群众生活极度困难的现状后,就产生了向毛泽东反映下面真实情况的念头。初开始打算写一封不太长的信,主要反映基层所发生的问题和真实情况,例如人们吃不饱、饿死人等情况;
但由于在调查、撰写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于是我就把这封信扩充成了较长的《论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一文,后来批判的人都把它贬称为“万言书”,这就是“万言书”的由来。

  在《一个中学生向毛泽东上万言书》中,我曾介绍了起草万言书的过程:“在1960年的春节期间,我把自己关进一间小屋,开始起草‘万言书’。

…… 经过十多个日日夜夜,我终于写成了数万字的‘万言书’初稿。”但有的网友却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他认为除非我有“放卫星”的本领,否则我根本“无法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完成五万多字的万言书”。其实撰写万言书的过程是这样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反复思考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期间,我已经分别对一个个问题写出了笔记。在1960年春节放假期间,我把这一个个问题整理、汇总起来,写成了万言书的初稿。初稿是用毛笔写成的,写满了30多页横格稿纸,全文约2万余字,并非是这位网友所猜想的“五万言”。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完成2万多字的万言书,并不是因为我有“放卫星”的本领,而是因为我已经准备了一年之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准备,然后写出一篇2万余字的文章,这难道还是“放卫星”吗?1961年的上半年,我又对万言书进行了反复修改,并于1961年的暑假期间寄出,这就是说这封万言书确实是我在十四、五岁时所写。

  2.万言书寄出后,可能是上头有人过问,这件事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一开始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不相信是我亲笔所写,他们认为一个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他们怀疑实际撰写者可能是一位与我关系很好的历史老师,为此,学校进行了严格的调查,但调查结果否定了是这位老师捉刀。后来学校拿到了万言书的手稿,校长还亲自找我核对,最后他们才确定,这封万言书确实是我亲笔所写。

  3.这封万言书究竟是不是我亲手所写?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证明,因为万言书的手稿尚存,只要看一下这个手稿,那么所有的疑问都可以澄清。后来万言书手稿被装入了我的档案,成为我“攻击三面红旗”、“鼓吹修正主义(包产到户)”的铁证。每逢运动,给毛泽东上万言书都成了我的最大“罪状”,我为此遭受了14年的磨难。1979年,我的冤案平反,万言书的手稿才从我的档案中取出。虽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但它依然保存完好,白纸黑字,铁证如山。

  4.在我写万言书的时候,当时渑池一中的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件事情,不少同学还给我提供了帮助,例如提供材料、带我到农村调查、帮助誊写万言书等。一位我十分敬爱的班主任老师还曾亲自到我家,劝我不要写万言书,以免招来灾祸,后来看我态度十分坚决,他临走时还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初生牛犊不怕虎”!1965年我在渑池高中受到了批判,并被开除学籍、团籍,当时这件事成了震惊全县的一大新闻,那时渑池的许多学生、老师以及群众都知道万言书事件。这些老师和同学大多健在,只要到当地了解一下,一切都会明白。

  5.我的冤案平反后,曾有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对我进行采访,对万言书事件也多有报道。例如《河南日报》记者王超群等撰写的长篇通讯《青春的答卷——记在逆境中刻苦自学的青年陈定学》(1982年4月5日《河南日报》3版)、《中国人才报》记者王秉亭撰写的《推荐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1985年10月31日《中国人才报》1版)都曾对万言书事件进行过报道。河南作家杨军茂在《跳进黄河》一书、(《跳进黄河》,作家出版社,2005年6月)我的老同学“新爱大姐”在回忆文章《风乍起》(中国记忆论坛—读书沙龙——新爱大姐文集)、宋荣甫律师在《半生坎坷谈笑去 一流才气笔端来——陈定学与“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见2007年1月27日《义马矿工报》)都曾介绍过万言书事件。这些文章都证明了一个事实:万言书确实是我本人所写。

