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东方之子》、《新闻调查》、《央视论坛》、《新闻会客厅》、《面对面》、《新闻1+1》……央视新闻频道这些响当当的名牌栏目,都曾活跃着一位知性朴实的身影――董倩。
香港回归、五十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央视这些重大活动报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十四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险些成为领导的“败笔”
在常人的眼里,董倩一路似乎总是伴着鲜花、雨露和掌声。其实,事实远非如此。有一次,我私底下问董倩,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观众“不买账”的时候。董倩哈哈一笑:“多了去了,怎么会没有呢?即使到现在,也会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更不用说早些年了。当初,组里有白岩松、水均益这样的‘大牌’,虽然跟他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领导和观众都不会因为你起步晚几年,就会用低一些的标准要求你。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做好。所以,早期那些日子挺糟糕的,自己根本找不到感觉,别人的批评接踵而来,有一段时间甚至觉得干不下去了。”
开始那几年,她发现观众对她总是不认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不太愿意与她合作,很多议论不期而至……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观众不爱看,收视率不断下降,这种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那段时间董倩寝食难安。
董倩清楚地记得制片人时间曾跟她说过:“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领导,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那次谈话对董倩刺激很大。董倩说:“当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阅历,有知识,关键还要有自信。今天回想起来,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在于,什么都没有,尤其阅历不够,我老以一种学生心态面对不同的人,不够自信。”
一次,董倩做了一个系列专访。但采访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说她瞪着眼,绷着脸,特别严肃地质问人家。部门主任还特意把董倩叫到办公室,面无表情地说:“这里有一份关于你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一头雾水的董倩接过大信封,忐忑不安地回到办公室,打开材料一看,原来是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颂写的一篇内参,密密麻麻几页纸,就她主持的节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非常“尖刻”的批评意见。
董倩将这份批评材料郑重地贴到办公桌旁边的墙上。她说:“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人家批评我是对我的帮助啊!说明你引起别人注意了,你再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了。”董倩接着说:“前些年我是个不被人想起的新手,遇到大事需要采访的时候,都没有我的份儿,心里很难受。当别人在前方热火朝天地忙活时,你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心想哪怕你让我帮你们拿架子都行,只要让我参与。但是没有我参与的机会。你说做一个记者,当大事发生的时候你却只在边上看着,心里会怎么想?”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2007年,台里批准董倩去耶鲁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在外国人堆里生活,这对董倩来说还是第一次。在美国的经历,让董倩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美国电视节目中,重要的时段中出现的都是男人,回央视一看,自己也是在重要时段出现。“我是女人,由此我就得出个结论,我也挺重要的。”董倩说。
喜欢《新闻1+1》的播报方式
现在的董倩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每一个题目。董倩现在主要主持《新闻1+1》,这是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超越并替代了她以往主持的《央视论坛》节目,采用双人谈话模式。“我是主持人,白岩松是作为新闻观察员参与的,实际上就是由我们俩联袂搭档主持,进行评论直播。”董倩毫不掩饰对这种新的节目形式的喜爱,“我感觉每期节目都富有挑战性。”
《新闻1+1》每期只有短短三十分钟,但由于节目的宗旨是寻找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并且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进行直播,留给主持人的准备时间就很有限。“像最近我们做的通用破产、油价调整、湖南四十八名安监员辞职、韩国总统卢武铉去世、满文军吸毒被抓、内地首例甲型H1N1患者等,这些问题都特别重要,都是观众们非常关心、迫切希望知道事实真相的热门话题。”为了把这些问题谈得深入些、透彻些,他们俩提前会商量,白岩松想说什么话,董倩会通过她的一切准备,把白岩松想说的这个观点给烘托出来,给他“添柴点火”。
在搜狐主办的第二届“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中,年度上星频道节目三十佳排名第一位的就是董倩主持的《新闻1+1》。一位专业媒体评论人说,《新闻1+1》在新闻言论方面有一定突破,过去央视缺乏这类节目,这档节目提供了一个言论空间,更多地把互联网和社会上的舆论信息整合进去。董倩自己也很认同这种说法。
这辈子最难忘的新闻直播
2008年的汶川地震直播,对于董倩来说,与她之前主持过的“两会”报道,“神五”、“神六”发射等新闻直播经验相比,是“一场没有任何准备、不知道何时结束的大战”。她已经习惯了在主播台上,戴着耳机听导播的指挥,手里翻阅大量资料和信息,同时嘴里与嘉宾交谈的直播过程。而5月12日的晚间时段里,董倩和张羽搭档现身《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直播节目。当时董倩对地震完全不知情,是突然被调进直播室的。董倩告诉我:“在直播中,我和我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地哽咽、落泪,有观众给我们留言说,谢谢你们,天天陪我们一起担心、哭泣、愤怒,同时带给我们噩耗和希望的人。”
