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汶川地震中,电视新闻工作者舍生忘死奋战在第一线,电视直播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获得国际国内的一致好评。但是,总体上的成功不等于没有不足,以更高的要求看,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作了探讨。
【关键词】现场直播 成功 值得注意的问题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和重庆电视台等为代表的多家电视媒体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持续性、大跨度的直播报道。据全国最大的电视受众研究机构CSM媒介研究全国测量仪数据显示,在5月12日至5月18日期间,全国各级电视台共计播出1397小时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共有10.15亿观众通过各级电视台的直播节目第一时间了解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直播和收视之最。
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及时公布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深入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为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电视媒体在此次灾难发生后迅速的反应、透明的处理得到海内外舆论的好评。一百多个国家的几百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其中包括CNN、BBC。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视媒体的成长及在新闻理念、传播技巧和舆论引导方面可喜的进步。国外著名媒体如英国《泰晤士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华盛顿邮报》等都对中国媒体的此次直播报道给予极高的评价,称“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当我们全情投入到媒体抗震救灾直播当中的时候,当抗震救灾直播成为大多数观众首选甚至是唯一收视选择的时候,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将其归纳总结,希望能引起传媒实务及理论研究者的注意。
一、现场直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现场报道”缺乏“现场”。现场直播,是指电视记者在事件现场,利用电视设备以完全纪实的手法,把现场情景同步传播给广大受众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现场”不仅是指记者出镜的场景、环境,它更应该是一个信息源,是让受众捕捉信息、感受氛围的一个实在空间。这个现场应该与报道内容有着必然联系,依附于报道事件而存在。有的记者在做现场直播报道时,对“现场”选择太随意:或大而化之,缺乏场景的典型性;或长时间固定于一个场景,使受众无法发现、捕捉新的信息。在这次汶川地震的一些“现场报道”中,我们只看到了记者的播报,而看不到记者所处的“现场”。典型的画面是屏幕上出现一个记者的中景或近景影像,他手持话筒向观众描述现场的情况,而我们却看不到现场场景,记者和现场呈现一种分离状态。记者应该真正融入现场,带领观众去感受现场,通过记者与环境的互动来激活很多现场的信息。央视记者张泉灵在此次直播中有着较好的表现,她主动深入到现场,注意同现场人和事的互动。在报道时她会蹲守在现场,不断地去寻找现场的医生,体现了记者和现场的融合。
2、少数记者的语言表达不尽人意。现场记者的职责是第一时间快速及时、准确清晰地把现场的情况告知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期待着从他们嘴里得到最新的现场信息。可在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的连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记者的“我感觉……”、“大概……”、“可能是……”这种主观性太强的回答。当然现场的混乱、情绪的紧张可能会使记者产生口误,但它给观众的感觉就是这个记者并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
更有甚者,一些记者对主持人的提问答非所问,看上去好象回答了很多内容,可观众就是得不到针对问题的确切答案,这说明一些记者现场应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沟通能力的欠缺。现场记者不尽人意的表现,客观上影响了直播的质量。
3、少数报道人文关怀意识缺乏。有少数记者的表现让人失望甚至愤慨,缺少人文关怀意识。
5月17日,俄罗斯救援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时,一名队员对着镜头怒吼,因为摄像机的强烈灯光正对着幸存者的眼睛。一名记者竟然进入手术室采访,消耗掉一件无菌手术衣不说,还要强行采访即将要进行手术的已消毒完毕的医生。某电视台记者在地震现场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被掩埋了72小时的幸存者。此时他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几乎支撑不住,可记者还在不停地和他说话。当幸存者要求记者去找救援人员时,该记者为了配合直播,居然拨通了直播间的电视连线让他说话。当我们发现废墟下的生命时,救人还是播报新闻更要紧,这拷问我们记者的良知,也考量一个新闻工作者内心深处对生命价值的判断。
在少数记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在所谓“抢新闻”的职业精神掩盖下的人性的冷漠,他们忘记了“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是新闻记者。”。
4、有些报道现场画面不够充分。这次地震直播,尤其是前两天,由于天气原因,卫星没有用武之地,交通的中断也使转播车难以进入。直播提供的除了演播室中主持人的口播新闻以及和相关专家的座谈外,就是地图、动画、字版、图版等示意图。到了14日,在国家测绘局的支援下,演播室才有了灾区的第一张三维立体地图――崇山峻岭之中的汶川让所有的人更加焦急。在接下来两天的报道中,对现场画面的报道仍占少数,更多的是电话连线。连线及图表的运用固然有效,但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呼唤的是画面的直播,因为它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过程。它用“画面诠释新闻事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视的传播特性。
这促使我们新闻工作者不断地完善技术,提高速度,以优质清晰的画面满足观众对突发事件现场的第一需求。
5、电话连线有时效率不高。在汶川地震头几天的直播中,电话连线使用的频率非常高,这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媒体不得已而为之。可即便是这有限的传播渠道,其表现有时也令人失望。在电话连线中,主持人声音的发出与现场记者听到声音会有一个时间差,这就使演播室与现场难以达到即时的沟通。经常是记者这一个问题还没说完,忽然听到主持人的下一个问题,就匆忙结束回答,观众得到的信息往往是间歇的、不流畅的。
