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文艺事业 培养影视编剧人才] 文艺常识 张福起 txt

  2007年11月3日,北京市文联、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编剧精品创作研讨会和首届中青年影视编剧高级研修班在京落下帷幕,由各省市文联、作协、影视家协会选送的各地近百名中青年影视编剧获得结业证书。
  10月30日,研修班学员代表与影视政策法规部门的领导、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北京,就影视剧的创作方向、艺术风格、创作技巧、新时期影视发展规律、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及收视率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朱明德、北京市宣武区政协副主席喻建平等领导认为,召开首届全国中青年影视编剧精品创作研讨会,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促进更好更多的优秀影视精品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索谦对参加学习的中青年编剧寄予了厚望。他表示,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将继续秉承建一流之家,推精品力作。在结业典礼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孙向东代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也表示将为大家提供最好的创作条件,包括从资金到各方面的支持。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春良在与编剧交流中介绍,从这两年北京影视剧的管理情况看,数量一直呈递增的趋势。去年北京市生产电视剧1300多集,今年截至到9月份,已经发放许可证的电视剧达到了1700多集,预计到年底会突破2000集,能占到全国电视剧产量1.3万集的六分之一。应该说电视剧精品迭出,但总体来看也不乏平庸之作、鸡肋之作。现在真正称得上精品的作品应该说不到十分之一。究其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的“一剧难求”现状。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产业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岚分析,十七大的报告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提出来,标志着我们文化产业已经不单单为了赚钱。2007年是电视剧的质量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包括《金婚》《奋斗》《红梅花开》等等。这些电视剧最集中地反映了精神层次的人性化、平民化和叙事化风格。国家广电总局在三个季度下发了11项监管措施。黄金时间不播选秀节目,意味着需要更多主旋律的,或者是一些优秀的电视剧的精品来填补这些空白。
  北京广播影视作品审查中心主任阎于京认为,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和文联举办编剧高级研修班,可以扩大大批优秀创作人员到北京创作的阵营。他提醒广大编剧要注意作品的导向。
  武警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制片人阳子告诉广大编剧,一定要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寻找作品的出口。编剧应该多结交导演和制片人,学会把创作和生产的环节捆在一块儿。他认为,编剧要扎到生活的底层去,同时要瞄准市场,抓住老百姓关心的选题。
  最后,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启刚作总结发言。他认为,这次研讨会和研修班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建国60周年、2008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陈部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影视工作者发出邀请,希望编剧们围绕上述重大活动和节庆,创作一批富有北京地域特色,传之久远的影视精品。
  会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打开了创作思路,与朱明德、王兴东、马继红、张纪中、刘一兵、苏小卫、路海波、赵宝刚等影视行业领导、专家面对面的课堂交流,对他们今后的创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11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编剧人才考试结业,其中21名编剧学员被授予优秀学员的光荣称号。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与263网络集团合作,免费为学员提供电子邮箱网上交流的平台;与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作,为每位编剧创作的剧本提供免费法律维权服务。培训计划历时两个月时间,其中10天集中授课与研讨。授课结束后,编剧学员将投身影视创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繁荣影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冯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