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现:福建巷:岁月留下“半边巷”|半边巷

  “福建巷是哪里啊?”就算问现在的老武汉人,也不一定知道这个地方。   它距闻名的孙中山铜人像不过数百米,隐于汉正街之后,是曾经数不清的蜘蛛网般的旧街里巷里的一条,如今却在高楼大厦林立中尽享老武汉院子里的午后阳光。去采访巷子里的老街坊,有关这儿的回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听老街坊聊往事,回忆里是可以露出阳光的。
  
  为什么只有双号没有单号
  
  南北走向的福建巷北接长堤街,其南端是一个交叉路口,往东则是福建街,可通向民族路,往南是得胜街,可通向人和街、大小夹街、集家咀,往西是?隐寺街。?隐寺街得名于著名的佛教正信会和?隐寺。
  问巷子里的老街坊有关福建巷名字的由来,在这里住了60多年的老人也只说“不知道”。后来找到这里最年长的81岁的代婆婆,她只记得最初这条巷子是一个帮派的聚集地,而这个帮派里大都是福建人。之后福建人搬走了,只是福建巷的名字仍留到现在。
  穿过福建街向右拐就是福建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福建巷2号,沿着巷子往里走,东面是一排低矮的老房子,大多是经营布匹生意,这些布匹商并不是本地人,来这里也不过一两年。其间穿插着一些理发、电焊、租赁的小店。理发店的老师傅一般只给周边的住户剃头加刮胡子,价钱一直是5元每次。巷子的西面则完全不同,耀眼的黄色墙壁是翻修没几年的?隐寺的侧墙,再前面就是新建的泰源轻纺城,无数布匹商讨价还价声加小货车的喇叭声穿插其中。
  巷子宽不过4米,长也不超过200米。巷子东面依次是2、4、6……一直到22号。本想去福建巷1号看看,结果不仅找不到福建巷1号,福建巷的单号更是一个也找不到。后来听老街坊说,以前西面是单号,只是后来都拆了,福建巷1号则是上世纪20年代就消失了。现在看到的?隐寺和泰源轻纺城都是后来建的。
  茶馆文化和汉剧的相会
  
  上世纪初福建巷1号,是一个大茶馆,十几张茶桌的规模,除了店主外,还雇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娘帮工。只要有艺人来演出,就是孩子们的节日。汉剧界大师级的演员,像周天栋,过去就经常来茶馆演出。老一辈的人还见过有人来演评书、湖北大鼓、清唱汉剧,印象最深的要算湖北小曲的演出。这些演唱小曲的先生,当时岁数都不小了,一般都是5、6个人一起演出,自弹自唱,拉胡琴、弹月琴、弹扬琴、吹笛子。他们的高超之处在于,剧本靠自己编,乐曲靠自己谱,乐队靠自己指挥,一人还承担剧中多种角色,几个人就唱一台大戏。湖北小曲唱来委婉动听,那悠扬的乐曲声是巷子里老人梦里都魂牵梦萦的。
  福建巷9号,有一位姓俞的盲人,人称“俞瞎子”。他们家在旧社会颇有些家底,从小就被送去操琴学艺。汉剧著名花旦演员花碧兰也曾经住9号,俞瞎子操琴,花碧兰和其他演员吊嗓或演唱,成为小巷里的一景。
  花碧兰搬到人和街那一带居住以后,每天傍晚都由其母相伴前往美城剧场演出,深夜又由其母护送而归。盛夏,花碧兰母女相携在福建巷竹床阵中穿行的情景仍是老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著名汉剧艺术家陈伯华当时住福建巷西面的美仁后街6号,住的是小四合院,两扇大铁门颇有气势,铁门两侧则是两尊威严的石狮子。那时小孩子就爱透过大铁门的门缝向里张望。碰到陈伯华在屋里吊嗓子,小孩子就挤在门外笑得嘻嘻哈哈的,陈伯华一般不太理会这些,仍旧自己吊嗓。听过陈伯华吊嗓的孩子就在小伙伴间炫耀开了。为陈伯华配戏的著名汉剧小生王晓楼,他的姐姐住在福建巷美仁中街,王晓楼得暇来看姐姐,往往就成了福建巷汉剧迷的节日。
  还有住在老君三巷的陈健华,也是学汉剧的,娶了他同科的胡和颜为妻。小两口每天上下班从福建巷过,巷里人见证了他们从恋爱到结婚生子。没想到的是,陈健华在艺术上作为不大,其妻胡和颜竟成一代大家,成为汉剧大师陈伯华之后的领军人物。
  
  十八般技艺样样精通
  
  福建巷住的,除极个别房主外,多是一些手工艺人。这条短短的巷子里棺材铺就有两家,裁缝店、打铁铺、理发店、弹棉花铺、肉铺、铜匠铺、裱画铺、纸马铺、药铺、炉子铺、饼子铺,应有尽有。不过这都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以前的情景,1956年后,这些个体户除极个别的外,都被合作化了。
  福建巷7号,有家姓蔡的人家是做纸马生意的。蔡师傅个儿不高,嗜好烟酒茶,对平常饮食也颇讲究。那些红绿纸,那些芦柴棍,那些红绸布,经他一折腾,竟成了最精美的工艺品。他扎的灯笼是汉口最精美的,挂在有身份的店铺大门上方;正月十五闹花灯,他扎制的龙灯的龙头最为精细,龙的每一根胡须都精神抖擞。玩龙灯的人举着他家的龙灯,头都昂得比别人高一截。一年临近春节,一个50多岁老头找到蔡师傅要做10个龙头,并且春节就要用。后来才知道老头是从福建来的,特地来找蔡师傅。蔡师傅本想着这本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老头却不肯走。在之后的几天,蔡师傅家夜里则是灯火通明,只赶到春节前做出了10个威风凛凛的龙头。之后的几年,街坊还见过老头来看蔡师傅。
  
  从6号院子到“落后院子”
  
  裁缝铺的对面是福建巷16号,上世纪60年代以前是福建会馆。上世纪60年代,江汉袜厂买下福建会馆作为职工宿舍,1962年就地盖起了3层楼高的3栋楼房,每栋12户。这就是福建巷最大的院落了,人们一般称作“6号院子”。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程婆婆一直住在6号院子。上世纪60年代,6号院子要算江汉区数一数二的住宅区,周边没有比这更高更大的建筑了。程婆婆站在自家阳台上,长江大桥、黄鹤楼都可以看到。要是站在楼顶,武汉三镇也尽收眼底。小孩时,她还爱在6号院子楼顶放风筝,那时,这是要遭到周边小孩嫉妒的。
  60多岁的彭爹爹忆起以前的6号院子,脸上满是笑容,年轻时要是有人问他住哪里,他就说“铜人像6号院子”,那可是相当牛气的。
  6号院子里住的大多是江汉袜厂的职工,要是哪家办红白喜事,福建巷便是一通流水席。巷子里桌子一摆一长条,好不热闹。
  福建巷地势较低,下雨天易积水,大人们都不喜欢下雨,小孩子倒捡到了玩水的乐趣。冬天的福建巷里经常结出厚厚一层冰,小孩子就把家里的木板子拿出来放在冰上,从巷子头一直溜到巷子尾。
  历史风雨的冲刷,巷子早已远离昔日的辉煌与荣耀,洗尽铅华,日渐凋敝,附近的邻居笑称6号院子是“落后院子”。然而,若要让这里的居民搬走,他们也是决不愿意的。6号院子是老街坊的聚集地,闲聊、晒太阳永远都有无穷的乐趣,有关福建巷的老故事,更是几天几夜也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