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 星期四 阴有阵雨 从陌生到亲切 今年是中国和越南建交60周年,今天是越南国庆65周年纪念日,同时,上海世博会迎来越南国家馆日。越方出席馆日仪式活动的是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部长黄俊英。
今天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越南人。
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上午官方仪式上的文艺演出。演出“简短”却不“简单”,越南最顶级的艺术团体――越南国家艺术团,派来了s0多名演员,全面展示了越南的传统艺术。舞蹈中,既有典雅婉约的宫廷花灯舞,也有热情奔放的原生态舞;音乐中,既有旋律清新的民间小调,也有热闹的锣鼓喧天;器乐表演是最令人大开眼界的,光是“琴”我就看到好几种,有在中国常能看到的筝、琵琶、三弦、胡琴、月琴,还有在国内从未见过的越南“特产”――石琴、竹琴、独弦琴……竹琴可谓名副其实,它通体由竹子制成,“琴架”就是竹枝,“琴键”就是不同长短,由粗到细排列的竹筒,表演者用小锤敲击,竹琴就发出清脆悦耳的乐声。独弦琴也非常特别,平整的琴面上,只有一端突起,放置着一个陀螺状的旋钮,估计是用来固定琴弦的。琴弦只有一根,而且很细,我眯着眼睛也没有看到。然而,乐师正是用这根“隐形”的琴弦,演奏出了悠扬多变的旋律,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中越两国贵宾一起走上舞台,齐唱中越《友谊之歌》。据说这首歌创作于两国建交初期,从毛泽东和胡志明的时代就开始唱了。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热烈的官方仪式演出。
第二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越南馆。这个馆十分惹眼,完全用竹子作建材!据说,所有的竹子都产自浙江安吉,一共用了八万多根。远远望去,越南馆就像一个竹编的方盒,我的同事调侃地说:“咦,这不是国际竹藤组织吗?”
越南馆外墙的竹子,全都经过特殊处理,既能防潮又能阻燃。整个展馆不仅美观、牢固,而且相当“低碳”,据说这些竹子都是可循环利用的,世博会结束后,这些竹子就会被用来修建社会福利设施,或者改造学校设施。
走进馆内,不由惊喜了一下――这不仅是一间凉爽舒服的“竹屋”,更是一间巨大的竹子宫殿!环视四周,竹子被捆绑成方形,成为结实的支柱,抬头看,竹子被压出漂亮的弧度,组成穹顶和拱梁。据说,如此巨大的竹编宫殿,没有用到一钉一铆,全靠麻绳和竹签。
参观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舞台前方摆有一排椅子,供贵宾们坐着欣赏节目,越南外交部一名年轻的司长正陶醉其中。忽然,他不经意间发现身后的红线之外站着几名上了年纪的普通女游客,就主动把老人请过来,让出了自己的座位。不仅如此,他还让身边另一名官员也站起来为另一名中国老人让座。这情景令在场的很多游客都非常感动。
最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和越南人一起参加的两次宴会。
午宴一般都是一小时,而今天的午宴居然延长了40分钟,原因就是宴会现场的气氛实在太热烈了!黄俊英部长性情豪爽,一上来就端起红酒一饮而尽,一举奠定了“以酒会友”的热烈基调。大家交换名片、相互碰杯祝酒……第一道菜足足等了半小时才上。
晚宴的气氛更加热烈。我们来到越南代表团下榻的饭店,参加了答谢晚宴。中方的贵宾用越南语致辞,而越南的部长则是进行了两次发言,第一次是正式发言,第二次是即兴发言。在晚宴现场也有越南国家艺术团的乐师进行伴奏,其中有两首中国曲子,一首是《彩云追月》,另一首是邓丽君的《甜蜜蜜》。听着美妙的音乐,黄俊英部长更显得意气风发,他顺势拎起一根筷子走上了舞台。正在大家诧异的时候,他拿过话筒,说:“我来当一下指挥。”说着,就让越方代表团中好几位官员上台演唱越南民歌。不过最初进展并不顺利,有人忘词,有人跑调,部长摇着筷子说:“这次是走台,不算!现在开始正式演出!”于是终于成功唱完了这首歌。接着,部长先生又把中方贵宾请上台,再次唱起《友谊之歌》。
回顾今天越南馆日的活动,我对越南和越南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9月6日 星期一 阵雨
揭开神秘面纱
今天是朝鲜国家馆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朝鲜是个神秘的国家,所以朝鲜国家馆日备受各方关注。刚到世博中心,我就听现场工作人员说,有不少外国媒体都试图拍摄仪式,但因为没有采访证,被拦在了红绳以外。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几十米远处的红绳以外已经站了满满一排记者――以前,即便是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仪式,都没有吸引这么多记者!
