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视阈下我国出版“走出去”的现状审思


  [摘 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出版“走出去”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社会责任。自“丝路书香”工程实施以来,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支点从欧美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照下,尽管出版“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离“走进去”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文化强国视阈下,出版“走出去”应进一步做好海外市场的受众细分工作,在受众本位思路的指导下,加强深耕内容建设,在翻译工作中融入跨文化传播理念,尤其应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走出去”。在为海外用户提供文化内容和阅读服务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
  [关键词] 出版 版权输出 数字出版 “一带一路” “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2-0023-05
  [Abstract] Publications take responsibility for“Going global”strategy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ince the Silk Book Project putting into effect, the strategy point of our publications go to global market has been changed from European and American to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Under the care of national macro policy, despite our publication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distance away from the best effec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ower, the publications should further develop specific the overseas audience. By the way, it needs to put overseas audience on the beginning of publications designnig plan. Particularl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tents of publications, and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o the translation works, especially the digital publishing. While providing cultural content and reading services for overseas audience, we could tell the Chinese story and spread the wisdom of China.
  [Key words] Publication Copyright exporting Digital Publish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Going Global”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走出去”提升到新的高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学界和业界探讨的重难点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数字出版与阅读刺激了多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版权贸易既是经济效益的实现,又是国家利益的红利。版权“走出去”作为传播中国价值、阐释中国模式和分享中国智慧的载体,承担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和义务,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理想路径。自“丝路书香”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版权输出量有所提升,但也暴露了出版“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在技术对版权生产与消费的客观影响的范式下,海外市场调研、海外受众消费心理分析、翻译的短板以及数字出版输出不足是当下我国版权“走出去”亟需面对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我国出版“走出去”的现状解读
  自我国开展国际出版贸易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出版“走出去”,如2005年正式推行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出版“走出去”不仅是文化强国的有力抓手,还是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文化受到世界众多国家的推崇,版权引进输出比逐年缩小,2016年已降至1.55∶1。
  结合国家版权局公布的2015年版权出口数据来看,图书较电视节目、电子出版物和录音制品等而言,是我国版权输出的重要类别,单项全年合计达到76%,共1552.63万册[1]。
  2016年,全国累计出口图书1450.28万册,共5407.37万美元,与上年相比,数量增长13.41%,金额增长3.56%。与2015年出版出口略有不同的是,报纸出口增速较快,较上年数量增长47.78%。在图书出版出口中,文学艺术类和少儿类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13.05%和50.33%。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共输出11.75万盒(张),数量较上年增长41.04%。与2015年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情况相比,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的出口数量在2016年中迅速增长,成为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新增长点。
  在近两年出版输出对象国的总量比较中,我国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版输出水平有所波动,2016年对美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的版权输出量小幅增长,但对英国、德国、法国和新加坡的版权输出量略有回落。这些国家作为全球文化产业强国,在经济资本和文化幻象的优势背景下,将我国作为出版输出对象,对我国版权引进份额控制较为严格。加之,在數字阅读的冲击下,这些国家的年轻用户更倾向于电子化阅读,网络免费PDF版本出版物的获取更为便利,削弱了数字出版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版权的引进力度。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欧美一度是我国出版业务拓展的首选区域。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机会更多,改变了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支点,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成为中国出版企业全球布局的新兴战略要地。“‘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 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 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 和29%”[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更大的资本市场和购买诉求,在2017年北京图博会上,沿线国家的图书出版从业者超过50%,参展国达28个,他们希望在全球第二大国际书展中找到更多的“中国故事”。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图书版权贸易总量近5000种,比2014年增加了2300种。中国出版机构在俄罗斯、波兰、土耳其等国家新成立出版分支机构达20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