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的建构:目标与原则
经过新世纪初的规模扩张及2006年以来的内涵建设后,我国职业教育逐渐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目前,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发展的视野来看,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均等的教育类型,并为其建立完善的教育层次和结构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改变多年来一直借鉴发达国家和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理论视野,建立有中国特色和体现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
完善理论体系的建构是职业教育走向成熟的前提,本期就主要聚焦于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问题。唐锡海等提出,过于依赖进口和母体导致职业教育学处在一种边缘化位置,我国应建立既能摆脱依赖又能自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并提出通过吸收中国传统智慧、扎根实践沃土、借鉴先进理论、开展原创性研究等实现这一目标。祁占勇等提出,基于人的需要的职业教育生成逻辑是构建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前提。祁银德提出,可以从传统学徒制的特征中追根溯源,探寻职业教育的真谛。
总体来看,突出中国特色、立足传统、服务需要是当前学者对于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基本视角。这几点都是在对我国传统职业教育发展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价值。然而,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职业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其在发展中长期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如吸引力较低、体系不完善、行业企业参与不足、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很难实现职业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应以解决职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并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为基本原则,最终指向职业教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从着眼于解决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关键问题的角度,建构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学,主要目标是使职业教育成为追求职业生涯人士的自然选择,并可以从中获得所希望的最高层次资格以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应有收入。其次,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角度,建构一种学习者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学,使所有年龄、能力和发展目标的公民都能在职业教育中找到适应其需要的教育与培训形式,成为公民实现幸福生活的关键路径。第三,从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来说,要确保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导向高质量的劳动力,并最终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竞争力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