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化产业园场所精神的营造


  摘 要:近年来,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如火如荼,如何在特定场合营造所特有的场所精神,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创意文化产业园场所精神的营造作为研究方向,结合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设计案例,得出创意文化产业园场所精神营造的设计方法,以期为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意产业园;景观设计;场所精神;设计要素;设计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很多旧工业园区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些旧工业园区因为历史的积淀,不少都保持着不可多得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容,再加上城市化而导致的土地紧张问题,人们开始重新关注那些工业废弃地,并将其改造利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再生”、“重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一种很好的构思,它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属于产业园区的一种。大量诸如艺术、设计、广告等以创意为主的个人工作室或服务性公司的文化创意设计类企业聚集在一个特色区域,形成多元文化生态和创意服务产业链。
  本文通过分析场所精神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同时结合景观艺术现象学理论,追溯影响景观场所精神的基本要素,从而对景观设计中理论和方法进行论证。
  一、研究区环境及概况
  南京晨光 1865创意产业园是利用晨光机器厂北区旧厂房改造而成。晨光机器厂的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它是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于 1865 年创建的,开创了我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发展的先河,是中国近代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过渡的转折点。它充分挖掘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依靠这种发展模式面向国内外、境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招商,走品牌化规模化前进的道路。
  园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保护性开发利用老建筑,其定位和目标是: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题内容将园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融文化、创意、科技、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时尚创意文化产业基地。
  二、基于场所精神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的设计原则
  1.将人的感受与环境相结合
  特定的场所精神是由体验者的生理感受再到日常行为而产生的,因此在创意产业园的景观设计中,应该以人为本,将人的体验与环境想融合。自人体工程学出现以后,人们开始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地区、场所的景观设计来说,首先需要重视使用者的体验感受,通过空间构成、植物配置、建筑外观、景观小品等来加强使用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2.将场地原有社会属性融入改造
  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中经常会忽视场地的特点,从而导致景观的设计千篇一律,缺乏场所精神,很难给使用者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本次的研究区域就是在保留产地的原有属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原有厂房变成了可利用的商业载体,穿梭的管道对空间进行了分割,而新的景观小品也是工业雕塑。
  因此,将场地原有社会属性融入改造,使之符合现代设计定位,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历史风貌,还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成本,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
  3.将历史印记融入场地设计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金陵制造总局,它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留存着很多记忆,其中的历史文化是值得我们保存和挖掘的财富,因此,在进行改造时,要将历史印记融入场地设计。例如改造案例中分布在园区东入口至演艺广场的五幢建筑为2007年东南大学王彦辉教授负责设计、2008年施工完成,“新建筑力图实现‘景观与观景的统一’。建筑采用大平台、低矮窗台、大玻璃等元素,增加其透明性和开放性,使其处处可观景、透镜、强化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同时,建筑本身通过水平线条及富特色的形式语言的塑造,显得宁静、舒展而紧致,其本身既成为整个园区环境中一道景观亮景[1]。这些新建筑即模仿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特色,稳重而不失新颖,这片场地的西南边还有一个广场,广场上保留了原先用来做实验的贮液罐,现在变成了景观小品,融入了场地的工业迹象和历史印记。
  三、基于场所精神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的设计要点
  1.建筑
  建筑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建筑一方面以实体的物质属性和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另一方面,它又承载着社会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
  1.1建筑外部
  基于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的维持原始建筑的风格和外观,建筑外部结构和形式。对于一些原始建筑的损坏,在尽可能保留外观的前提下,将内部结构拆除重新建造恢复。在修缮材料的选择上,最大限度的使用老材料,以求达到恢复老建筑原貌的目的。例如: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内大部分建筑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建筑保护。园区现存有 7 幢由英国工程师主持设计的清代建筑,在根据英国建筑特点的同时,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进行修缮。
  1.2建筑内部
  对建筑内部空间处进行局部的结构改造和再利用,如增加新的隔断对空间进行分割以便满足建筑内部空间多种功能需求局部;拆除已有墙体对空间进行整合以便提高空间利用率等[3]。例如南京晨光 1865 科技创意产业园 D2 号厂房通过对内部空间的重新划分,增加了新的隔断墙体,形成的单元空间作为创意工作室各个空间功能的组成。
  2.绿化
  随着商业化和创意产业化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内景观的形式也逐渐开始进行艺术化处理。根据园区主题,选取能够起到烘托其氛围的植物配置来进行环境的装饰,营造园区的工业化场所精神,注重原始自然景观的保护,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植物都符合其生长规律,往往会形成更加具有自然野趣的环境[4]。例如:南京晨光 1865 创意产业园内金陵制造局北环路两侧的香樟树自然的形成了绿色林荫隧道,人行走其中安然惬意,在夏日还可以遮挡炙热的阳光。在建筑外墙还会有一些自然的攀援类植物形成了建筑外立面植物景观,具有独特的韵味,为平淡的园区增添了不少生机。
  3.景观小品
  南京晨光 1865创意产业园区内有大量工业材料改造的景观小品,成为极具该场地精神特征的元素。例如,将原南京晨光厂铸造的大佛铜像摆放在园区绿地内作为景观小品,在美化园区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让人们记住工业遗留地的历史。另外还对南京晨光 1865 创意产业园内的极具韵味的标语墙和标语牌等设施,通过工业化元素进行了美化和装饰,更显活力和内涵。
  四、总结
  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精神内涵、营造场所精神是很多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为此,诺伯格·舒尔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所提到的场所精神相关的理论,开启了场地与文化精神的融合。通过对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调研,进行了包括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等方面的剖析,分析其营造场所精神的设计手法,总结了园区氛围的表达方式,并提炼了基于场所精神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郑斌,刘家明,杨兆萍.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9):49-53.
  [2]郭立伟,何树贵,饶宝红.杭州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五大创意产业园区的调查[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179-183.
  [3]张翼峰,郑金.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計探讨——以武汉创意产业园为例[J].规划师,2009,25(4):39-44.
  [4]杨坤.创意产业园的建筑空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陈旭(1996—),男,汉族,籍贯:安徽安庆,单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周健伟(1996—),男,汉族,籍贯:安徽芜湖,单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作者单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