今天是我第一次走近朝鲜“同志”,他们的气质果然和想象中很像。他们非常准时,正式活动10点开始,9点58分,朝鲜代表团到达现场。女士们身穿色彩缤纷的朝鲜族长裙,胸前用长布带打结,显得华贵大方;男士则西装笔挺,严肃庄重,每个人的胸口都别着一枚徽章。走近一看,发现这枚徽章正是金日成主席的头像。
朝方代表是城市经营相黄鹤元。他在会见中表示:“这是朝鲜首次参加世博会,朝鲜馆很好、很有特色,通过朝鲜馆,可以展示出朝鲜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平壤市的风貌。”
在官方仪式上,平壤艺术团为大家奉上了一台精心准备的歌舞,带有浓郁朝鲜民族风格的长鼓舞、扇子舞,农乐舞精彩纷呈。此外,一位女高音歌唱家用中文演唱了《红旗飘飘》,现场观众立刻和着她的歌声一起打起了节拍。这是我第二次听到外国演员唱中文歌,前几天斯洛伐克国家馆日,也有一位歌手用中文演唱了一首《大中国》。晚上在红厅,还有一场名为“怒放的金达莱”的演出,虽然没有进行宣传,但是观众很多,因为大家对朝鲜兴趣浓厚。
下午参观朝鲜馆。为了让代表团贵宾与游客同游同乐,朝鲜馆没有临时闭馆。代表团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一群记者团团围住,普通游客也都怀着巨大的好奇心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黄鹤元经营相稍稍停留了一下,一名机敏的记者就马上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凑了过来,其他记者立刻反应过来,后面无数的摄像机也都举了起来……今天的馆日活动,是迄今我在上海世博会看到的媒体反应最热烈的国家馆日之一。当然,这可能也让朝鲜代表团始料未及,我们原计划在朝鲜馆巡馆40分钟,但是才进行了10分钟,就因为媒体和游客过于热情,代表团临时决定从后门离馆。虽然是从后门出去,但依然是被记者和游客簇拥着来到乘车地点。
虽然时间非常短暂,我还是注意到了朝鲜馆的一些特点。展馆的外墙上有一面巨大的朝鲜国旗,十分醒目。一进入展馆,就看到一座四五米高的塔的模型,这就是朝鲜的著名建筑――主体思想塔的模型。此外,展馆里还有两个模型也很引人瞩目,一是平壤市喷泉公园里的凉亭,一是著名的牡丹峰喷泉。展馆内有一条河蜿蜒流淌,展区右侧有一间小石洞,洞里再现了朝鲜江西郡古墓壁画中的玄武像,色泽虽然古旧,但是很有韵味。
9月8日 星期三 多云
感受英伦风
今天是英国国家馆日。上午抵达世博中心后,我发现演奏国歌的不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军乐团,而是英国皇家海军军乐团,他们的服装十分漂亮,让人眼前一亮。
今天的中方代表是外交部副部长、前驻英国大使傅莹女士,英方代表是英国贸易和投资特别代表、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殿下。傅莹女士风度翩翩,侃侃而谈;王子殿下举止优雅,颇有王室风范。会见不设翻译,双方用英文交谈。
随后的官方仪式上也有一些新安排。由于仪式后将有芭蕾舞演出,所以官方仪式在效果更佳的红厅举行。在致辞时,傅莹副部长说:“大家知道我曾经在英国当大使,能说英文,所以今天我就自己说、自己翻吧!”然后她一边说中文、一边翻译成英文。安德鲁王子上台后,风趣地说:“刚才傅莹女士给我出了个小难题,我的中文可没她的英文好,所以还是请我的翻译协助一下。”说到英国馆的时候,王子说,到目前为止,参观英国馆的人数已经突破了550万,英国馆的建筑本身,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的“最具创意奖”,而且这个建筑也是2010年英国设计师在海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下午就来到了被称为“蒲公英”的英国馆。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英国馆了,但还是有不少新发现。早晨曾见到的英国皇家海军军乐团,在英国馆前演奏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正是艳阳高照,但乐手们仍然保持着极好的仪态。一走进英国馆,我就发现角落里有四个人正戴着外星人面罩“做秀”。他们手中拿着类似照相机的道具,不断与参观的人们打招呼,人们一旦上前去与他们拍照,他们就会做出各种怪动作,即兴表演,令人不禁联想起欧洲的街头艺人。英国总领馆的官员告诉我:“这四个人的形象,取材于英国的一部动画片,讲的是四个外星人跑到地球上来,什么都不懂,满心好奇,傻头傻脑的,闹了不少笑话。”我也走上前,想与他们合影,结果我刚一靠近,我的眼镜就被一个“外星人”摘掉了,另一个则在我的脑袋上揉来揉去。他们的“脸”长得有点恐怖,但是非常有趣。
英国馆里的布局分为周围一圈、中间一圈。中间那圈就是我曾仔细观察过的“种子圣殿”,那里共有六千多种种子,六万多根试管,世博会后这些种子将被送往中英两国的学校,继续播撒友谊。而外面那一圈则种有许多绿色植物。那里有一男一女两个人,他们的头上“种”了花,脑袋都被花遮起来了。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一部分被称为“城市花园”,突出了三个主题,一是建议人们在家里多种装饰性的植物,二是鼓励大家当“城市农夫”,三是多种一些防污染、可治病的“未来型”植物。
晚上我们回到红厅,欣赏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出。这是世界上水准最高的交响乐团之一,自1904年成立以来,享誉世界。这是它第三次来中国巡演,共演奏了四个曲目: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大气磅礴,伯恩斯坦的《交响舞曲》现代感十足、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有几分爵士乐的意味,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富于变幻。最后的返场曲目有两首,一首是中国的民族音乐,另一首是《星球大战》插曲。我今天又创下了一个我的“第一次”――第一次听交响乐没睡着。
英国馆的徽章非常抢手,今天我有幸得到了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