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做到“与物无竞,事当务实”,就具备了成为一名成功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条件。
但凡了解五代十国史的人,一定对冯道这个名字不陌生。在五代那黑暗混乱的几十年中,冯道从后唐开始,先后事后唐四帝、后晋二帝,再后汉、后周。每一次政权更替后,冯道都能稳坐宰相的职位,屹然不倒,最后享年73岁而终。从欧阳修编《新五代史》开始,冯道就被主流意识斥为不忠、变节,是官场不倒翁;甚至余秋雨在《历史的暗角》一文中,也把冯道归在“小人”之列。
五代历史,今天看来,就是一个企业集团大并购的时代。老板们比的是谁的枪杆子多,谁的拳头硬。冯道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一次次的兵乱、政变,却一次次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还不错,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基本部当遍了,二十四史中,有冯道这样际遇的,好像不多。
宰相和皇帝的关系,就像公司里职业经理人和董事长的关系,所以冯道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宰相。
冯道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一、与物无竞;二、事当务实。
首先,“与物无竞”可以理解为他清廉。攻击冯道的人可以大谈他的不忠,却没有人说他贪。皇帝给他的赏赐,大多都让他做了慈善事业,家里也没有什么余财。这里有冯道的大智慧,他对那个时代的现实看得很清楚,当着宰相,吃点拿点是很容易的事,但是一旦被别人抓住贪污的小辫子,自己在职场的名声就臭了。要知道,五代那些从草莽到皇帝的君主们,大多也是苦出身,贪官污吏的罪没少受,混到今天的地位都是拿命换来的,你要从他的兜里偷点东西出来,被发现后的下场可以想象。另外,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冯道也看得很透,在那么一个时代,就算你处心积虑贪到万贯家业,也可能是给别人当银行,皇帝一抄家或者乱兵一来,转眼就没了,何苦呢。
“不贪”本来应该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在职场上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一旦职业经理人掌握了相关环节的控制权,面对经销商的诱惑和自身内心的贪欲,很少有能过关的。
“与物无竞”可以说是冯道在那个特定时代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的清廉只是他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个侧面。
再来说“事当务实”。冯道看得很明白,民间连年战乱,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百姓对谁当皇帝并不在意,能过几天太平日子就行。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冯道所务的实,就是尽量避免战争与掠夺。正因为他务实,在皇帝中印象也很好。老百姓能安心从事生产了,皇帝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坦些,皇帝都不傻。
他务实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参与派系斗争,自己不拉帮派,也不参与别人的派系斗争。皇帝给官就当,皇帝不高兴了,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关键时候,脏活累活面前不含糊。他给那个儿皇帝石敬塘的后晋服务时,北方的契丹集团就想把他猎头过去。石敬塘要与契丹外交,没人敢去,冯道说:我去。契丹的老板听说是他来,很激动,都想亲自去城外接他。虽然后来被契丹滞留北地,但还是最终感动了契丹人,放回后晋。
不搞派系斗争,关键时候能替领导分忧,从大局着想,将个人荣辱看得很淡,这样的人领导能不用吗?
现在中国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做到“与物无竞,事当务实”,就具备了成为一名成功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条件。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冯道能够在那个大并购的混乱年代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得很成功,确实值得关注。说到忠诚,职场上拿人俸禄替人办事,天经地义,企业员工互不相欠。公司要是扯淡成风,你可以选择一起扯淡或者换个干正事的地方。孔子不就是危邦不入吗,在祖国鲁国没办法干正事,那我就走人。如果说君臣父子都是一种职业角色的话,那么大家应该忠于自己的职业操守和社会道德。至于在哪里干,则是一个次要的问题。
(据《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