董倩是经历过无数次直播的主持人,早已百炼成钢,但是面对这次直播,她说这是她所遭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直播。难度最大的一点在于,地震发生太突然,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几乎没有什么资料准备。“有时电话打进来了,就要马上连线,通话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在什么地方,会带给我们什么消息。”由于时间紧张,在直播第一天,大家甚至是通过短信来部署当天的直播细节,比如需要的素材是什么,伤亡数字是多少,图片要多少张。
在直播开始的时候,面对地震,董倩所得到的信息和普通电视观众相差无几,几乎所有的新信息都是来自直播中和前方记者的交谈,那时前方记者拍摄的画面传不回来,董倩能做的就是尽量多问连线记者几个为什么,比如,部队深入到哪一个阶段了?又有多少人被救出来了?伤亡数字是多少?三天后,董倩又以记者身份出现在抗震救灾的一线。“我必须要上前线,在这样的大灾面前,深入一线采访,是每个记者应该尽到的责任。情况越是复杂,我越想知道是为什么。”
这次直播对于董倩和大部分主持人而言,是一次集体“不专业”的直播:张羽哽咽,赵普含泪……董倩这位平时被看做最专业、客观、冷静的新闻主播,在这次直播中,面对镜头,也难掩悲痛。镜片后面红红的眼睛,成了那段日子她最常见的表情,表面的平静难掩内心的焦虑。“看到那么多同胞失去生命,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自己做了这么多年主持人,从来没有这种时候,有时自己说了什么都不知道。”焦躁、无奈、感动、震动,这些情绪的交叉使得董倩在播报死伤数字、播送救援画面的同时,需要努力再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那么多不幸集中在一起,而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我们每天都在感性和理性中挣扎,坐在直播间需要不停地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次直播中,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说错话或者失误的时候,观众都很宽容。很多网友留言说,主持人也很辛苦,别再给他们额外的心理压力了。很让人感动。”董倩说。
“不得已”上了北大,念了历史
董倩经常被人问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北京大学历史专业。而她的回答总是那么诚恳:“当自己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时,面对历史时的感受,和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再看历史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当时学历史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为什么会说“不得已”呢?
原来当初她报考的是北京大学英语系,可是英语系对英语成绩要求非常高。董倩当年参加高考时的英语成绩不算太高,但总分够了北大的提档线。所以,当时她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去二类学校学英语专业,要么留在北大读“冷门”专业。
有时候,人的命运好像受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影响。她考大学那年,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风靡校园。小说以美丽的北大为故事背景描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当时,董倩心想,就凭这部小说,自己也要去北大读书!最后只有文史哲、考古这些专业可以选择。思来想去,董倩觉得,历史有故事,有趣味,还是学历史吧。就这样她进了北大历史系。
但是,到了历史系她才知道,历史根本不是曲折动人的故事,而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董倩没有意识到学历史的重要性,用她的话讲是:“在学校压根儿没有好好学。”当时,董倩的隔壁宿舍就是英语系的女同学,每天跟她们一起出去,她的心里总觉得没有得到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很是羡慕那些快乐的英语系同学,不免有点感伤和难过。当时她几乎每天都偷偷流泪,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很久。整个大一期间,钻了牛角尖的董倩根本没有调整过来,她感到很绝望,沉浸在失落里,没好好学,也学不进去。宝贵的时间就那么从指尖悄然流逝了。
如今的她已深谙一个道理:“当你经历了一些事,你会问‘为什么’;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你就想知道以前是什么样的。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北大的未名湖,董倩一直觉得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春夏秋冬每次季节转换的时候,她都要去湖边转一转。董倩在北大四年没有找男朋友,和她一起去湖边散步的是睡在她下铺的同学。北大图书馆也带给董倩很多很多,她经常逃课去图书馆看书。她太喜欢这里了,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有些书读不太懂,她就复印下来带回宿舍再认真读。
在董倩的眼里,北大就像母亲一样,包容一切。“我可以不喜欢历史系,但是我非常喜欢北大,它就是一种氛围,让你感觉到周围的人每天都是行色匆匆,每天都有一种求知的、向上的朝气。”
曾经有种
要命的自卑
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董倩为求职的事情四处忙碌着。1995年10月,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董倩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灰毛衣、格子衬衫、牛仔裤,短短的头发,大大的眼镜,素面朝天,带着一身“学生气”的董倩夹在精心化妆、打扮入时的对手中间,显得格外稚嫩。但她有北大学子特有的自信,她最终顺利通过了央视的入台考试,进入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栏目国际组做编辑。
第一次上班的印象太深了,董倩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1月底的一天,天是灰色的,飘着雪花,冷得不得了。她早早地赶到央视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李小萍来接她进去。人家定的是9点,董倩8点就到了。她紧张兴奋地站在雪地里,紧紧地盯着东门里面出来的人,看哪一个像是接她的。她根本顾不上冷,整个人兴奋得直发热。董倩甚至记得那天自己穿的是什么:细格布衬衫,灰色套头毛衣,牛仔背带裤,为了上班新买的锐步运动鞋,一条灰格的宽大羊毛围巾,一件米色的毛茸茸的羽绒服,还有一顶妈妈给她织的蓝白花毛线帽子。董倩就是以这一身的学生气面对一切去了。
