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气山东人_义气

  受《水浒传》等古籍中那些“好汉”的牵连,义气被与“哥们义气”、“江湖义气”等画上了等号,充满了贬斥之意。在现代社会看来,义气是非理性的。   古今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义气是肯定、颂扬的。“义气”在辞源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忠孝之气”,二是指“刚正之气”。也就是说,义气是将内心的“义”外化为行动。
  中国号为“礼义之邦”,而礼义之邦这顶桂冠又堂而皇之地落在了山东人的头上。至少从西汉起,“齐鲁礼义之邦”的名号就叫响了。
  济南人张天麟先生,一位荣获德国土平根大学博士学位的著名教育学家,在《论山东人的性格》中说,有两个人物支配着山东人的心灵与言行,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梁山泊的好汉。孔子的道德是山东人内心的信仰,梁山泊好汉是他们外在的言行。
  孔子厘定了义的基本内涵。《论语、卫灵公》记有一事:子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在《圣经?新约》中也曾说类似的话:“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那么也要怎样对待人。”耶稣这句名言在西方被奉为做人的“黄金律”。据说联合国大厅的墙上也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被视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的“黄金律”,也是义的基本要求。
  《水浒传》是对义气的最好诠释。传说“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人出郓城”。今郓城水堡乡水堡村为宋江故里。
  《水浒传》乃小说家言。但是,在讲义气方面,真实的山东人不逊梁山泊好汉。
  先说义气的内涵之一孝亲。
  从西汉起,刘向就为孝行昭著之人作《孝子传》,此后,又有各种版本的《孝子传》。至元代,在前朝《孝子传》的基础上,出现了《二十四孝》。署名“延平龙溪郭居敬撰”的《二十四孝》,辑录了“孝感动天”的22个孝子和两位孝女的故事。《二十四孝》在选人上很慎重,不仅事件突出,且历史上大都有定论。《二十四孝》中,有七人的籍贯属于今山东,他们是“孝感动天”的虞舜、“啮指心痛”的曾参、“单衣顺母”的闵损、“为亲负米”的伸由、“鹿乳奉亲”的郯子、“行佣供母”的江革、“卖身葬父”的董永、“卧冰求鲤”的王祥。以今省域划分,《二十四孝》中的山东人最多。
  且说“单衣顺母”的故事。
  闵损字子骞,鲁国费邑人,今山东费县汪沟镇闵家寨,传为闵子骞故里。闵损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父亲再娶,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母心眼小,待他很不好。冬日里,给她两个亲生儿子穿的是丝絮做的又暖又厚的衣服,给闵损穿的却是用芦花填充的,寒风刺骨。闵损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却无半句怨言。至此,“单衣顺母”的故事还刚拉开序幕,故事的高潮是父亲发觉此事以后。那是在一个寒风呼啸的日子,父亲有事外出,闵损赶车,冻得发抖,连缰绳都抓不住,掉在了地上。父亲知道了事情真相,勃然大怒,定要休了那个偏心的女人。闵损说:“母亲在,挨冻的只是我个。如果把她赶走了,受寒的就是我们兄弟仨了。”后母听说后,终于幡然悔悟。
  对父母兄弟重义,尚属亲情使然。对没有血缘关系之人,山东人也以诚相待,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姓名,成全他人。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兹举两事。
  一是“管鲍之交”。
  管伸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据说管仲的祖上曾经跻身贵族行列,但到他这一代,富贵只是美好的记忆了。一贫如洗的管仲,跟着鲍叔牙做些小本生意,分钱的时候,管伸总是多要,鲍叔牙却不以为管仲贪财,说那是因为他家穷:管仲曾给鲍叔牙出主意,鲍叔牙依计而行,都失败了,鲍叔牙说不是管仲的主意不好,是时机不利;管仲3次做官3次被罢免,鲍叔牙不以为管仲不才,说那是不逢时,管仲上战场,3次逃跑,鲍叔牙说不是管伸胆怯,他家有老母,放心不下。管伸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由此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管鲍之交”。
