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论治皮肤病的临床体会


  摘要:中医对于具有“痛”、“痒”见症的一类皮肤病,多从心论治。并认为该类皮肤病多属阳热之证,其痛痒机理,多因心火内炽,血热内迫,脉道壅滞,发于肌肤而生痛痒。其治,内宜清心凉血,清热解毒,外宜燥湿敛疮,止痛止痒。
  关键词:病机;皮肤病;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2-0104-02
  中医治疗疔疮疡类皮肤病,常依据《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论认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属《内经》病机十九条之一,该篇在中医皮肤科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就个人学习和实践体会,浅述如下。
  1 疮之名释
  《内经》多处论及“疮”或“疮疡”。诸如:至真要大论“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六元正纪大论“风行惑言,湿化乃后,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但对“疮”的具体表现症状,未见描述。因此,后世医家对疮的认识各说不一。一般多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1]所指的“疮”,应是泛指一切发于表浅的外症。凡发于皮肤浅表,有形焮痒、疼痛,或破后糜烂的皮肤病,均居“疮”的范畴[2~3]。因此,后世很多皮肤病多以疮加以命名。诸如:疥疮、黄水疮、臁疮、蛇串疮、冻疮等等。“疮”几乎成了某些皮肤病的代名词。
  2 疮之痛痒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指出了疮之主症痛或痒的产生和机理与心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痛或痒的产生,在于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的功能异常。
  心主血脉,指心血流行充斥于经脉,运行全身。一旦心主血脉功能异常,血行不畅,脉道阻滞,蕴积局部,则可瘀阻成疮。心主神明,是指心与人的精神情志及对外界刺激的感知相关。疮的痛或痒就是人体自身对局部病痛的一种异常感觉。素问举痛论“寒客于经脉之中,与炅(热)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不可按”[1],朱丹溪《脉因证治》谓:“疮疡诸症,皆营气偏盛,助火邪而作……微热则痒,热甚则痛,血虚则痛甚,热甚则肿甚”[4]。明·方隅《医林绳墨》也谓“大者为疮,小者为疡,由热毒蓄于脏腑,发于肌肉,为痒,为痛”[5]。明·张景岳更谓“热者则疮痛,火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6]。前人诸论皆认为,疮之痛痒的发生属于心。心属火,心火内盛,血行逆乱,热扰神明,心神不宁,则导致疮疡的疼痛与瘙痒。
  3 疮之治法
  疮之痛痒源于心火内盛,营血内壅。因而,疮之治疗,则应以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或佐以宁神镇痛、敛疮止痒为主。对疮之痛痒治疗,前人曾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诸如:朱丹溪主张治疗疮疡“外者宜以辛凉发散之,通圣、凉膈,解毒是也。内者宜以苦寒下之,三黄汤、玉浊散是也。中者宜以调经、凉血是也”[4]。方隅则认为“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火,当以治火之法行之”,主张“疮疡宜以凉血和血之药服之于内,油润杀虫之药擦之於外”[5]。明·徐彦纯更谓:“诸疮有痛……苦寒之剂,除其疼痛,药下于咽,则痛立已,此神药也”[7]……综观前人对疮之痛痒的治疗,不论内治外治,皆宗《内经》病机之旨,从心火论治。
  4 临床体会
  依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病机认识,中医药治疗某些以痛痒为主的皮肤病,诸如:带状疱疹、皮炎、湿疹、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手足癣、疥疮等等。从心论治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一些医家经验报道常可做为借鉴。诸如:现代皮肤病医家朱仁康以自创皮癣汤(生地30 g,丹皮、赤芍、苍耳子、白鲜皮、苦参、地肤子、黄芩、生甘草各9 g)凉血清热、消风止痒。用于治疗泛发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湿疹[8];赵炳南以自创加减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丹皮、木通、甘草各9 g,连翘、生地各15 g,泽泻6 g,车前子12 g)清肝胆实火、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治疗带状疱疹[8];有人以虎杖酊外擦治疗带状疱疹。药用:虎杖100g,贯众、板蓝根、紫草、藤黄、白芷、没药、枯矾各50 g。