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元旦节过后,茅台酒厂对外宣布,当年1月1日零时之后出厂的所有茅台酒都将在突出位置标上出厂年份,以后逐年类推,根据不同的年份进行价格调整――这就是 “茅台年份酒”在中国白酒高端领域亮相后引发的一场轰动。
“茅台年份酒”的推出,曾令整个中国白酒业界为之震撼。尽管起初正反两方辩得面红耳赤,但到了最后,却是争先恐后地“跟风模仿”。茅台并没有纠缠在这场讨论中,而当业内喧嚣的讨论声尘埃落定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茅台早已走在了引领高端的前列。
对推出“年份酒”这个主题,袁仁国当时有个说法,即目的是要用价值规律、市场规律将茅台酒客观存在、却未能得到足够开掘的收藏价值“固化”凸显出来,以开辟新的消费群体,使茅台酒最终成为中国的“路易13”、“路易14”,引导中国白酒消费文化向更高层次升华。如今7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当初的这一调整,为国酒茅台注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活力,80年陈年茅台酒已成为全世界价格最高,也最难买到的白酒,茅台的“国酒”地位更加无可撼动。
季克良认为,“年份酒”并不是拍脑袋得出的点子,而是当年的茅台酒走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后,深刻反思,寻找出路得出的良方,凝聚了茅台管理层的集体智慧。计划经济时期的茅台,数十年一贯都只生产53度一种度数、500毫升包装一种规格的茅台酒。这种局面在改革开放后数年仍然没有变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茅台意识到必须紧盯市场,提出了“一品为主,多品开发,做好酒的文章;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走出酒的天地”的发展战略,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口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的多种需求进行了市场细划。
历史的页面翻至21世纪,茅台集团的主打产品终于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首先,茅台酒自身,单一酒度及包装的格局被打破,开发了38度、43度、33度三种低度茅台酒,包装也分为1680毫升、1000毫升、500毫升、250毫升、50毫升、二套装、三套装、礼盒等;同时,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等陈年茅台酒,实行普通茅台酒“年份制”,出厂年份不同,价值也不同。其次,开发出酱香型的“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与茅台酒共同形成高、中、低档齐全的酱香系列产品。
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酒茅台第一次走出了孤军作战、产品单一的被动局面,真正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茅家军”,全国各地喜欢并习惯酱香型口味的人也越来越多。
今天的国酒茅台,对于自身文化历史的挖掘并进行市场价值量化的步伐并没有停顿下来。茅台酒家族里的38度、43度和33度这三种中低度白酒的秘密武器,其发挥的作用正在悄然显现,中低度茅台酒具备了国际蒸馏白酒的“加水、加冰后不变色、不变味、不混浊”特质,更难得的是,仍能保持茅台独特的酱香口感,这在国内白酒界独一无二,已经具备进入国际市场,培养更多国际消费者的能力。
可以预见,未来的世界白酒市场上,茅台将会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酱香口感香飘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国际友人领略到白酒里的“中国风”,这也是国内白酒行业没有人尝试走过的道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