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后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作为前车之鉴给全球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货币战一方面通过引发贸易战可能引致经济危机,另―方面通过激生金融风险可能引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体都将有所顾忌。
编者按
今年以来,欧美等国因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纷纷调整汇率政策。期望通过本币贬值战略来提高本国竞争力,从而拉动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欧美在主导本币贬值的过程中不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施压,以促使其货币快速升值。目前非美货币的集体升值已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担忧,相关国家开始陆续出手干预汇市,一场全球汇率战争似乎已不可避免。短期内全球货币干预行动加强,将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剧烈冲击,世界各国也将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美国显然想通过认定中国操纵汇率或正式颁布有关法律来施压中国,因此,尽管贸易战将打击全球经济复苏。但陷入泥潭而无望的美国也有可能孤注一掷。
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市场恶性竞争只是临时性的应急行为。利用多边国际框架来解决汇率争端,应该是个非常积极的思路,起码可以避免国家之间的直接冲突。G20作为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拥有着协调国际经济政策的重要功能。在韩国庆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取得了显著成绩,与会各国在两个最棘手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重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先进国家与新兴国家的权力结构,二是就减轻作为引起货币混乱局势核心问题的贸易失衡状况达成协议。
在货币问题上,中国的汇率政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界的主要议题,还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年会和各国央行当局的讨论焦点。目前。中国在不断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践的同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未来始终坚持的既定政策。
世界各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汇改不应该只是人民币升值。如果人民币币值被人为估低。那么中国的比较优势就会被过度放大。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幅也会被过度放大。汇改的原则应当是帮助中国经济实现内外更加平衡的增长,单纯的人民币名义上的升值,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因为,决定国内外商品比价的主要因素不是名义汇率,而是更为复杂的实际有效汇率。
近期,“货币战争’一词成为世界经济舆论的一大关键词。刚刚在韩国庆州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不久前在华盛顿闭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各国探讨了汇率问题,但最终并未达成共识。这一问题将提交下个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可以预见,在全球经济脆弱而不平衡复苏的情况下,有关“货币战争”的辩论还将是世界经济关注的热点。
全球汇率战已经打响
今年9月27日,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在圣保罗表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货币战争,人为地压低货币币值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策略。”之后曼特加提出的“货币战争”一词被国际传媒广泛引用,特别是在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等一些西方主要传媒的大肆报道下,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这里的“货币战争”指的是各国争相压低本国货币汇率,以便让出口部门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保护或者扩大本国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近百年来的世界经济史显示,在全球经济出现大危机和大动荡之际,往往容易引发“货币战争”。
从经济现实来看,本次“货币战争”舆论的出现确有其基础。当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复苏和增长势头强劲,而发达经济体相对落后。根据IMF的报告,欧洲经济增长迟滞,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增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这一状况造成各国心态各异,尤其是发达国家不满于自己的经济状况,千方百计寻求解脱之道。
美元贬值或是导火索
众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场“货币战争”背后不可忽视的主导因素便是美元贬值。今年第一季度,大家都认为世界经济复苏超过预期,都在考虑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但是进入第二季度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却发生了非常明显的逆转,主要是欧盟出现了主权债务问题,进而影响到美国和全球。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加上今年11月国会中期选举的政治压力,尽快解决失业难题是美国经济面临的首要短期政策目标。美联储在9月初的年度会议上开始释放比较明确的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大量印刷钞票,购买政府债券,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来帮助刺激经济活动。
9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放缓,同时也小幅调低了2011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并预计明年核心通货膨胀率将进一步下滑。大部分美联储官员表示,除非经济出现一些令人惊喜的改善迹象,否则需要尽快采取新刺激措施提振经济。
