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高等教育使命担当


  摘 要:闻名于世的蝴蝶效应大家都知道,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它生动地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全球化的深度发展把人类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成为世界共识。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等教育 国际化视野 使命担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积极的中国式范例
  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
  正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和古丝绸之路的框架,我们有了“一带一路”最初的构想,提出了新形势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现已惠及65个国家,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深化,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更多,开放性更强。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向全世界倡导和提出了“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中国式范例。[1]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渊源
  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以“科举”为盛的古代教育,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精英式教育,再到今天的大众化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不辱使命为中国崛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但是,值得担忧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仍然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多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弹性相对缺乏;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式单一,以留学形式为主导,呈现出一种单向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范围和层次有待改进。高等教育还未充分解决好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范式。[2]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趋势下,国际化需求的人才初探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国际化需求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呢?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文情怀、國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二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3]
  反观今天我们培养的学生,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物欲爆棚、感恩缺失、诚信遗忘等现象,与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差距甚远。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担当
  1.营造丰沃的共同体文化土壤——学校环境、学习氛围
  结合综合性大学生源广泛的特点,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从学生自我展现、宣讲名族文化开始,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有高度、分层次、多样性相结合的学生文体活动。同时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与智慧,加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等团结因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融入学生身心、实践、行为习惯、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为共同体的文化与理念提供丰沃的土壤。[4]
  2.育人主导者引领共同体文化筑建——教师
  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哲学课程教师、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师及高校辅导员,自我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理念,并延展至课堂教学,及学生第二课堂。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设相关素质选修课、网络课程、学术讲座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学术知识竞赛等。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更加灵活地嵌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温热传播的更深更远。
  3.唤起学习主体的重视——大学生
  大学谓之大,不仅在于大学基础建设完备,规模的宏达,还在于学习内容的宽、涉猎面之广、开拓视野的国际化等,作为大学生,学作为主要任务,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责任。一方面,主动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一方面,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践行到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中去。
  4.逐步完善考评体系——综合测评
  大学生综合测评有学业成绩、学生活动、学生实践、学生创新创业等,对于大学生学习国际化的文化及精神很难进行量化,可以将参加相关学术讲座,或者设置相应的网课学分,意识方面大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同时有效地保证国际化文化理念的传播及学习,实现学生考评真正地综合化、全面化、国际化、本土化。
  5.传承经典,弘扬特色中国文化。
  今天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展,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传统文化的智慧已解决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同时,传统文化亦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首先,师者,在传道受业解惑中,围绕学生,贴近学生,创新传统文化方式和途径,用当下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宣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灵魂;其次,学者,端正传统文化认知,传统的不一定是“老的”“陈旧的”“过时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承担起传承经典的重任;最后,学校,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让传统文化可见、可学、可解,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作为教师,我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去点亮更多的人。首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大力培育青年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推动这一文化向世界传播 ;其次,维护文化多样性,创新第二课堂,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努力培育优秀人才,主动顺应人才培养国际化趋势。从我做起,以开放共赢的姿态助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分内担当。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实现人类幸福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贡献![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60,25,60.
  [2]陆卫明,孙泽海.论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50-5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1).
  [4]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9-28.
  [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