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天真的下淹了,那我们就去租界,那里肯定不会淹水。”在老武汉人之间,相传着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那就是,不管大雨如何肆虐,外面的渍水点如何让人揪心,这个片区仍然清爽依旧。这里就是汉口原英租界,今胜利街以北的鼎余里、鄱阳街与江汉路交界处的江汉村,汉口最早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最佳样本。
相传1998年,江汉路环境改造时,当时武汉市一位主要领导人,在一次工程工作会上曾特别提到:“我们现在改造江汉路,把这一带的地下排水管道打开一看,80年过去了,别人的地下管道还是那么好,竟然没有腐烂。而且,排水专家告诉我们,汉口租界的地下排水网络设计非常合理,到现在,一遇大雨,我们城区到处积水,但唯独老租界不堵,我们搞城市建设改造,就是要向人家学习。”
最早的雨污分流片区
据史料记载,近代排水系统始于汉口租界,都是沿长江而设。其地势相对都较低,尤其以英、俄、法三国租界区地势低。在雨量偏少的季节或旱季,区内明沟尚可满足水量的排泄,但遇江水高涨或大雨季节,地势较高之地积水大量涌入,淹没街道。
为了解决积水问题,三国租界均采用了许多措施,其中重要的几项便是加强对阴阳沟的管理、添设大量阴沟、修建下水管道、定期对下水管道和排水沟进行消毒等。
1906年,英租界铺设了长达9653米的专用排粪铁管,设闸口与气压排粪泵房于天津街江边,原有的铁盖明沟专用于排除雨水。这在当时的武汉,是最早出现雨污分流的片区。
1927年汉口英租界收回,设立第三特别行政区。通过从1931年到1935年连续几年的建设,特三区的下水管道基本通畅。20年代,法、德、日三国租界采用雨、污合流体制,在路两侧用砖砌成明沟,用花岗石站卧,石凿成台帽,覆以铸铁镂花盖板,砖砌明沟均通往长江,江边设有闸口及临时泵站,平时自排或汛期抽排入江。每年夏季,法租界还定期对下水管道和排水沟进行消毒。
曾有专门条例管排水
当时,各租界对污水粪便及雨水的排放相当重视。1896年,《英租界巡捕房章程》的《附则》就列出10条规定,明码标价指出,建房屋必须建阴沟,“违者课以250两以下罚金。”此外,租界各处,阴沟每天必洗一次,下水管道以排放污水及粪便为主,排水沟以排放雨水为主。
不仅如此,英租界还对下水管道的修建与维修作了严格的规定。在修筑道路的同时,租界还注重修筑完备的下水管道排水系统。计划改造路面或维修路面时,也对下水管道进行相应的改造;建设新路时,下水管道的建设视同筑路。
现如今,走进租界区,来到鼎余里仍然可以看到,沿着房子的墙脚有一条宽约15公分的明沟相随,明沟一边高一边低,水就顺势而下。顺着整个明沟,可以将鼎余里绕一圈,墙面上垂下各种粗细不一的水管,有的接到地下,有的落在明沟上。整条明沟依旧排水良好,即便刚下过暴雨,明沟也没有多余的积水,只是底部泛着青苔的绿。家住鼎余里9号的肖爹爹说,他从西马路搬来鼎余里已经60余年,他回忆,自从武汉修好堤防后,鼎余里就没有被水淹过。
排水管网规划较好
“我屋里以前住胜利街合作路的,那边就很少淹,还是以前的排水做的好,虽然那里的街道很窄,好多都是原来英俄日租界的排水,但是真的好,用了这么多年都很好。现在新开发的住宅区,什么南湖、后湖,简直一下就淹,悲剧。”在武汉一些生活论坛上,说起暴雨被水淹的经历,“租界”是被提及频率较高的区域之一,这个片区不会淹水,仿佛已经成为市民的共识。
近百年时间过去了,租界排水的优势还在,这其中究竟有哪些奥秘,记者找到专家进行了分析,“其他地方都淹了,租界也不会淹。”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方正教授首肯了记者这个说法。
方教授分析,汉口沿江边原租界区的排水情况比较好,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该区域面积比较小,外围环境单一,不存在有水体利用等不确定因素;其次,该地域地势偏高,靠近江边,在自然地理条件上,排水相对容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100多年前便建立了先进的雨污分离制排水系统,整个排水管网先天规划较好,和地面建筑相配套。虽然,目前该区域内的分流已经没法完全发挥它原先设计的功能,但相比其他地域,优势还是显而易见。
“在建地面房屋时,事先规划好地下排水线路,这是值得借鉴的。”方教授建议,目前城区开发中,新建小区都应采取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