如果说9月份议息会之前,市场讨论的焦点还围绕着联储“是否”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那么9月议息会之后市场则基本确信第二轮量化宽松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因此市场普遍预计最快11月2日至3日的议息会上,美联储就将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预期规模在1万亿美元左右。
不过,市场对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经济效果不甚乐观。如果未来2~3年美国经济复苏的力度不足以有效降低失业率,那么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也不会一次性释放,货币政策的“危险游戏”还远远未到收场的时候。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加大宽松预期
10月8日,美国公布了市场最看重的经济数据――非农就业数据。结果显示,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9.5万人,这是该数据连续第4个月下降,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持平,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的下降。而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9.6%,与8月持平,自2008年5月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保持在9.0%的上方。9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6.4万人,预期为增加7.5万人,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的增加仍不足以弥补政府部门就业人数的减少。分析人士认为报告所反映的美国经济状况更让投资者相信美联储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10月15日,在美联储波士顿联储分行举办的“低通胀环境下重新审视货币政策”会议上,伯南克在题为《低通胀下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的讲话中表示:“鉴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各项政策目标,在条件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可能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伯南克考虑采取的“进一步行动”就是要加紧印刷美钞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随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他支持新一轮货币刺激政策以抵御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并防止通缩,美联储重启购买国债的计划即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毫无悬念。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11月初的利率会议上宣布再次启动量化宽松措施以刺激经go
另外,最新的通胀数据也支撑了伯南克 的“通胀论”。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美国9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个月仅仅上升了0.1%,除了波动的食品与能源价格外。物价已经连续第二个月“纹丝不动”了。与一年前相比,总体物价水平仅上涨1.1%,核心物价仅上涨0.8%,为1961年以来最缓慢的年度增长。
出口倍增战略急需弱势美元支撑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至今深陷高失业率泥潭不能自拔。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刺激美国经济加快复苏步伐,奥巴马政府在今年3月提出“国家出口计划”(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NEI),目标是在5年内使出口翻番,即由2009年出口额的1.57万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14万亿美元,同时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
但是,短期内美国要想提高出口竞争力,只有采取调整要素价格这一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即一方面,利率政策上依靠“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投入大量货币,导致资金市场货币供给远远过剩,利率被大幅压低。另一方面,采取美元贬值的汇率政策,通过压低汇率价格,使得美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在短期内迅速优于竞争对手,从而产生比较优势,推动产业投资的涌入,出口的增长,从而创造就业等。因而,推动他国汇率升值,就成为货币战的现实一幕。
各国展开贬值竞赛
在美国可能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美元近期表现出极度颓势,日元、韩元、新加坡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等货币对美元汇率纷纷创出数年来新高。各国为了防止更严重的情况发生,阻止(别国)汇率变动波及到本国,开始采取货币贬值政策,掀起新一轮汇率干预。
9月15日,日本政府在东京外汇市场通过抛售日元买进美元的方式,时隔6年半以来首次直接干预日元汇率。10月5日,日本央行重拾“零利率”以遏制日元的快速升值,将隔夜拆借利率由0.1%下调至0~0.1%区间,同时决定建立规模可达5万亿日元的临时性基金,用来购买长期日本国债、商业票据、资产支持商业证券、企业债,甚至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等金融资产。10月8日,日本政府出台了财政支出规模约5.05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希望通过增加就业、推进经济增长战略、强化福利设施建设、增加儿童抚养补贴、加大公共事业支出、确保稀土类供应等手段,来应对日元升值、扩大内需,阻止经济下滑。
继日本政府进场干预日元汇率后,部分新兴经济体也不甘落后。哥伦比亚、韩国等国陆续作出反应。其中,哥伦比砸央行决定每日开始买进至少2000万美元,以阻止本币比索升值,韩国央行也作出类似决定。
9月27日,巴西财长曼特加在圣保罗表示,在其他国家相继压低本币币值的时候,巴西不允许雷亚尔过度升值。曼特加还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买进更多的货币,包括在汇市中买人过量的美元。我们会继续保持购入。”10月4日,巴西专门提高了针对外资投资巴西固定收益产品的金融交易税,其税率从2%增加到4%。10月18日,巴西宣布将所谓的IOF税,即金融活动税从4%调高到6%。同时巴西也把进人巴西期货市场的保证金税收从0.38%提高到6%。该项税收提高自公文发布之日起实施,电即在19日生效。巴西财长曼特加表示,如有必要,仍将采取新的措施或扩展当前措施来减缓雷亚尔的升值。
10月12日,泰国政府也宣布,对外资投资债券所获资本利得和利息收益征收15%的预扣税,希望以此抑制泰铢过度升值。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也疑似大规模买入美元。
