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台湾与大陆的最大区别

  

  比起对太平洋彼岸美国的了解,我们对台湾的了解情况可能更加糟糕。这主要是源于人为的阻隔因素,直航还是近两年的事。不存在语言障碍的『一峡海岸』,飞越『台湾海峡』比飞越『太平洋』显得更为艰难。现在能去台湾,可以说是实现了许多年前想不敢想的愿望。即使现在可以去台湾,手续也相当繁琐。

  中国大陆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1980年,中国大陆的GNP为460美元(这还没有剔除人民币汇率固定导致的高估成分)。而1980年的台湾,已经“富”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人均GNP达到了2189美元(根据官方数据,大陆1992年的时候才赶上这个)。即,1980年时,大陆GNP是台湾的1/5左右。

  而越过20世纪到了2008年,大陆的GNP达到了2460美元(这是世行的数据,而官方的说法是2008年人均GDP达到了3266.8美元,早就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此时的台湾经济虽然历经波折,经受了几次经济衰退和自然灾害,但GNP却依然保持了稳步的前进,特别是最近几年,有着明显的跨越迹象。2008年,台湾GNP为17520美元,是大陆的5倍有余。

  此次台湾行,我最大的感触莫过于: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发现台湾有三种组织比中国大陆要多得多:学校,银行和传媒,也许正是这“三多”推动了台湾的迅速发展。

  

  学校多

  

  根据台湾的『教育部』的统计信息显示,虽然台湾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但台湾的学校总数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另根据该部门2008年5月份的统计数据,台湾现有学校总数8096所学校,有2217所私立学校,占学校总数的27%。其中包括,3195所幼稚园(幼儿园),包含占过半数(52%)的私立1651间幼稚园;
2654间国小(小学),包含37间占1%左右的私立国小;
740间国中(初中),包含18间占3%左右的私立国中;
321间高中和156间高职,总计477间的高级中等学校,包含了205间私立高级中等学校,占43%之多;
162所大专院校,包含109所私立院校,占67%。除了这些传统教育之外,台湾还有众多的补习学校(类似进修学校),从国小到大学均设有补校,多大1017间,其中绝大部分是国立。而根据台湾『统计局』的统计,2008年4月底,全台人口计2306万人。由此可以推出,台湾每万人拥有3.5间学校。

  而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的学校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5年的144万所降到2006年的63万所,但学生数和总人口并没有随着下降,反而逐年上升。以2006年中国人口为13亿人计,我国每万人拥有的学校数仅为0.0005所。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大陆的全体国民的教育与台湾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台湾,有更多的公民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台湾学校比大陆多。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国民更多机会接受完整教育,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银行多

  

  台湾除了学校多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特别多。根据台北大学的统计研究,2005年台湾除了『央行』之外,现有岛内银行53家,外商银行35家,信用合作社32家等一共39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此外,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台湾银行除了『央行』是台湾地方政府唯一的官方银行,其他银行全部是民营金融机构。狭小的台湾岛,集聚了近400家的银行机构,竞争直接白热化,且他们均无国家背景。大概一家银行服务5.8万人。如此高密度的银行和完善的金融体制,有力地保障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而根据证监会的年报显示,大陆有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24家,城市信用社42家,贷款公司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信托公司5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73家,金融租赁公司10家,货币经纪公司2家,汽车金融公司9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29家。由此,大陆共有法人金融机构8878家。同时,亦要大陆除了一些外资银行外,绝大部分银行都有国家背景,甚至是公有制形式的银行。虽然说大陆有接近9千家的金融机构,但老百姓能接触的却是只有那么几家,例如在广州的普通街道中,只能看到五大国有银行和信用社,其他的银行机构难得一见。大约一家银行机构服务超过15万名的国民,是台湾的3倍。这里先行假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银行机构是平等对待每个国民或者说法人机构的。但现实是,中国的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根本都不办理中小企业或个人几万元的贷款业务。

  银行业国有银行当道,缺乏竞争,服务水平与国际难以接轨。但由于他们只投资国有垄断企业,因此依然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而在全球独树一帜、不可一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街头总是看到只有那么几家银行的网点,看不到其他民营银行的踪影。寥寥无几的银行,让大多数志在发展的企业家们望而却步。

  

  传媒多

  

  台湾目前大约有1260家通讯社,2273家报纸,其中公办的媒体只有两家,一是『中华民国国防部』的『青年日报』和『连江县政府』的『马祖日报』。台湾报纸媒体分工比较明确,甚至有专业的宗教报社。报纸的选择面很广,涵盖了不同的政治观点。根据中国官方统计,2007年中国大陆一共出版1938种报纸,但根据一些资料显示,中国大陆经常出版的报纸大约有725种。需要指出的情况是,中国报社是清一色的公办性质,在报纸行业民营资本极难进入,而台湾在1988年接报禁之后,报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考虑到台湾两千多万的人口,报纸与媒体的比例是,1:1.01万。中国大陆的比例大约是,1:180万。从这两层意义上讲,大陆的报纸媒体数量还少得可怜,同时内容方面也缺乏多样性。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大陆国民从报纸媒体得到不同政治观点的可能性极小,选择面非常窄。

  到2004年为止,台湾大约有超过60家的电视台,提供大约135个节目频道,大约一套频道覆盖17万人。到2007年为止,有178家广播电台,大约一家电台覆盖13万人。这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是公办性质的,大部分是民间举办。而对于大陆,目前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电视台超过296座,承载着2984个频道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广播电台大约有303座,广播节目频道约有1882个。这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全部都是国家公办,直属于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和广电部门。大约一个电视台节目频道覆盖大陆43.6万人,一套广播电台节目频道覆盖70万人。

  在杂志与期刊方面,到2007年9月,台湾一共有5349家杂志。同时,杂志的种类非常多远,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娱乐、英文、生活、科技等各个方面。而中国大陆在2007年共出版期刊9468种,内容涵盖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在台湾,每万人拥有2.3家杂志,而在大陆,每万人只拥有0.07家杂志。相比之下,期刊在大陆的发展远远不够。

  媒体在监督政府权力运作和民众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等各方面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多样化的发达的媒体行业,它所在的地方的政府运作更加透明,它受众的民众素质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