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培训班中学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教练员严重短缺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在教练员培训的这个过程中,存在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D级教练员培训班中学员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D级教练员;发展情况;存在问题
1 我国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体制
1994年亚足联开始在亚洲实施足球教练员培训计划。1998年我国足球高级教练员培训才与亚足联A级教练员培训接轨。2008年中国足协基本健全了职业级、A级、B级、C级四级教练员培训体系。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D级教练员培训班。虽然我国教练员培训体系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练员并没有达到相应不同级别的水平,教练员的质量与世界足球先进的国家相差甚远。
亚足联教练员培训分为职业级(PRO)、A级、B级、C级四个等级,D级和E级是中国特有的。根据中国国情D级为中国足协和亚足联专门设定的一个级别。E级是中国足协为了让更多爱好足球的人参与到民间足球而设定的。6个级别的课程,必须从E级开始,不得越级报考。在A级之后会有专业方向,如守门员教练、体能教练培训。
D级教练员主要是为中小学和基层培养足球教练,报名条件相对宽松,对象一般是体育教师、体育院校学生及毕业生、退役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等。只有获得D级证书后,才能继续报考相应的高级别。
2 我国D级教练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时间短,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D级与其他等级相比(除E级外),上课时间比较短,时间为一周。相对较短的培训时间、单纯的岗位培训形式很难使教练员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所需具备的各种专业知识,更无法使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有质的改观。在课程时数的安排上没有与教程接轨[1]
2.2 培训学员资格审查不严格
D级教练员培训班每期培训的学员为24人,在学员的选拔过程中无严格的资质审核考量手段。参加培训的学员技术水平、理论基础、年龄、职业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影响了培训体系的培训质量。
2.3 培训学员参培动机不同
在培训的学员中,有些为学生,大多是为获得丰富的训练手段方便以后的带队执教和在以后上课中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还有一些是为了方便以后就业。有些是老师或教练,学校、俱乐部对老师和教练员的教练等级需要而去选择培训,方便以后的晋升等。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与态度决定了培训结果的好坏。
2.4 培训学员理论与技术水平差异较大
每期的24名学员,在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实践课上的表现差别较大,由于选拔机制的不严谨,水平影响到教练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员在训练学等基础理论上较欠缺,学员不具备一定的教育学与方法学知识,很难将讲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再次加工。
2.5 培训学员课后复习积极性差
学员对课上所学知识在课下的钻研程度不够,课下学员之间交流少,不能很有效的将所学知识归纳和整理
3 我国D级教练员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增加上课学时,充分利用好上午、下午、晚上的培训时间
现在由于上课时间较短,学员在一些理论知识及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掌握,可以通过适当延长D级培训班的时间,让学员较为充分的学习。
3.2对培训学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要建立D级教练员培训资格审查体系,要对学员的理论知识、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等方面进行培训前审查考核,考核通过成为正式学员,否则被淘汰。建议培训班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在各级培训班的参培人员在准入资质上进行严格规定,对参培教练员有无实践工作环境进行审核,同时在各级培训班的进阶过程中制定明确的准入标准。[2]
3.3 树立正确的培训动机
作为学生,应该本着学习、实践的态度去进行培训。作为学校、俱乐部的老师与教练,应树立正确的动机,不能一味地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学习,不能太功利化。与俱乐部或相关单位负责培训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树立俱乐部和相关单位人员对于开展教练员培训班的最根本意义和价值。[2]
3.4 尽量缩小学员之间理论与技术水平的差异
在培训课程设置中应增加训练学、教育学、方法学、心理学等一些学习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与其他学员之间的差距。
3.5 培训学员课后复习积极性差
利用晚上时间让学员之间更好的互动学习与讨论,讲师组织好对上课内容讲义、资料的发放,并同时监督、督促学员课下复习,并讲解。
进而提高学员学习的钻研精神和求知欲。
4 结束语
教练员是一支球队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是足球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想发展好中国足球,提高足球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依靠大量的基层教练员,因此教练员的选拔培训就显得至关重要。要使我国的足球水平与国际接轨,不仅靠球员,还要靠教练员,所以在“质量、结构、规模”上应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侯会生:关于我国职业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理论内容的初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5):52.
[2]张陽:我国足球教练员培训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