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阅读是一种文化,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宗教,可是我愿意说,阅读是一种生活。中国古人对阅读有很多生活化的说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终身的生活追求;“读书之乐”是把阅读生活化的价值取向;“坐则读经史,卧则看小说,上厕则阅小词”则是对生活阅读化的生动描摹。读书既然是一种生活,很自然,生活也就以记忆和想像的方式延伸到读书之中。所谓“以意逆志”,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说的正是读书与生活相互延伸和作用的意思。这种相互延伸、作用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意性的阅读。
创意和阅读,都是当今社会的高频语词。媒体上常常看到“创意时代”的提法,有识之士有构建“阅读社会”的倡议,一旦把创意与阅读两个宏大叙事概念联结在一起,必然产生出耀眼的光辉。
其实所谓创意阅读,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意,更不是什么独得之秘。创意阅读,说的就是凡阅读总有读者个人的创意在作用,凡书评更要有评论家的创意在生产,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评论家也不能例外。文学评论界曾经一度有过“创造性误会”的说法,我是赞同的。鲁迅那个关于《红楼梦》在不同读者眼里发生多种意义的名言,可以做成创意阅读的注释,尽管那段名言含着嘲讽的意思,但说的是事实。我不以为阅读或书评时产生主观创意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我主张多一点创意,少一点穿凿,多一点想像,少一点刻板,多一点快乐,少一点苦读,特别是文学阅读与评论。作为一种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创意与阅读交响,引动人们想像,却又不曾离开文本,虽然文本有所照顾,却不曾静止过心跳,阅读时的创意又是多么深挚充实!
(摘自《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