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得过北约吗 中国有必要重新考量北约

  北约的扩大和转型,使之在全球安全和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说起中国与北约的关系,人们马上会想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的大规模袭击,就在战争过程中,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野蛮轰炸,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说起北约,人们还会想到,随着其职能的转变和反恐战争的演进,北约已经来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与北约,我们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吗?
  北约的扩大,使北约与我国的距离越来越近;北约的转型,使北约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个不安定地区。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曾说:目前在北约指挥下共有5万多名士兵在三个大陆执行多项活动和使命。在全球化的时代,北约的作用较之冷战时期更加突出。笔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有必要从战略高度考量北约在国际事务中的新作用,更新对北约的传统认识。
  
  对北约的误读
  
  全面认识北约,是我国与北约开展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国内舆论界和学术界对北约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其一,认为北约是美国主导世界的工具。
  美国是北约内最具实力的国家,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由此简单地将北约等同于美国主导世界的工具有失偏颇。在北约26个成员国中,既包括美英法等大国,也包括卢森堡和冰岛等小国,他们在促进世界民主化等问题上的战略利益一致,但在一些具体的战术甚至战略问题上未必一致。此外,由于北约实行一致通过的决策机制,美国也难以为所欲为。北约成员围绕伊拉克战争的争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国内有报道称:美国“图谋将北约纳入美国推行反恐谋霸的全球战略轨道”。美国有无此图谋是一回事儿,但能否实现此图谋是另一回事儿。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对通过北约采取军事行动已表示出不满,美国高官称:打仗不能靠委员会。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所谓的“志愿者联盟”实际上就是对北约不满的一种表示。它表明美国的意图无法在北约内顺利实现。
  实际上,美国希望将北约作为一个工具箱,有用时则用之,无用时弃之一旁。应该说,近年来北约的多边性远大于北约的工具性。北约也是多边对抗单边的一个重要场所。
  其二,认为北约的扩大及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威胁我国的安全。
  中亚国家全是北约“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成员国。在“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框架内,北约一直在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在2004年伊斯坦布尔首脑会议上,北约设立“中亚特别代表”。北约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从目前看尚没有对我国构成直接的安全威胁。北约向中亚国家扩展势力将不可避免地向这些国家输出西方的意识形态,可能对我国构成一定潜在的影响,但对我国的安全尚没有形成直接的威胁。这是因为,北约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是北约战略转型的一部分,并非针对我国,从北约公开发表的声明看,北约没有针对我国的潜在动机。北约距离我国远近也不是衡量北约对我是否形成威胁的一个指标。再说,北约在中亚国家没有军事存在,尚难有效影响中亚国家,更不用说威胁我国安全了。需要说明的是,媒体和有些材料中关于北约在中亚设有军事基地的报道是不准确的。美国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建立了空军基地,但不能将美国的军事基地等同于北约的军事基地。
  从另一方面看,北约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总体上有利于该地区保持稳定,有利于中亚国家政府打击“三股势力”,有利于我国西部边疆的安全与稳定。
  其三,认为北约与日韩澳新等亚太国家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加剧了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
  在去年11月北约里加首脑会议上,北约提出了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特别是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四国)的设想。实际上北约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早就建立了定期的政治对话。目前,北约希望与上述四国建立伙伴关系的具体内涵尚需要进一步观察。从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看,北约在亚太地区建立伙伴关系不会对我国安全构成实质的威胁,因为上述韩日澳新四国均同美国签订了安全保障条约,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安全承担了条约义务,而北约与上述四国的伙伴关系远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交流已有基础
  
  北约是欧洲和北美26个发达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实行一致通过的决策机制。由于这26个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北约的对华政策不可能有悖于这26个成员国的对华政策,而只能以26个成员国的共同点为基础。这就是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和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在内的和平共处原则。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北约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这是我国与北约进行接触和开展对话的政治基础。目前,我国与北约26个成员国均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与相当部分的北约成员国如卢森堡、冰岛、丹麦等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与北约内最强大成员国美国的双边关系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与北约内最强大的及重要的成员国如美、英、法等国定期开展战略对话,这些均为我国同北约进行接触并进而开展对话创造了前提条件。
  
  双方有利益交汇点
  
  第一,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9.11事件发生之后,北约将防御重点转向以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代表的新安全威胁,并采取了多项预防和打击措施。尽管我国受恐怖主义活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威胁的程度远低于北约成员国,对恐怖主义的理解与北约成员国也有所不同,但恐怖主义活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国际公害,威胁世界和平和国际稳定,对我国建立和谐国际社会的危害也不容低估。因此打击恐怖主义活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符合我国长期的战略利益,也是我国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国际责任的重要领域。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我国与北约是有利益交集的。
  第二,稳定战乱地区的局势。
  今天,固疆守土、被动防御已不再是北约惟一的任务,走出防区、主动干预成为北约的新职能。北约自1995年首次在防区外采取军事行动至今,已相继在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洲采取了多次军事行动。从北约的几次行动看,北约的干预对受干预地区走向稳定是有利的。在阿富汗,北约领导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对保证阿富汗现政府的正常运转起了关键作用。
  当然,北约的干预也会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扩张了西方的政治体制。但权衡利弊,稳定为我国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北约在干预地区的行动为我国带来的弊端。
  
  新合作领域大有作为
  
  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及时和有效的民事救援是人类减少自然灾害肆虐的有效途径之一。自上个世纪50年代,北约就开始参与民事救援工作,近年来采取的民事救援行动更引人注目。1998年,北约成立了“欧洲大西洋灾难反应协调中心”(EADRCC),在“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EAPC)49国范围内协调救灾工作。但是,北约的民事救援工作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地理范围。2005年南亚大地震之后,北约应巴基斯坦的请求派遣快反部队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同年,北约对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受害者提供了援助。北约也曾对印度洋海啸的救援工作给予了帮助。在民事救援方面,我国同北约有利益汇合点。
  
  北约设有“和平与安全科学委员会”,主要工作是为民用科学和创新提供实际支持,目的是通过更好地利用专业技术知识解决问题,以促进各国的安全、稳定和团结。北约民用科学也是北约开展国际对话的有效途径。目前北约民用科学项目的重点是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我国是有资格参与北约民用科学工作的。在这个领域开展合作也符合双方的利益。
  
  审时度势莫迟疑
  
  目前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法三国是北约成员国,俄罗斯同北约建立了“北约―俄罗斯委员会”,只有我国同北约没有建立机制性的联系;在上海合作组织中,我国是惟一没有同北约建立正式交流机制的成员;在亚太地区,日澳新都与北约定期进行对话,日本首相不久前刚刚访问了北约总部。最近两年,北约同联合国、欧盟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呈现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而且由于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北约也有与我国开展对话和交流的愿望。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应采取更积极的步骤,加强与北约的交流和对话,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