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与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摘要: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根据法律原理和法律知识,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思考、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的的定势思维。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兴趣,能有效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和训练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优化案例教学,培育本科生法律思维,必须精选典型教学案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启发引导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律思维;主体性;启发
  中图分类号:D90-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3-0038-03
  作者简介:丁德昌(1971-),男,法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Abstract: Legal thinking is the oriented thinking,which the legal persons think,judge and solve the legal problems according to laws and regulations,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gal principle and legal knowledge.Case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to cultivation the legal thinking,train students" legal thinking mode,and students" legal thinking ability effectively.To throught optimzing the case teaching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egal thinking,we must select the typical teaching cases,respect the students" dominant role,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teachers.
  Key words: Case teaching;Legal thinking;Subjectivity;Inspire
  一、法律思维的基本内涵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根据法律原理和法律知识,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思考、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的的定势思维。王泽鉴先生认为,法律思维指“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1]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人运用逻辑将法律的知识、规则、原则、原理和法理加以有机综合分析法律案例和法律问题或法律现象的能力。在法律人的专业法律素质中,法律思维能力最为重要的素质,它是法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要适应这种高度法律化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现代人必然且必须具有法律思维方式,按照法律的要求观察、思考和处理各种生活问题,并使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人格构成的基本要素。”[2]法律思维不仅包括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包括对法律命题确立和把握的能力;不仅包括法律推理能力,也包括对法律意见和将要做出的法律裁判的论证能力。
  法律思维注重站在法律立场和法律视角,思考和认识社会问题。法律思维是一种受法律意识、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所影响的认知与实践法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法律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是法律人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去理解法律,运用法律去解决生活中涉法问题。法律思维的形成和正确运用也关涉法律人的法律伦理和法律品格,“它的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上层面,联系着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内蕴、品格和精神需求;……它的另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下层面,它在对解释、推理、论证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理性的安排。”[3]
  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法科大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学本科生成为一名为社会所用的法律人的基础性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强调的是对现实问题的发现、预防、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将贯穿于法学本科生未来处理的一切法律事务之中。
  二、案例教学法之于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培育的价值
  (一)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刺激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策略。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式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消极对待学习,难以展开思维的翅膀,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句空话。案例教学法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往往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真实可感且具有形象性。典型案例能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理形象化具体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而学生学习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积极思考探索案例相关问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潜滋暗长。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启发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案例处理方法和结果,有效培育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二)案例教学能有效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方式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也就是按照法律的逻辑(包括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4]法律思维方法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在人类“经验”(法律是经验的总结)范围内找出解决当下案件的具体方法。具体而言,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原理、法律规范、法律逻辑、证据规则和法律程序思考和判断具有法律意义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相比较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而言,对学生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案情的过程,就是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养成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寻找证据,探索案情事实。教师引导学生将法律规则和法律原理,通过逻辑推理运用到案件事实,可以培育学生法律逻辑思维能力。譬如,三段论就是重要的法律逻辑推理。通过大前提(法律规则)、小前提(法律事实)的分析推理,最后得出法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