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新词的名词动词化现象] 2018最火网络新词

  [摘要]在当今流行的新词中,对旧词赋予新的词义中出现了一批新词名词动词化的现象。在流行新词名词动词化中,有些词已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固定习惯用法,比如“宅”、“雷”、“汗”、“八卦”等;有些词只是临时性的,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流行度,比如“刀”、“百度”、“人肉”等。对于流行新词名词动词化现象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心理两个角度探究原因。
  [关键词]新词;名词动词化;概念转喻;社会文化心理
  
  引言
  社会生活不断发展,语言要表现新出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就需要不断地增加新词或者使原词增加新义。在当今流行的新词中,有些新词是新造的,有些是对旧词赋予新的词义。在对旧词赋予新的词义中出现了一批新词名词动词化的现象。名词动词化,即在谓语动词的位置上由一个名词充当动词,名词具有动词的特征。在流行新词名词动词化中,有些词已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固定习惯用法,比如“宅”、“雷”、“汗”、“八卦”等;有些词只是临时性的,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流行度,比如“刀”、“百度”、“人肉”等。
  名词动词化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一个常见现象。在以往研究中受到不少关注,尤其是古汉语中所谓名词活用现象得到了广泛研究。对于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化问题,近些年来一些研究者主要从语用、认知语言学和跨语言的角度探讨。但是流行新词名词动词化的原因和现代汉语以及古汉语名词动词化的原因是否一样,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值得探究。
  对于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被定义为活用现象,即名词活用为动词。流行新词的名词动词化现象和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不可否认有的联系。正是由于古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才有了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化的现象也才有了流行新词的名词动词化现象。这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但至于出现流行新词的名词动词化现象理论化的原因,则是当今十分热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得十分透彻,同时社会文化心理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心理两个角度探究原因。
  一、从认知语言学角度
  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指在同一个认知框内,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的心理联系。目标概念就是本体,作参照点的概念就是喻体。在认知语法中,词类的转化本质上就是这种“概念转喻”。 事物概念和动作概念可以相互转指。名词动词化正是事物概念转指动作概念。
  动作和与动作相关的事物是构成一个事件的要素,与动作相关的事物包括施事、受事、工具、结果、手段、方式、时间、地点等,可以叫做“事件”认知框。由于事物和动作处于同一个事件认知框中,关系较密切,因此可以用事物转指动作,也可以用动作转指事物。这些新词通过事物和动作之间的互相转指实现名词动词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动作结果转指动作
  汗:楼主观点超强,真让我汗啊!
  “汗”等同于“尴尬、无语”,表示很无语和无奈或窘态,尴尬。“汗”本义是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发展到“尴尬”“无语” 这样的动词意义。一般而言,人们遇到尴尬和无语的事情会十分窘迫,容易发急并出汗。通过概念转喻,在事件认知框中由事物结果概念转指动作概念,实现了名词动词化的过程。
  在这批名词动词化新词中,“雷”也和“汗”也是运用概念转指实现动作结果转指动作。
  (二)动作工具转指动作
  刀:刀不刀?