  二是放山人“老把头”孙良。
  从清代起,山东大地拥出两股人流,一股向西跨过黄河、往北拥出山海关。另一股往东,乘桴拥出海登上辽东半岛。最后,两股人流消失在茫茫关东大地。这便是举世瞩目的“闯关东”热潮。据不完全统计,自清迄民国,“闯”入关东的山东人达1300-1400万。闯关东的山东人,垦种、放山、淘金、伐木。放山,也叫“走山”,即挖人参(俗名“棒槌”)。
  民间传说,第一个放山人是山东莱阳人孙良。在东北流传一个关于他的英雄故事,叫《老把头》。他原是个穷苦的长工,听说长白山有“棒槌”,比金子还贵重,便与同乡张禄跋山涉水到了长白山,翻山越岭去挖人参。俩人干了3年,挖了不少人参,商定再分头干3天,然后打点行装回山东老家。谁知,张禄一去,再也未归。孙良急了,到处寻找,找了7天7夜也没找到。干粮早吃光了,他又累又饿,昏死在蜊蛄河旁边。在今吉林通化快大茂镇西,蜊蛄河北岸有一座坟,就是孙良的。后来的放山人尊奉他为“老把头”,即开山祖。传说农历三月十六是他的生日,放山人就把这天作为他们的节日,祭祀老把头,祈求一年的丰收。
  实际上,孙良不见得是第一个放山人,他被放山人尊奉他为“老把头”,是因为他对一同放山的张禄的信义。这种信义是放山人所,必需的。
  上面所讲,皆男性所为。“山东大汉”给人的印象之一,就是讲义气。聊城人王富仁先生在《咱山东人》中说?“咱山东人讲道德,重感情,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你对我好一分,我就对你好十分,除了老婆不能给你外,什么都可以给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朋友有了难,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山东大汉如此,女性亦然。也举两事为证。
  一是“齐国义母”的故事。
  某日,齐国某地发生了打架斗殴事件,死了一个人。有关官吏赶到现场,但见死者身边站着哥儿俩,哥哥说:“是我杀的。”弟弟道:“不是哥哥,是我杀的!”官吏难以决断,就报告了丞相。丞相审讯时,兄弟俩仍争说是自己干的,丞相也判不了,就报告了齐宣王。宣王也是两难,说:“现今若都赦免了吧,就放跑了真凶;都杀了吧,会错杀一个无辜。”怎么办呢?他让丞相把兄弟俩的母亲找来,询问一下。那位母亲听完事情经过,边哭边说:“杀那个小的!”丞相问何以如此,她说:“小的是我亲生的,大的是前母之子。”她是大儿子的继母。
  汉人刘向编写《列女传》,把这位“义母”的事迹收了进去。汉人还把她的事迹用图画的形式刻在祠堂上,大加宣扬。
  二是孔府“世代恩亲”张姥姥的故事。
  那是在唐代,兵荒马乱,孔府又远离朝廷,断了恩赏。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靠在当地做个泗水令,支撑门户。孔府有个洒扫户,原姓刘,叫刘末,后来进孔府当差,改名叫孔末。孔末见时局动荡,就起了篡位夺权的野心,在一天夜里把孔光嗣杀了。为斩草除根,又要杀他的儿子孔仁玉。不巧,孔仁玉去了乳母张妈妈家,还没回来。孔末就追到张妈妈家来了。张妈有个儿子和孔仁玉年龄相仿,闻讯孔未追来了,就脱下孔仁玉的衣服给儿子穿上,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孔末杀了。孔末以为万事大吉,打道回府,做孔府的主人去了。孔仁玉改名换姓,和张妈妈以母子相称。19岁那年,他赴京赶考,被选为太学生,乘机向当时的皇上后唐明宗奏明孔末乱孔的真相。明宗派人查办,把孔末杀了,让孔仁玉回曲阜袭爵,断了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孔仁玉为报答张妈妈舍子救命和养育之恩,奏准皇上,认张家为“世代恩亲”,张家的世世代代都是孔府世世代代的恩人。从此,孔府上下都尊称张妈妈为“姥姥”,这“姥姥”就成了她的官称。孔仁玉还授给张姥姥一根楷木做成的龙头拐杖,可以用它来管教孔府文宣公(宋仁宗时改封为衍圣公)的夫人。张姥姥死后,“姥姥”的官称和龙头拐杖就由她的长房儿媳继承,世代相传。
  当然,山东人讲义气也难免存在不辨是非、不计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义气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