各国协商才是解决途径
虽然近期“货币战争”的阴云密布,但国际社会阻止货币战争爆发的努力也显得紧锣密鼓。IMF总裁卡恩最近说,虽然货币能被当作政策武器的想法正开始到处流传,但若把这种想法付诸行动,将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相当严重的风险,任何此类做法都将产生负面且极具破坏性的长期影响。
市场上担忧情绪已经涌现,不少人担心上世纪30年代那场各国竞相通过将本国货币贬值、最终导致大萧条的货币战争会在今天重演,全球经济复苏的局面可能会从此走向深渊,国际社会的有识之士越来越意识到汇率之争的结果是十分可怕的。各国开始在寄希望于在重大国际场合能够就汇率问题达成协调一致的行动。但是由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显然并非易事。
世界187个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10月9日结束的世界银行和IMF年会发表的联合公报说,希望让IMF更深入地参与监督货币的活动,但是,对于之前中美之间在货币政策阐述上的尖锐分歧和化解办法只字未提。
针对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热钱涌入而使全球汇率体系失衡,作为储备货币国的发达经济体,要警惕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动。各国间有效的协商将有助于缓和一些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入过度波动的风险。
“货币战”五大危害伤经济
全球“货币战”有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助长全球性通货膨胀风险。首先,其他国家会效仿美国,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这一羊群效应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和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风险;其次,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作为全球主要定价货币,美元贬值会引起原材料、石油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引发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2010年下半年,美元贬值已经引起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涨幅已接近或超过50%。
第二,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美元汇率的跌宕起伏必然给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当前,美元占全球储备货币的比重超过60%,占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比重超过50%。一旦美元出现大幅度贬值,运用美元进行投资和结算的经济实体将被迫面临调整压力和不得不承受额外的调整成本。
第三,美国将通过征收通货膨胀税的形式,无偿掠夺他国财富。作为全球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和投资货币,美元内外贬值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财富的再分配,从而实现美国无偿占有他国财富的目的。美元在本质上属于由美联储担保的债务凭证,美元购买力的下跌意味着美国以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掠夺了债权人的一部分财富。
第四,提高了爆发“贸易战”的风险。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有利地位,强推本币贬值政策,这一做法必然会损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如果其他国家在“货币战”中处于不利地位,那么这些国家会以贸易报复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其结果是“货币战”有可能演变成“贸易战”。
第五,提高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风险。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如果这些国家容忍本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这一状况会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经济状况。反之,如果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外汇市场干预阻止本币升值,那么这―对策会引发通货膨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将来,一旦美国政府提高利率,大规模资本流出有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如果谈论“货币战争”真的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至少意义之一是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赢家。
全球爆发“货币战”可能性较小
由于美元汇率短期内仍将维持弱势,因此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争端和摩擦还将持续存在。但从中长期看,这些争端和摩擦升级为全面“货币战”的可能性较小。
首先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可能只是短期现象,根据IMF的最新研究,虽然财政巩固计划会带来短期增长成本。但长期将有利于经济稳健增长,自2010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有望实现“换挡”,由外部短期因素推动复苏到内需自主推动可持续的复苏。虽然短期内弱势美元有助于美国经济复苏,但长期内强势美元将有助于美元国际地位的稳固,进而符合美国长期战略利益。
此外,大萧条后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作为前车之鉴给全球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货币战”―方面通过引发贸易战可能引致经济危机,另―方面通过激生金融风险可能引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体都将有所顾忌。
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看,中国必须做好准备应付最坏局面出现的可能。美国确信自己掌握着制胜的武器,比如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让美元贬值,或者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美国显然想通过认定中国操纵汇率或正式颁布有关法律来施压中国,因此,尽管贸易战将打击全球经济复苏,但陷入泥潭而无望的美国也有可能孤注一掷,因此,中国也必须做好贸易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