上药浸泡于75%酒精约3000 mL中,10日后过滤,滤液中加入2%冰片,以棉签蘸药液涂患处,两小时1次。清热泻火、祛湿解毒、化瘀止痛。共治88例,有效率100%,其中治愈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者8日[9];有人认为银屑病是“风、湿、寒、热等邪,客于腠理,蕴积不散,终可化为毒热,与血气相搏,血行不畅,久病成瘀而致”以解毒活血汤治之。药用:蒲公英、板蓝根、蚤休、白花蛇舌草各15 g,三棱、莪术、刺蒺藜、龙葵各10 g,水煎服。日1剂,4周为1疗程,不愈可再服2~4个疗程,活血祛风、清热解毒。共治51例,痊愈26例、好转22例。有效率94.2%[9];有人用土茯苓60 g,煮水,日服一剂,连服30日。用于治疗牛皮癣50例,治愈25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有效率92%[10]。有人以鱼腥草适量研磨蜜调外敷,用治痈疽疔疮肿痛[10]。依据我们的实践体验,凡疮疡类皮肤病兼有痛痒之状者,多为阳热证。
  在临床过程中,对于有痛痒之状的疮疡类皮肤病,则多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病机宗旨,采用清心泻火、凉血解毒、活血止痛、敛疮止痒等法治之。内服用药,以《外科发挥》仙方活命饮或《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加减化裁。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常用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生地、紫花地丁等。活血止痛、敛疮止痒,常用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土茯苓、生苡仁、皂角刺等。外用药,多以冰片、枯矾、儿茶、血竭、硫磺、硼砂或三黄类清热解毒药粉为主。依据辨治需要酌情选用。制成酊剂、粉剂、糊剂、膏剂以燥湿敛疮、解毒杀虫、止痛止痒。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论认识是符合临床实践的,具有“痛痒”之症的一类皮肤疾患,从心论治确实有效。
  5 验案举隅
  钱某,男,39岁,2016年8月5日初诊。患者1周前自感左胁肋部隐痛灼热,未予在意。4日前,局部灼痛剧烈,并见串珠样红晕水疱,故来求诊。诊见:左胁肋及背部有成簇似花椒样疱疹,大小不一。兼见便干,小溲黄赤,舌稍红,脉滑数。拟诊为缠腰火丹(带状疱疹),心肝火旺,血热湿滞。治以清心泻热,凉血解毒,敛疮止痛。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银花20 g,野菊花15 g,紫花地丁15 g,龙胆草10 g,生地15 g,土茯苓20 g,蒲公英15 g,黄芩10 g,赤芍10 g,生甘草15 g。水煎服。2日1剂,日服3次,每次200 mL。连服3剂。外用:冰片3 g,枯矾3 g,硫磺3 g,硼砂3 g,五倍子5 g,大黄粉5 g。上药研细,搅于200 mL。以棉签蘸醋外搽,日3次。8月11日复诊,疱疹干燥,结痂,疼痛基本消除。
  中医药学是源于实践的经验医学,虽然中医药学的某些认识,不能与现代医学同日而语。但在具体医疗实践中,中医中药治疗某些病症,确可获得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医疗效果。在当今科技水平条件下。如何通过实践探索,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医药理论,是中医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任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解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南京中医学院任教研组.内经教学参考资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280.
  [3]中医辞典编辑委员会.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654.
  [4]元·朱丹溪.脉因证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06.
  [5]明·方隅著集.医林绳笔[M].北京:商务印出馆,1957:146.
  [6]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黄帝内经讲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361.
  [7]周超凡.历代中医治则精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502.
  [8]米一鹗.首批国家级名老中醫经验秘方精选续集[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9:422-429.
  [9]刘学文.古今效方临床应用[M].沈阳:辽宁科学科技出版社,1999:479,474.
  [10]楼锦英.中药临床妙用锦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