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基本不等式 [中国大学的五大不等式危机]

     笔者在大学工作,亲眼目睹了大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感受了大学面貌的巨大变化,但也为其中的五大不等式而担忧。   大学的规格越来越高,但大学的竞争力越来越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经济上实行“抓大”政策的同时,在教育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升级和合并风潮。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大学大合并,一个城市中的四五个院校甚至七八个院校,不管是否学科相近,也不管能否优势互补,拉郎配一般捆绑为“夫妻”。合并之后,处级升到了厅级,厅级升到了部级,大学里各种各样的官多了,矛盾也多了,许多捆绑起来的“夫妻”面和心不和,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仍然各搞各的,“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哥哥还是那个哥哥,妹妹还是那个妹妹”。1+3并没有获得等于4或大于4的结果。2007年4月上旬,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我国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位,其中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排在250位左右。不少人对这个排行榜提出质疑,认为缺乏权威性。笔者以为,不管权威不权威,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竞争力较低应该是事实吧,与美国的大学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就是与亚洲其他国家的一些知名大学相比也相去甚远。
  大学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培养的大师级人才越来越少。近年来,各所大学都在扩招,你扩一倍,我翻两番,比着“大跃进”。到2006年年底,中国高校在校学生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2%。从数字上看,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成就,可由于师资力量跟不上,“一把茶壶36个嘴”,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用钱学森的话说就是老“冒”不出人才。一些研究生的工作不如本科生。“蠢得像个博士”成为一种“黑色幽默”。许多大学生学习的东西到社会上用不上,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化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远远不足。
  大学的收费越来越高,为学生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少。大学升格以后,学费亦水涨船高,名目繁多的、乱七八糟的、看不懂的各种各样的费用都来了,除了学费、住宿费外,还有什么管理费、择校费、考试费等,一般的大学每年一开学就要交五六千元,多的要一万余元。与我国发展状况相似的人口大国印度,每个大学生每年学费不过700-800元人民币。可我们呢,钱交得很多,服务却很少,好多教学保障没有了,什么都要用钱买,学微机要钱、上图书馆要钱、搞实验要钱……进校门就如进商场,干什么都要掏钱。
  大学的大楼越来越多,大学精神越来越少。近年来大学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高楼大厦多了,新校区多了。一些大学就像建筑工地,今天建办公楼,明天建图书馆,后天建科技馆,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金碧辉煌,一座比一座漂亮。前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称,中国高校建楼的“突飞猛进”,是高校发展史上的“世界第一”。可大学里刻苦钻研的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却看不到了,有的是迷茫、浑浑噩噩甚至堕落,上课睡觉、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已不是个别现象,一些大学周边的街道成了“堕落街”,非法同居的、酗酒的、赌博的并非鲜见。
  大学的科研课题越来越多,有用的成果越来越少。一些大学的教师不愿意教学而愿意搞科研,因为科研又有名又有利。当今的科研课题立项、评审等缺乏透明的竞争机制,经费分配容易滋生腐败,没有创新成分或者创新成分很小的项目可以得到很多的经费支持,一些教师申请课题的积极性很高,学校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评审时“前沿性成果”、“创新性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越来越多,获得的全国奖、省部级奖也越来越多,可真正有用的成果呢?看不见摸不着,看得见的是科研人员住上了高级别墅,坐上了进口轿车。
  凡此种种,归结到一点,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在大门、大楼、大级别,却忽视了内在的精、气、神。当今我国几大名校的硬件设施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高校,可巨大的投入没有相应的价值产出。愚以为,大学的生命力不在硬件上。大学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硬件更重要,最主要的是两条:一是好校长,二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离开这两条搞一些外在的花里胡哨的大东西空东西甚至假东西,必然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中国教育面临发展危机,“各级政府用政治方式抓经济发展,也用政治方式来搞教育改革”。“教育把教育产业化推向了极端,教育在中国成了一个暴利产业。”“经济利益和权力主导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必然导致失败。”这些话不大中听,但确实值得重视,值得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