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消解|沉默的螺旋理论

  【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舆论的形成模式,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会消失?本文从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从网络的匿名性入手,在网络环境下探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依然有效的问题,并通过对网络事件中网络舆论呈现情况的具体分析,得出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正在逐步失效的结论。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 网络环境 匿名性 失效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
  
  “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总结。
  “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诺依曼认为,人类有对被孤立的恐惧,也就是所谓的群体压力。正因为有害怕被他人孤立的心理,人们才一次又一次的去感受“意见气候”,然后根据自己所估计的周围的“强势意见”、“主流意见”来决定是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保持沉默或者违心的附和自己本来并不赞同的意见。人们在感受“意见气候”,估计社会上的主流意见的时候,往往会错误地把媒体所宣扬的意见当作社会上的主流意见。迫于群体压力,人们会保持沉默或违心的附和媒体的言论,造成了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进而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①。
  所以,只要这种群体压力消失,人人都将会有自由发言的空间。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意见环境”中,“沉默的螺旋”就会消失。而网络的出现正好为打破“沉默的螺旋”提供了空间。随着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传统媒介结构的冲击,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种观点
  
  1、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正逐渐失效
  传统的媒介社会和网络世界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传统的媒介社会里,媒介环境中的个体所处的语境通常就是他所生活的圈子,人们生活其中,时刻感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表反对意见之前人们通常会有很多顾虑,而在网络上,情况则完全不是这样。网络有匿名性的特点,网络的角色和现实中的角色是剥离的。网络上任何人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针对任何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些意见的发表者可以选择匿名发言状态。在匿名传播的状态下,大部分人的行为都要大胆得多,他用不着考虑自己的反对意见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危害,甚至自己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匿名传播意味着传播内容与传播者的社会角色相剥离,传播者可以不对传播内容负责。②所以,建立在传统的媒介社会基础之上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旦进入信息无限丰富、受众可以匿名的网络社会,其理论假设就失去了成立的基础。
  Sproull和Kiesler于1986年提出的“缺失社会情境假说”也同样指出,在面对面互动中充满着各种社会情境线索,包括个人的职位、环境、表情、动作等,这些线索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以网络为媒介的传播则无法承载这些社会线索,一旦去掉这些社会线索,社会的控制和规范便会减少,从而使网络成为一个参与者平等的领域。网络空间减少了社会情境暗示,意见表达者在这种平等环境下变得更畅所欲言而不必在乎被排挤和孤立,它有效地提高了人的理性能力,减少了个体随波逐流的可能性,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得个人的参与性得到极大的释放,降低了人与人之间行为统一性的压力。③
  由此可见,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将现实生活中的群体压力卸载了。人们不用再“王顾左右而言他”,不用再在乎别人的看法。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已经不再起作用了。
  2、“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依然起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依然发挥着作用。笔者梳理了一下他们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1)网络中的群体压力并未消失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上发表言论虽然是匿名的,但是一般情况下,网民都有自己的ID(网络身份)。如果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每个人的代号也是相对固定的,基本上都有一个主ID(网络身份)。当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网络中的ID重合时,也就是说,当别人知道这个ID就是现实世界中的谁的时候,网络个体会感到比较明显的群体压力。
  其实,事实并非这样。网络上容易形成舆论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BBS论坛,大家用各自的ID自由发言,还有一个是博客或文章的跟帖,这个甚至连ID都可以没有,可以直接用匿名的方式去发表自己的言论。关于ID(网络身份)的稳定性问题,其实每一个人可以申请几个ID,也就是网上俗称的“马甲”。万一,觉得用大家都熟知的ID发言会引起群体的压力的话,他完全可以披上马甲,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2)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作用证明“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奏效
  刘建明教授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奏效需要以下三个条件:1、少数缺乏社会主体意识而又缺乏主见的人,轻易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2、媒介设置的议程需巧妙到难以被人发现其错误之处,或者受众的知情权被剥夺,以至受众的盲目跟从。3、媒介的意见符合绝大多数受众的价值观、利益和见解同民意达到一体化,“沉默的螺旋”开始生效。④在网络上有好多充当“意见领袖”角色的博客,大量的网民盲目接受名博主的观点,形成网上的舆论。于是一些学者认为,其实“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还继续存在。
  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能发现,刘建明教授所指出的“轻易的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和“受众盲目跟从媒介的议程设置”的说法,与“沉默的螺旋”理论大相径庭。“沉默的螺旋”理论其核心在于意见表达者因惧怕群体压力而沉默或违心的附和其感受到的主流意见,这里的意见表达者真正的意见和主流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而他本人也不认可所谓的主流意见,只不过迫于群体压力而不得不屈服于舆论,是被动的。而“轻易的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和“受众盲目跟从媒介的议程设置”完全是舆论引导作用的表现,被大众媒介说服了的意见表达者内心已经承认了主流舆论的合理性,并为其摇旗呐喊。这里的意见表达者是主动的。通俗地说,“沉默的螺旋”下的沉默者或附和者是“心口不一”的状态,而网络舆论引导下的意见表达者则是“表里如一”的状态。这是两者的最大差别。
  
  三、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失效的其他原因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卸载了意见表达者的群体压力。结合近几年发生的网络事件,笔者认为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1、强硬的“中坚分子”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多数”和“优势”意见的压力,却忽略了舆论变化过程中“少数派”即“中坚分子”的作用,当这些“中坚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时,可以对“多数派”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⑤
  以“华南虎照事件”为例,论战从一开始,“打虎派”就是强势舆论。虽然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对“挺虎派”造成了强大的信息压力,但并未让这一处于“劣势”的群体不断转向“沉默”或趋向附和,“挺虎派”始终没有被“打虎派”的舆论压倒,一直有支持者为其摇旗呐喊。究其原因,是因为“挺虎派”有着强硬的“中坚分子”,最终没有形成“沉默的螺旋”。“中坚分子”的力量可见一斑。
  2、多元宽容的社会环境
  当下社会标榜张扬个性,强调展现自我风采,鼓励发表自我见解。而注意力经济的走俏也使得犀利的言辞和话语往往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人们不再墨守成规,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我们周围,出现了一些标新立异的言论和行为,网络上更是有很多有悖传统的言论。可以看到,过去为人们所斥责的言论和行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已逐渐被宽容和理解,不再一味加以声讨。多元宽容的网络环境正在逐步形成,而这种多元宽容的网络环境为打破“沉默的螺旋”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以“范跑跑”为例,他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在地震中有异于常伦的做法在网络上引起反响。大众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不会再由于一方声势的壮大而选择向其倾斜,更多的是站在自身角度思考判断,选择忠于内心言论的阵营,消除了在舆论生成过程中“优势”意见缓慢上升的“螺旋”,转而形成两股甚至三股力量对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加,网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网络上的“沉默的螺旋”形成的空间缩小,特别是网络的匿名传播对“沉默的螺旋”生成语境的解构,使得“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参考文献
  ①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0,224
  ②罗春,《“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中的消解》[J].《现代视听》,2008(9)
  ③【美】约瑟夫?B?瓦尔特: 《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
  ④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2)
  ⑥尹瑞平,《“范跑跑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解析》[J].《东南传播》,2008(10)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