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学生的技巧


  摘要:教育批评要自我审视,制躁制怒,定位个人角色,定位教育情感,确定批评的情绪基础,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防止情绪压人。
  关键词:忠言尚且逆耳;不伤学生尊严;跟踪检查;不可凌人;注重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0)11-0216-02
  
  批评是一种冲突过程,体现为批评者的意志和愿望与被批评者的意志和愿望之间的矛盾斗争。批评的作用和效果能否体现,取决于这种矛盾能否达成统一。忠言尚且逆耳,批评遭到逆反自是情理之中。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同时又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到好处的教育批评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要解决这种矛盾,既要注重情感教育,又要有研究批评的学问,讲究批评的技巧,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批评。
  1、多和学生交流,注重批评对象的差异性,讲究批评方式方法的灵活性
  要研究批评对象的个性心理以及形成这种个性心理的家庭背景和历史背景,同时注重性别特征。对性格外向、心胸宽广者的批评,我们可以采取开诚布公的方式直击要害;对性格内向、虚荣心较强者的批评,宜首先保护其虚荣心不受伤害,通过交流生活,交流感情,以放松其戒备心理,以朋友身份宽大为怀,减少其心理排异;忠告式批评有其显著效果。对学生中的强势群体的批评宜在公共场合,正面教育,晓以利害,而对弱势群体的批评则应放在私下场合,诱导劝告并重,促其自我觉悟、觉醒,而且尊严受到保护,不至于他们在强势群体面前抬不起头来。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初步尝试,效果颇佳。举一个例子来说:周同学父母离异,性格自负并且逆反心理很强,但是成绩很差,经常犯错误。一次,化学老师让他放学后留下来补课,他却因为肚子饿先去吃饭了,饭后他去找化学老师,化学老师已经走了。第二天,化学老师找他进行教育批评,他却不服气,与化学教师发生了争执。了解情况后,我并没有立即将他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而是等到放学后,我等在他回家必须经过的那条路上。看到他,我走过去,就好像是偶然遇到一样。我和他边走边聊,从目前的国家扩大内需到家常到学习情况。可能还是因为昨天的事,他一开始并不怎么说话。渐渐地发现我并没有恶意,话终于多了起来。我见时机成熟了,便切入正题,问他昨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一五一十将情况告诉了我。还特别强调他是去过化学老师办公室的,但只是晚了一点。我告诉他我相信他是去的,而且表示理解。因为肚子饿了谁也做不了事情。接着我又问他当时是几点钟,他有点迷惑,不解的说六点左右,我告诉他化学老师的家离学校仅有十分钟路程,就算帮他补习半个小时的课,那么化学老师也得六点钟才能到家吃上晚饭。我又问他,化学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呢?他沉默了,但我看得出来这小子已经有点想法了。败兵不可穷追,我告诉他我并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心里明白就行。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去吃饭。第二天,化学老师对我说他收到了一张条,上面是这样写的:对不起,老师。
  这件事情过后,周同学各方面的表现确实比先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其实,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尤其是男同学。他们做事情较少考虑后果,容易冲动,事情过后他们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由于自尊心强,不肯轻易认错。做为一个班主任,应该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教育他们,让他们从教育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心。有时也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那么,他们就能真正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2、注重批评的可接受性,矫正切忌过真
  在批评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心理承受能力,兼顾学生的虚荣心和面情观念,不伤学生尊严。我们可以广泛收集生活中其他班级、其他学校的相关案例,分析他人的错误原因及根源,解剖他人,警示自己。通过摸拟班级法庭,审判相应案例,既提高学生参与批评的热情和广度,又可让学生在宽松和开放的心境下发挥批评的自我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对错误的洞察力和鉴别力。我们还可以通过班级辩论会,对某些不良现象进行讨论分析,让大家明白事理,自我防御。这些形式喜闻乐见,既可有效减少学生的心理设防,又可以不经意间被大家所接受,容易造成学生自我的内心冲突,产生入脑入心的冲击,收到自我教育的效果。还有许多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他们不愿意与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而是习惯于将他们的想法、困惑、错误用文字表达出来,针对此类学生我就写上纸条夹在作业本中亲手交给学生,这种方法确实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了解学生,对学生批评教育的好方式。
  3、 注重批评的情感化,减少批评的情绪化
  批评是一种情绪情感过程,难免带上情绪化色彩,因此老师在行使批评的权利时,首先要进行自我审视,制躁制怒,定位个人角色,定位教育情感,确定批评的情绪基础,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防止情绪压人,杜绝君临天下的救世主式做法,找准学生的动情点,既使盛气也不可凌人。
   作为一个班主任,班级的日常管理总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拿班级的劳动卫生来说,经常会有部分同学出工不出力,干活马马虎虎。于是我制订班规,试图用"惩罚"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我觉得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渐渐地情况又不行了,甚至有时还不如从前。我找来几个学生,询问他们为什么劳动任务总是完成不好。尽管说法各异,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劳动的时候同学们相互依赖,缺少合作。后来,我与班委商量,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班级的各项劳动任务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有一份。劳动任务平均分配,每个人包干负责,谁出了问题找谁,想偷懒的同学再也不能偷懒了。一到劳动的时候,我和班委先干起活来,看到老师也加入到劳动当中,其他同学也跟着干起来,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整个劳动又快又好的完成了,以前的卫生死角由于有了专人负责,再也不会出问题了。我们班的劳动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4、 注意批评的场合,注意批评时间的把握
  批评的效果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实现的,批评能否被接受除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关外,还与学生的情感水平有关。如果场合不适宜,时机把握不合理,势必造成批评与学生情感水平之间的冲突,欲速则不达。批评宜在人少的时候进行,批评宜在错误屡犯和再犯时进行,偶然性的错误一般应以提示或建议的方式,实施目标激励,尽量做到不损情面,为批评教育预留和谐的情感空间。
  5、 注重批评效果的跟踪检查,把握批评教育的连续性
  通过对批评效果的跟踪检查,可适时调整批评的方式方法,采取因人制宜的措施,保证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老师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要教育好学生,老师自己必须做好,但更多的时候,老师应当看到学生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老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能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才是一个好老师,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班集体管理是充满人性与挑战的,值得所有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能感受老师心底的爱,让老师用心去感受学生的美,让情感在师生之间传递,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