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主推荐”已越来越成为选拔领导干部的一个必经程序。在不少地方,党政机关里的科长、处长甚至某个级别的调研员、巡视员的产生,都要经过民主推荐的程序。从大的方面讲,民主推荐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在选人用人中的一个具体体现,其实质,是要在选人用人中充分尊重和体现民意。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民主推荐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主要是参与推荐的人员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则投出自己的推荐票。一般来讲,在民主推荐中得票明显偏低的人员,很难获得提拔的机会。或者说,在民主推荐中的得票数,已成为领导干部选拔、提拔中的一种重要竞争力。正因为如此,民主推荐中的票数的计量,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于是,一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就应运而生。对那种采取不正当方式拉票、买票、舞弊、暗箱操作等一类反民主的作法,人们容易鉴别是非,党组织也有禁令,但对一些打着“组织”旗号、以“工作需要”为名而采取的一些有悖民主的作法,在不少时候却是非模糊。现在在不少地方、单位的民主推荐中流行的所谓“ABC票”的作法,当属此类。
“ABC票”的玄机
所谓“ABC票”,就是指在民主推荐中,把参与推荐的人群分为A、B、C类,各类人群推荐票的权重各不相同。一般来讲,领导的推荐票即为A票、中层干部的推荐票即为B票、一般干部及群众的推荐票即为C票,票面权重依次递减。在不少地方,这种“ABC票”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只分A票、B票,即只有领导与群众两个层面;有的对A票中一把手的推荐票还要单独增加权重;有的直接规定领导干部的一票等于多少票。在一个有200多名教职工的学校,在民主推荐中层干部时,明文规定8位校领导每人的一票都等于10票,而教授的一票只等于一票;在一个300多人的机关,在民主推荐中规定6位领导干部每人的一票都等于40票。在这种所谓“ABC票”的机制下,民主推荐的本意其实已经被大大扭曲了,不仅难以真实地反映民意,而且很容易导致在选人用人上打着“民主”的旗号去维护和彰显长官意志至上的不良倾向,也因此容易产生种种不正之风。现在一些人在民主推荐中想方设法地去“争取”领导干部的推荐票,个别领导者也往往待价而沽,就是一个明证。
民主不只是“让人讲话”
按照民主推荐的本意,在推荐领导干部的行为中,每一个参与推荐的主体都有平等的推荐权,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民意,才是真正的民主。而“ABC票”这类作法,其症结就在于背离了“平等”这个民主的核心价值,从而使民主推荐事实上变成了“领导者主导推荐”、“权力支配推荐”。但由于这种作法是冠冕堂皇地在“民主推荐”的旗号下进行的,仿佛有“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意思,因此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欺骗性。正如一些党内外群众所尖锐批评的那样:一些民主推荐只是说得好听,实际上还是看谁的权力大,谁才有真正的发言权,所谓民主,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在包括“民主推荐”在内的发展党内民主的进程中,为什么会出现“ABC票”这种不伦不类的做法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个别领导者对“民主”还缺乏真正的认识。在他们看来,民主不过是“让人讲话”、择善而从、民主作风而已,尤其是民主必须要在“集中指导下”进行,而领导干部则往往是“集中”的体现者。
二是一些领导者在关于党内民主的制度设计上,仍然受到党内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及既得利益的困扰或支配。在某些领导者看来,选人用人、干部提拔的权力本来就是领导干部的固有权力,历来如此。一些人也早把这种权力当作了自己的一种既得利益,并从中获得种种好处。而一旦要真正让民意在选人用人中发挥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就必然会触犯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他们因而就会想方设法地加以阻扰。要公开宣称反对“民主推荐”这类符合党心民心的民主举措,似乎很难,于是就假“组织”的名义设计了“ABC票”这类似是而非的制度举措。这种做法,作为一种对策,既可忽悠上级,又能糊弄群众,还可维护既得利益。
放眼看去,这种做法也并不是个别现象。党内民主选举中的“安排性选举”的习惯做法、党内民主监督中的“批评难、批评领导更难”的普遍倾向、党内民主管理中的“主体缺位”即党员主体参与程度很低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走出党内民主的这类误区,就不仅需要在民主问题上正本清源,大声疾呼,立足于科学的制度化建设,更需要令人信服地坚持立党为公的基本立场,坚决遏制党内既得利益倾向。(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