  “刀”,在网络交易上“刀”名词用作动词表示“砍价”的意思,如“刀不刀”“不刀”“可刀”“可小刀”等等。“刀”用作动词是转喻事件认知框中动作工具转指动作的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用“砍价”或“杀价”来表达“讲价”或“减价”的意思。“砍”和“杀”这两个动词都和“刀”相关,使价钱减少或降低就像用刀把某物切下或削减一样。“刀”由具体名词用作抽象动词,其用法变异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把“讲价”的工具“刀”转指动作“砍价”,是通过概念转喻,在事件认知框中由动作工具概念转指动作概念,实现了名词动词化的过程。
  在这批名词动词化新词中,“人肉”“百度”也是运用概念转指实现动作工具转指动作。
  (三)动作地点转指动作
  宅:每天宅在学校,宅在工作室。
   “宅”字,我国古已有之。看到“宅”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家”和“房子”。不管是用作形容词的“宅”如“宅男/女”还是用作动词的“宅”如“宅在工作室”,都由之前名词性的“家”、“房子”的意思转化为动词性的“长时间呆在室内”的意思。运用概念转喻,将“宅”由动作地点转指为动作。
  (四)动作对象转指动作
  八卦:深夜八卦一下。
   “八卦”从专指八个卦图发展到表示“个人隐私”、“绯闻”之类的意义,又发展出表示“胡扯”、“瞎聊”之类的动词意义。“八卦”作为名词是谈论的对象,从概念隐喻理论来看就是动作对象。之后发展出动词意义,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运用的是动作对象概念转指动作。
  二、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
  名词动词化新词很多都是在网络中形成,然后逐渐走到人们现实生活中来的,并最终成为流行词成为固定用法。其实传统动词以及表达方式已经足够满足各种内容的表达,为什么还要费劲心思的创造出与众不同、生动有趣的新动词呢?这和当今时代和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有密切联系。
  (一)创新求异,张扬个性
  当今的时代和社会要求有创新和打破陈规的意识。这就使得当下的年轻人充满了创新意识,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张扬自己独特个性的意识。在语言表达上,他们也力求打破传统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和表达方式,建构起属于他们自己的话语规则。虚拟的网络交际环境则为语言的标新立异和思想的自由提供了宽松的空间,为大量新词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名词用作动词就是他们创新求异的一种方式。
  比如:
  1、宅:“宅”等同于“呆”,表示长时间呆在家里。
  比起出外购物,不少人宁愿宅在家里网购。
  2、雷:“雷”等同于“震撼”、“吓”,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某种令人惊讶的事物,感觉犹如“被雷击中”一样。
  网络新词一夜红,语不雷人死不休。
  3、汗:“汗”等同于“尴尬、无语”,表示很无语和无奈或窘态,尴尬。
  汗不汗垃圾变新的古玩(WO……)你说汗不汗等等。
  其次,经济实用、形象生动
  一方面,经济原则是语言发展的规律之一。在网络上,交流双方主要通过键盘输入文字进行交流,因此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远不如日常的口语交际。为了追求同步性,网络语言必须具有较快的输入速度。因此,要求网络语言必须具有最理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即用最经济的话语表达最充分、最形象生动的信息。而名词的动词化使用恰恰最能体现这种经济原则或效率原则。从句子长度的对比上,我们很容易看出名词动词化后的语句要比之前的语句简短许多,名词替代了原本的“动词+宾语”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简化。
  比如,“百度”搜索引擎的广告语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其中“百度”名词动词化了。如果传统表达方式就是“用百度搜索一下,你就知道”。这样明显看出名词动词化后的语句要比之前的语句简短许多,符合语言简洁经济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在网络上交流主要是运用文字来互相交流。主要通过文字运用传统的表达方式会使得网络交流十分呆板无趣。网络语言需要一些创新的表达方式来调剂,从而使得网络上的文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活泼。运用名词动词化,会把形象的名词赋予动词的意义,这样使得动词意义形象生动。
  比如,“汗”,名词动词化后表示窘态,尴尬或者是很无语和无奈的表示。如:“楼主观点超强,真让我汗啊!”用动词化“汗”替换传统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似乎尴尬窘迫到汗都流下来了,起到“无语胜有语”、“尽在不言中”的效果。这样使我们的方块汉字活了起来,使沟通变得更有趣,语言变得更灵动。
  小结
  上面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分析新词运用名词动词化手段的原因,可以明确的得出运用名词动词化的手段创造新词是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同时也符合人们社会心理的。运用名词动词化的方式创造新词不仅使得语言更加经济有效,而且满足了创新求异的心理同时也使得汉语更加生动活泼。所以,今后在新词的产生中,名词动词化的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应注意在适度的范围内最佳的运用名词动词化,保证语言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 [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5.
  [3]范铮.网络词语的心理映射[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4]孟繁竹.“汗”字 语文学刊[J].2009,1.
  [5]刘永华、韩陈其.“八卦”词义的“旧”与“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6]李伟.“宅”词新解[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7]孙清、杨文全.小议网络新语“刀”[J].现代语文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