  6.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我在万言书中所提出的不少观点,已经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于是有不少人都感到难以置信,一个小小的中学生,真的能在几十年前就对“五七年反右斗争”和“五八年大跃进”提出批评吗?真的能在几十年前就提出“在农业上实行包产到户”的正确主张吗?按照惯例,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确实是很难产生这些观点的,朋友们的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许多事实都能证明,这些观点确实是我当时的真实思想。例如1965年1月17日,渑池高中曾整理过一个名为《陈定学的反动言行汇集》的材料,该材料中就列举了我的一些“反动言行”:“对社会现实不满,初中时即写了长达万余字的修正主义文章,主张分田到户。”“攻击大跃进,说大跃进是‘冒进’,是‘揠苗助长’,是‘左倾’,1958年的大跃进对中国是一次‘浩劫’。”

  有些好心的朋友认为,一个中学生能有“先见之明”,一定是“天才”或“神童”。其实我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凡夫俗子,并非是什么“天才”或“神童”,我之所以能够在当时提出一些今天看起来比较正确的观点,并非是自己有多么高的理论水平,更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大胆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因为民心往往代表着真理,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在那个年代,其实有很多问题都是不言自明的,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他们怕打成右派或反革命,于是就明哲保身、三缄其口,有话藏在心底,而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只不过是把人们藏在心底的话大胆说出来罢了。

  7.有的网友还质疑说:“包产到户受到严厉批判是在1962年7、8月间,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的时候,‘包产到户’才被作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而受到严厉批判的(见《王光美访谈录》)而天才的‘5万言书’则是1960年底写就、1961年暑假的时候发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也就是说,天才的‘严厉批判’比毛泽东主席的‘严厉批判’足足早了近2年半!”这位网友试图通过对包产到户批判的时间差,来证明我的万言书是虚假的。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我在万言书中并没有对“包产到户”进行“严厉批判”,相反,我还从八个方面对“包产到户”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认为它“是一种能够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的、比较好的生产方式”。“包产到户”是广大农民早就有的心愿,而对“包产到户”的批判也并非是“在1962年7、8月间”才开始,而是早在1959年就开始了对“包产到户”的“严厉批判”。例如1959年10月18日《河南日报》社论的标题就赫然写着:《斥“包工包产到户”的荒谬主张》!1959年11月6日,一位姓林的作者在《河南日报》发表了题为《发展农业生产依靠农民什么积极性》的文章,对“包工包产到户,几年不变的反动措施”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假若不是早就开始了对“包产到户”的批判,《河南日报》为什么会专门发表这样的社论?林姓作者又为什么会进行严厉的批判呢?

  8.由于万言书涉及到了许多政治、经济问题,假若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是很难写出的。在《一个中学生向毛泽东上万言书》中,我曾介绍了我的读书、学习情况:“那时我虽然只是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初中学生,但由于我酷爱哲学,所以我已经读了许多马列著作以及中外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学著作。”有的网友对此也提出了质疑:“先不论‘中外哲学、经济、历史和文学’,单就‘马列著作’,姑且天才都通读了一遍,没有2-3年的时间是读不完的。又姑且天才用了2年时间把马列著作通读完吧(阅读马列著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信的话,各位好汉试试),可以推算出天才是从10岁就开始阅读的。本人绝对不相信”。

  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在小学时读的大都是连环画和小说,考入一中后(13岁)才开始读马列著作以及中外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学著作。记得当时读的马列著作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列宁的《哲学笔记》以及两卷集的《列宁文选》等。还有原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以及《中国农学史》等等。当然所谓“许多”,并不是“全部”,我读书有一个特点,大都是带着问题有选择地读书,并非如那位网友所说的那样,先坐下来“把马列著作通读一遍”后再写。

  9. 有的网友还认为,我之所以要写万言书,目的就是为了“与共和国的彭德怀元帅相提并论”。其实他不知道,在那个年代,“万言书”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也很少有人愿意“与共和国的彭德怀元帅相提并论”,因为那时彭德怀元帅已经被打成了中国最大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又有谁愿意与中国最大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相提并论”呢?

  10.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不少人小小年纪就有了发明创造,我国一个不到10岁的小朋友还出版了自己的书,而我在十四五岁时写出一篇文章来,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