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陌生语境中的汉语教学_孔子学院

     2005年5月,丁安琪作为公派教师前往德国,同年10月,纽伦堡孔子学院开始筹建;2006年5月2日,纽伦堡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刚到德国,丁安琪深刻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人确实在日益增多,而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要完成学业,有的要到中国旅游;有的因为跟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私人关系,有的纯粹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的则因为要跟中国做生意,但是年轻人学习汉语更多的是因为想给自己将来找工作增加砝码。“以前,德国很多大学里的汉学系都是招收水平最低的学生,他们不像经济类、医学类的学生,有入学分数的要求,汉学系基本招收的都是进不了其他专业学习的学生,现在有所不同,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为汉学系设立入学门槛,不是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能入汉学系学习了。”
  在被派往德国之前,丁安琪曾简单地将孔子学院理解为单纯的汉语教学单位,并由此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当她真正进入纽伦堡孔子学院的实际工作中,才发现孔子学院的工作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的教学单位,它不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在国外的翻版,它有自己的特色,对院长的要求也跟国内相差甚远。她说,“孔子学院真正的工作除了进行日常教学外,还需要开拓市场,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等等,它基本成了中国形象的代表。当地人从与国内建立经济联系到查找图书资料到了解中国旅游等等,凡是跟中国有关的问题,他们都会到孔子学院去了解,我们都需要认真招待。此外,还需要为当地培训师资、应对当地新闻机构采访、开展文化活动等等。”
  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吴宣立一直在哥伦比亚的孔子学院教授汉语。据吴宣立说:“在哥伦比亚的圣菲波哥达,如果你能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文,同时拥有高级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除了能够开展各级别的汉语课外,又能开展现代中国课,中国历史旅游文化课,那么你的课程表就会从星期一的上午八点一直排到星期六的晚上八点。很多语言培训机构,他们也不管你来自何方,普通话水平是否过关,只要是个中国人,都会拉来做教师。但各类大学还是很慎重的,为了保证质量,他们往往会通过官方渠道来申请合格教师。他们对汉语的热情不亚于对足球和选美的热情。哥伦比亚已有很多高校开有中文课,隔壁大学居然还找了个美国人讲中国历史与文化。”但是对于有些学习汉语的当地人来说,似乎也有点叶公好龙。
  吴宣立说:“拉美的学生普遍很懒散,他们上课总有迟到的习惯,他们能在开课后20分钟内赶到教室已经很不错了,每次上课我都是第一个到教室的。”然而学生们对中国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和饮食却十分有热情:“一到我家做中国饭,他们可是一个比一个积极,往往提前半个小时就齐刷刷地到了。”在哥伦比亚教学,吴宣立最吸引学生参与的实践课,就是学做中国菜,而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效果都是最好的,学生不仅对中国菜的色泽、味道着迷,更对许多菜名和含义无休止地提问。
  在吴宣立的课堂上,笑话很多。“要说‘苹果’这个词可跟‘朋友’相差万里,但就是有人分不开,只听他说道,‘我喜欢吃朋友。’‘我女苹果很漂亮。’”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差,“相比之下,我十分喜欢中级班,人不多,但他们学习很认真,都能及时地完成作业,而且也不迟到。有10个学生学得很好,我们第一次考试刚结束,居然有人考了满分。
  来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人千差万别。由于汉语完全不同于印欧语系,所以对很多印欧语系和拉丁语系的人来说,汉语学习十分困难,而单纯的汉语学习本身也相当枯燥,因此,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的环境适应性和效率是教学者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本身对许多感性的中国的文化更有兴趣,因此,创造一个好的语言教学切入点十分重要。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氛围,孔子学院会经常举行一些与汉语有关的活动,比如上面吴宣立的“学做中国菜”,比如举行中文歌唱比赛,语言类节目表演等。在欧洲的一些孔子学院,在过中国传统节日之外,还搞起了“中国日”纪念活动,展示中国的剪纸,搞一些中国皮影、京剧、太极拳表演这样的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有效地学习汉语,同时引起更多外国人的汉语学习兴趣。语言承载文化,而具体形象的中国文化内容,更是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丁安琪所在的纽伦堡孔子学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肯下功夫。“一个公司经理,因为爱人是中国人而来学习汉语,坚持学习一年以后,家庭日常交流语言已经从德语改成中文了,跟自己的两岁多的女儿在一起,他更是坚持讲中文。因为感觉在孔子学院学习收获比较大,所以他现在把自己公司的同事都介绍到孔子学院学习了;还有一个工程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中国参加朋友的婚礼,对中文产生了兴趣,在孔子学院学习后,现在每年两个月的假期,他什么也不做,就是到中国(北外)继续学习中文,而且还打算申请到中国来工作。最勤勉的是一个西门子退休总裁级的学员,最初仅是为了到中国上海看望在此工作的女儿而想学两句汉语,学习6个星期后(每周只有6个小时),到中国发现自己能听懂很多句子,而且也可以看懂不少汉字,回国后决定“将学习汉语进行到底”,到我离开德国的时候,他已经是最高班的同学了。”(阎海东)
  (摘自《世界博览》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