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太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温度相当高的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当岩石沉入古太湖,在湖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这些小洞正是太湖石的魅力所在。
太湖石很早就被江南一带的劳动人民发掘,但它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是在元代。这一时期建成的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到了明清两朝,我国园林建造热点南移时,太湖石就更被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他们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假山而叹服。所谓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稍加人工润饰而成的。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太湖石没有雨花石那斑斓的色彩,但它以浅灰浅青中掺杂着一抹微红的质朴为美,以天然而成的各种形态为奇。没有两块太湖石是完全相像的。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崔嵬挺拔;有的像一块磐石,有的像一段蜿蜒的虬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太湖石的特点。有的石头,你从这个视点一看就知道像什么;若你转换视点,则冥思苦想也无法得出结果,但经旁人一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由衷地赞叹:像!像极了!比如狮子峰,被誉为狮子林中珠峰之首,其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曲折幽深,如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整座假山,外观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内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石身上的窟窿又多又小,如虫蛀一般,洞与洞之间的间隔相当窄,跟手指差不多粗细,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据说最上乘的太湖石,下雨时石洞内不积水,雨水通过众多的小石洞漏掉,雨过天晴,石洞里面很难留下水的痕迹;透更为巧妙,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留园里有一处名为鹰斗狗的太湖石,左边是一根三米多高的石柱,上面有一只盘旋的大鹰;右边是一只半人高的狗趴着,它回头恶狠狠地瞪着上方的鹰,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具备了瘦、漏、透、丑四点的太湖石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上海豫园里的玉玲珑堪称太湖石之骄子,号称天下第一石,这四个特点无一不有,完美之至,它与其他两块太湖石一起被放置在一座白瓦青砖的影壁前,显得错落有致,飘飘欲仙。
天下第二石是苏州留园里的冠云峰,它以天然奇特造型著称。冠云峰高三至四米,石顶是一只收翅正待俯冲的秃鹫,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底部是一只伸头张望的泪龟,以赭色的土地为底色。整块石头未经人工雕琢,天然自成,栩栩如生。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手笔。
太湖石像一幅极具神采的水墨画,那份质朴,那份飘逸,是江南园林里的胜景,是大自然一颗璀璨的明珠。
(何蔚/文,有删改。)
1.文章围绕太湖石依次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湖石的形成 B.太湖石的利用 C.太湖石的形状 D.太湖石的特点
2.下列有关太湖石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湖石奇的魅力源于它的天然而成。
B.太湖石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景观。
C.太湖石的精品须具备瘦、漏、透、丑的特点。
D.太湖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的结果。
3.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一项是( )
A.苏轼携好友游狮子林,看见姿态万千的狮子们,由衷地感叹:这太湖的石头,仿佛通灵性一样,竟然赋精魂于狮子身上!
B.雨后初晴,母子俩在上海豫园仔细欣赏玉玲珑时,儿子说:妈妈,你看!石洞里好多雨水,真漂亮!
C.两小儿在园林中捉迷藏,其一说:嘿,我看见你了!这里的石头都有小洞洞,你藏不住的!哈哈!
D.一欧洲游客看见留园里的冠云峰大声赞叹:哇,这石头太美丽了,中国的石匠真了不起,竟能雕琢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参考答案
1.C(文本对形状有所涉及,但却涵盖于特点部分内。)
2.D(太湖石形成的第二条件是沉入湖中被水冲刷侵蚀。)
3.C(A狮子林建于元代,苏轼是宋代人。B太湖石的特点有漏,它是不积水的。D太湖石是天然形成的,不是雕琢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