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时光》 张宗子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9月版 人与书,是终成陌路,还是引为知己,完全靠的是心灵契合和缘分。这是作者近年来关于读书的文字,从《西游记》札记漫论高老庄的人情世故,到“桃花万树红楼梦”中香菱的石榴裙;从闲说郑板桥、体悟苏东坡,到林林总总的明清小说谈,可谓笔墨淋漓,妙论不断。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
[英]方德万 著 胡允桓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7月版
以往欧美学术界在论述抗战前夕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的作用时,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而本书从中国社会本身来寻求答案。
《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
[日]河合隼雄 著 范作申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6月版
含蓄、幽默的日本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极具想像力和神秘色彩。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解读日本民间故事,比较日本与世界各国神话传说的异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以及人类普遍相同的心理意识及其意义。
《古代书法 字里千秋》
刘 涛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4月版
1926年,梁启超说:“美术,世界所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梁启超说的“写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书法。
法老的鼻子
[澳]杰克?特纳
人们能够叫出其名的第一个胡椒的消费者不是用香料来做佐餐的调料,而是一个早已失去了肉体享乐的尸体,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皮和骨头。拉美西斯在公元前1224年7月12日去世的时候,有几粒胡椒子被嵌人了他大而长的鼻梁中。
这位法老的鼻梁可以说是标志着香料史上一个重要篇章的开端。自那时起,在30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对于那些有钱的显赫者来说,香料是其死亡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如有关香料的其他事情一样,对这种习俗的来源人们也只能冥想和猜测。拉美西斯死后不久,一群祭司和尸体防腐师便开始处理尸体以备埋葬,同时做着对未来的祈祷,并诅咒那些胆敢对国王尸体动手的胆大妄为者。法老鼻梁上的胡椒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镶嵌进去的,封装固定用的材料是一种来源不明的树脂。这些胡椒就这样隐藏在那里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直到借助X射线的帮助,它们才又重新浮出水面。经过精心的检验,证明它们不是非洲本地的香料,而是三千多年前在热带的印度南方收获的香料。
如果说胡椒的存在让人感到惊讶,那么埃及人懂得把它们镶嵌在死去的国王的鼻梁上却并非怪事(研究人员在尸体的腹腔中也发现有香料的痕迹)。能够用来延缓那些导致尸体腐烂的细菌的作用或者将其杀死的香料,看来是为埃及人特有的木乃伊制造习俗专门准备的。在一个不可能利用甲醛或作动脉防腐,更没有冷冻尸库的时代,香料起着使尸体保鲜和形象完好的作用。
埃及人对于尸体的精心处理有着深层意义。按照埃及的信念,死亡并不是人的结束,而是一个转渡过程。在他们看来,那些把法老的尸体制成木乃伊的祭司和防腐处理师们,实际是在为法老的不死的生命本体准备一个返回的居所。由此便衍生出埃及人对保存尸体的极端重视,以及为死者建造房屋所投入的大量精力。制作木乃伊的理由以及对使用防腐胡椒的最好的解释就是,它们是法老永世生存的保证。依据圣法,使尸体避免腐朽的气息,就是使死者避免死的印记。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这个超越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重要目的,埃及人才不远万里不辞劳苦地去印度寻找香料。
(文章摘自本书,经编辑和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