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思思免费阅读【艾草的情义,阅读附答案】

金麦子

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话从何时说起的呢?始于《诗经》。诗中咏叹:“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②用闻一多先生的解析,大意是:那个采艾草的姑娘啊,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像隔了三年那么长!

③恋爱中人真切质朴的念想,与诗中的艾草一样清透芬芳,千年之下仍然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于爱的短笺长信中,“一日三秋”每每鲜活呈现。艾草,从那个“采艾姑娘”的时代开始,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草。

④那姑娘采集艾草,多半是当作药用。柔弱清香的艾草,是植物界的“医女”。再没有草能像艾草这样,被我们的先民尊称为“医草”。千百年来,针灸是中医极为重要的医疗手段,而艾草,就是针灸术中“灸”的材料——用艾草的干叶制成艾绒条,点燃之后去熏、烫穴位。柔软的艾绒,易燃而不起火焰,香气随烟而起,沁人肺腑,对人的神经系统及穴道都会产生特殊的作用。《本草从新》中说:“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草,在世代中国人的手中“香火”相传,治病疗疾无数。如今艾条灸依然活跃于世。

⑤在民间,艾草是神通之草。端午节前后,天气日渐暖热,蚊虫病害也随之增加,聪明的先人发现了艾草的清奇之气,能有效驱除蚊蚋、园蛾等虫害,就在门前屋后挂上了艾草。年年岁岁有端午,艾草在时光的流转中,被赋予了许多神奇的能力。端午门前挂艾,遂成风俗。 ()

⑥端午门前挂着的艾草还没有开花。艾草要到端午过后才开出花来,这时它长到了1米多高,从叶腋中、株顶端开出一簇簇浅黄色小花。花季的艾草看起来还是灰扑扑的,它的花不艳不娇,只为孕育生命的种子而淡定开放。

⑦艾草能长到约2米高,是草中高个。长到这么高的艾草往往被人收割下来,作为柴草使用。被割过的地方,第二年早春,将长出更为茂密的新一代艾草。一棵艾草长出来的地方,第二年、第三年,就会长出一大片艾草!在路旁、在荒野,在亚洲、在欧洲,它都蓬勃生长。古罗马时代的士兵,在行军时,常把艾草叶塞入鞋子,这样既可以让双脚气息清新,又可以有效消除疲乏。他们还把艾草放在枕边,据说能让人一夜好梦……可见很早以前,在中国之外,艾草也深切地与人为善。

⑧在我国,艾草还有一种十分独特的作用——它是制作传统印泥的重要原料。中国的书画文人可是万万少不了印泥的。漳州生产的八宝印泥闻名于世,它的配料中,重要的一宝,就是精制的艾绒。正宗的八宝印泥色泽朱红、鲜明艳丽,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燥天不干,雨天不霉,永不变色。印在纸上,即使被火烧后,印迹还清晰可见。生产八宝印泥的工坊,是成吨量地购买艾绒。我不能想象,一吨的艾绒需要采集多少棵艾草啊?在中国的书画中,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印鉴里,艾草真实地存在着,并与书画一起在时光的淘洗中,或湮灭,或传世。

⑨艾草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名字:冰台。这样一个名字,包含着人类对一棵草的敬意。古人将冰块做成凸镜,放在阳光下聚光,以艾叶承其下取火种。艾草因此有了“冰台”之名。把艾草称为“医草”或是“冰台”,都表明了人们曾经如此铭记,表明人们与自然的草木曾如此亲切缠绵。现在,已经有许多人不认得艾草了。

(选自《南京日报》2011年3月16日)

15.(2分)文章引用《诗经》诗句及闻一多先生对诗句的解析有什么作用?

引出写作对象----艾草,表明艾草自古以来在中国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下文对艾草的描写。

16.(4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请选取文中关键语言概括回答。

对人类:与人为善;

对自己的种族:其花不艳不娇,只为孕育生命的种子而淡定开放。

17.(3分)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写出了艾草到处都能生长的特点,赞美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18.(3分)文章第⑨段最末一句话“现在,已经有许多人不认得艾草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深深的惋惜、遗憾之情。

19.(2分)结合文章写作内容,说说端午节时人们门挂艾草的原因。

驱害辟邪,保佑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