但是董倩没有想到,自己“一步登天”地进入中央电视台这个令多少学子神往的工作单位,却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进了电视台,可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后来董倩才知道,在电视台,是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的,不懂的就要勤问,赔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当时她哪懂这些?北大四年培养出来的她是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甚至是傲慢。而所有这一切,当董倩每天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分给她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自卑和茫然,那是一种几乎要了她的命的自卑。在往后的日子里,这种自卑时时侵袭咬噬着她的心。
好不容易有机会去采访那些“东方之子”,但白岩松采访一个人只需二十分钟,自己来来回回却需要两个小时,心里直对台里的摄像感到歉意。董倩说:“在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适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当你知道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如今的董倩表现出的是虚怀若谷的平静。
董倩是怎样战胜了那要命的“自卑”呢?在《东方之子》的一次采访中,一位采访对象告诉董倩:“人和人的资质差得并不多,那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成功不了,就是在于谁能坚持。”这话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她在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痛苦过程中,执著努力地“坚持、坚持、再坚持”。
“稻子熟了才弯腰”
从重点大学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事件,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意料的谦虚,“从所处的环境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什么是优秀的,所以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所以我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这不是谦虚,这点我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
她坦言:“真是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的确是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够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了!”
也许还有一点没变吧:学生气。不采访的时候,董倩还是喜欢穿学生时代的衣服:套头的运动衫、各种布衬衣和宽大的裤子。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把她往学生时代拉,要保持朴实、低调。董倩的父亲是从山东农村出来的,他经常用一些农谚教育董倩:稻子熟了才弯腰。
一次,董倩应邀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她的一句话,完全打破了先前她给别人的不苟言笑的印象:“你瞅我的头发,我自己剪的,一剪子下去就成这样了!”一时间,那位网络主持人愣住了。不过,空气也从此时变得轻松起来。主持人便真的凑过去,仔细研究起她的头发,刘海部分果然有被削过的痕迹,犬牙交错!在线交流开始后,董倩对网友的提问一个不落地开始作答。一个网友问起她以前主持节目的经历时,她竟然脱口而出:“我这个猪脑子,我怎么想不起来那时候采访的是谁了呢?”再一次惊得在一旁的主持人不知道怎么往下接。
董倩是学历史的,很多人说董倩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事实上,学历史不是董倩的劣势而是一种优势。看董倩的节目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更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但是董倩的节目很有厚重感,镜头前觉得很平淡,可是看完以后却觉得有深度。不懂就问,不懂就学,每做一期节目在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做充分的准备,这体现了她的工作态度。
董倩总说自己“真的很笨”,“不如张泉灵的聪明,不如柴静的口才,不如白岩松的深刻”。她说这些话,没有丝毫的矫情。她说,因为“笨”,所以必须用功。笨鸟先飞嘛。董倩是一个用功的人。
董倩不是评论员,不具备评论员的资质。她觉得自己得藏拙,话多不一定好。她喜欢简洁有力的提问,而不喜欢那种滔滔不绝的提问方式。也许董倩的聪明就在于知道自己“笨”在哪里。自己的长处是提问,短处是阅历和一线采访经验的不足。这就要学会“藏拙”,同时,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为了做好一期节目,董倩常常“预习功课”到深夜。就算是最顺利的时候,准备一期节目也要三四个小时。有一次,董倩把编导准备的半尺厚的资料带回家。资料的一些素材要记住,还要整理发言提纲,她一直沉浸在材料里,不知不觉天黑了。可是,无论如何都形成不了清晰的思路。她对自己的“笨”恨得直咬牙。眼看着人们下班回家了,天黑了,又到了天渐明,人们又离家上班了,她还在工作。整整一天一夜,董倩才从材料堆里完成了自己的采访提纲。
董倩从不吝惜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因为自己“笨”,理所当然要努力。她不给自己任何懈怠和轻慢工作的理由。“当面对专家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为你遮丑:他们的目光直视你,让你无处躲藏。如果你没有能力与他们对话、过招,那这就是一场不对等的谈话,根本没有办法深入探讨问题。”董倩这样解读自己的工作,“当主持人能够把问题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抓住,引导专家去分析,专家的精彩,就是主持人的精彩。”■
(责任编辑/陈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