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成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罗盛教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典型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起“淹亡事故”
1952年新年伊始,正值朝鲜半岛冰天雪地的时节,朝鲜战争进入了十分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与兄弟部队奉命撤至成川郡及其附近地域进行休整。时任一四一师师长(后来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叶健民,与师里其他领导分别下到各团,指导部队对前一阶段的作战进行总结。
这天,他乘坐吉普车刚从团里赶回位于平安南郡石田里的师部驻地,透过车窗,他看到师部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许多朝鲜老百姓,他们的面部表情既激动又悲痛。
参谋人员报告说,师侦察连有个叫罗盛教的战士,为救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牺牲了。今天这些朝鲜老百姓自发地相约来到部队,是请求部队用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安葬这位舍己救人的年轻战士的。
叶健民想起,几天前曾看到过师里印发的一份事故通报,里面提到了一位名叫罗盛教的战士发生淹亡事故的经过。他立即嘱咐部下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后向他作个报告。
不多时,了解情况的参谋人员回来向叶健民报告说,这些朝鲜老百姓一致要求为罗盛教请功。其中有一位55岁的名叫元善女的大娘,主动献出了自己的墓地。老人说:“这块墓地原本是给我自己准备的,现在我要让给罗同志,罗同志与我的儿子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位胡须花白的朝鲜老大爷流着泪对部队的同志说:“罗同志是为救我们的孩子牺牲的,请志愿军把他的遗体交给我们,我们要按照朝鲜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他!”
听到这些情况,叶健民师长立即让人找来师宣传科长和直工科长。叶健民问:“你们是否知道罗盛教究竟是怎样牺牲的?”
直工科长回答:“知道这件事,他是掉进冰河里溺水而亡的。我们已经按照惯例把罗盛教作为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里了,并且按淹亡事故向各团作了通报……”
按理说,师里向上向下的通报已经发出,如果再作什么改变,势必对本师造成不利的影响。但多年的战场经历使叶健民养成了实事求是、毫不含糊的工作作风。他感到作为师长,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即使是错了,也要有勇气坚决纠正过来。
探究“淹亡事故”真相
后来才知道,师直工科和宣传科在处理罗盛教事件的时候,主要是依据下级的电话报告给事故定的性。对此,叶健民不满意。他对两位科长语重心长地说:“机关干部办事情不能光听汇报、看报告,一定要有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二天,叶健民专门带着两位科长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驱车来到罗盛教救人的现场――石田里泥栋河边进行实地察看。
被救的朝鲜少年崔莹的母亲听说罗盛教的师长来了,连忙带着小崔莹赶到出事地点。一见面,母子俩就跪地向叶师长深深地施礼,而后又用朝鲜语夹杂着汉语,声泪俱下地讲述了罗盛教舍身救人的详细经过。叶健民将军后来对事件的背景和经过作了下面的记述:
1952年1月2日早晨,正在冰面上滑冰的朝鲜少年崔莹压碎了冰块,失足掉进了2.7米深的冰窟窿中。与崔莹一同滑冰的3个朝鲜少年急得大哭起来。
听到哭喊声,独自一人来到冰河上练习投弹的罗盛教立刻赶了过来,他脱下棉衣,然后纵身跳进了冰冷彻骨的河水中。罗盛教在水中抓到小崔莹后,立即将他托向水面。由于冰窟边缘的冰面太薄,承受不了崔莹的体重,小崔莹三次被托上冰面,又三次落入水中。罗盛教再次潜入水下,用头将孩子顶出水面。此时,闻声赶来的侦察连理发员宋志云拖过来一根电线杆,小崔莹抱住了电线杆被拖上了冰面。但当宋志云返身准备再救罗盛教时,发现罗盛教已经被水流冲入了厚厚的冰层之下……
听完崔莹母亲的介绍,叶健民十分感动。他身不由己地走近烈士献身的地方,俯下身来。叶健民看到,小崔莹落水和被托出水面的那个冰窟还没有完全封冻,从冰窟边缘犬牙般的形状来看,小崔莹是在数次被托上冰面又数次落水的情况下被救上来的。
十里八乡的朝鲜老乡也赶来了,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罗盛教这名普通中国士兵的赞扬和敬佩之情,一致要求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
“事故通报”变成请功报告
回到师部的当天夜里,一份由师长叶健民、政委彭清云签名的有关罗盛教舍己救人的报告材料拟写完毕。与先前不同的是,“事故通报”变成了请功报告。
第二天,师党委召集了全师机关各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和各团营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先由政委彭清云宣读了师机关对罗盛教救人事件的调查结果,接着师长叶健民代表师党委,宣布了关于在全师官兵中开展向罗盛教烈士学习的决定。
尽管当时战火纷飞,各种条件都非常艰苦,部队整训工作也十分紧张,师党委还是决定用最高的礼仪和规格,为罗盛教举行最隆重的追悼安葬仪式。
经过充分准备,罗盛教追悼大会在一四一师驻地石田里隆重举行,2000多名部队官兵和数百名当地的朝鲜群众参加了追悼大会。在哀乐声中,人们向英雄默哀三分钟。尔后,师炮兵鸣炮二十一响,向罗盛教致哀、致敬。
最后,按照朝鲜人民的礼仪,英雄的遗体被安葬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一座小山坡上,人们在英雄的墓地周围还种下了象征万古不朽的松树。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罗盛教烈士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爱民模范”光荣称号。共青团中央追认罗盛教烈士为“模范青年团员”。罗盛教这位年仅20岁的志愿军战士,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全国妇孺皆知的英雄。
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分别授予罗盛教烈士“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所获得的朝鲜方面授予的最高荣誉。(未经作者允许,本文谢绝转载和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