如果这还只是一个技术问题的话,那有时电话连线的使用技巧却是值得探讨的。我们会看到有时候主持人就像是挤牙膏一样在“审问”着连线的记者,主持人不停地抛出问题追问着现场的情况,记者在时断时续的信号中勉强作答。其实在非常时期,不如就让记者自己一下子把他了解到的情况说清楚,主持人加以适当的提醒和强调,这样的连线效率可能还会高一些。
6、直播对典型形象的宣传有时不够自然,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5月17日凌晨三点多,在彭州市天彭中学,一位女民警失去了父母和女儿(后来得知,她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10位亲人),在救灾一线已连续奋战了5天,记者问题:“我们听说你家里也有亲人在这次灾害中遇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够坚持着战斗在第一线呢?”提出这样的问题,记者大概希望听到女民警能说出为了人民之类的豪言壮语。但实际上她当时的神情已经非常恍惚,在听到这个问题后,身体摇晃了一下。记者进一步追问:“看到救出来的老人和孩子,你会不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女民警悲痛得说不出话来,在经历了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创痛后,她晕倒在地上。这段采访引起观众的普遍不满。
失去亲人仍战斗在救灾一线的女民警确实令人钦佩,其事迹值得宣传,可记者为了挖出煽情的新闻,完全置采访对象的感受于不顾,这样的宣传策略实在拙劣。
再如,在宣传某位共产党员带领群众抗震救灾时,赞美他在路过自己家门时对还埋在废墟中生死未卜的妻子和儿子都没有看一眼,只是在心中希望他们自救。在紧急情况下,党员带领群众抢救身边的生命而无法顾及亲人,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可如果在路过家门口时都不看一眼自己的妻子孩子,这样的典型让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学习效仿,其结果只能是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
二、直播效果给予我们的启示
总体说来,中国媒体汶川地震的电视直播社会效果还是很好的,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在欣喜取得的成绩时,也应看到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促进我们对传媒实践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为以后的电视直播积累更宝贵的经验。
未来中国的电视直播节目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
1、提升现场记者的专业素养。记者的现场表现,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和受众对媒体的认知。新闻现场的采访记者和摄像记者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新闻意识和电视意识。新闻意识是指新闻敏感和挖掘新闻的能力。电视意识是指使报道达到最快、最真、最生动的能力。
由于直播中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此次地震直播并非尽善尽美。清华大学教授陆地指出,对于直播而言,许多记者的专业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事件的急迫性使记者难有充分准备的时间,记者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包括提问的技巧、新闻价值的判断、细节的发现、现场的掌控等。其中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它是记者专业素养最直接的体现。
2、掌握直播的传播技巧。现场记者要能够真正地融入现场,知道如何报道才能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与一些记者一味地采访现场施救人员不同,凤凰卫视的记者胡玲,她在采访时从不打扰正在忙碌救援的工作者。如果救援人员正在紧急工作中,她就会主动放弃采访机会,尽量寻找恰当的空间和角度,拍摄下最真实的现场救援情况。在一些救护人员不忙碌时,她会约请他们对伤员的情况做介绍,进行简短却有力的采访。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应该要掌握一些传播技巧,以优化传播效果,如非语言符号的使用,现场细节的挖掘、镜头画面的运用等。面对失去亲人的灾民,记者是否可以?默地在一边拍下他们的哭泣,再配上舒缓的音乐,这样也许比那种直接上前揭其伤疤式的采访要好得多。
3、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到直播的全过程。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关注人的生存现状及现实需求,它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人性的美好。央视记者姬缘拍过一个救援现场,受难者双腿被压在水泥板下,血肉模糊,为了及早把他救出来,医生及救援者被迫锯掉了他的双腿。现场拍摄的画面传回电视台播出的时候,锯腿的画面被切走。试想,这个画面让我们直面血淋淋的现场,对观众的刺激太大,也是对受难者及其家属的伤害。
引用查尔斯?达纳的名言:“‘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是事实,我就会很自豪地将它报道出来’,这是我所能想象的最动听的常被人引用的陈词滥调”。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不要忘了,记者“是受着新闻业者方面的道德要求和一般社会之道德要求的二重束缚的……缺乏这种道德感的人,是不能制作为社会多数人所欢迎的有价值的新闻记事的。”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的记者是勇敢、坚强而又富于爱心的。他们不顾危险奔波于救灾一线,“表现了顽强的职业精神,创造了近年来最好的传播效果”。
我们在巨大的成绩中寻找问题,进行反思,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直播模式,为以后突发事件的直播寻找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①《逾十亿民众关注抗震救灾直播》:人民网,2008-05-21
②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40页
③(美)约翰?弥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第125页
④转引自李秀云:《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3页
⑤陈力丹:《抗震救灾中的采访应遵循“减少伤害”原则》,《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