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9岁举办个人钢琴独奏会,18岁夺得维也纳世界青年钢琴比赛冠军,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钢琴家”。他致力于钢琴音乐的中国化,创作的钢琴伴唱《红灯记》是中国音乐与戏曲史上的传奇,由他主持并作为创作者之一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迄今中国最重要的、在世界范围传播最广和被演奏最多的钢琴作品。
他是钢琴家殷承宗,荣誉加身一生繁华;他也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却仍不停歇的将钢琴演奏带到世界各地。“端坐在钢琴旁,抚着黑白相间的琴键,从手指下迸发出华丽的乐章”,从9岁第一次办独奏会起,殷承宗已经将这个姿态坚持了60年,这是一辈子关于钢琴的情缘。
10月3日,殷承宗将在琴台音乐厅再次奏响《红灯记》和《黄河》,半个世纪的人生仿佛都凝炼在这两首钢琴曲中。对于那天去倾听殷承宗的人来说,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熏陶,还有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和感悟。
把钢琴搬到天安门
为钢琴找出路
在上世纪60、70年代,殷承宗绝对比现在的郎朗和李云迪要火。1963年,他改编的《钢琴伴唱红灯记》被列为“八个样板戏”名录,
1970年,殷承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弹奏《黄河》,周总理听后激动的说:冼星海复活了!
这两部成就殷承宗钢琴事业的曲目,却是他为钢琴寻找出路的作品。在那个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钢琴这一“资本主义产物”几乎销声匿迹,殷承宗在夹缝里想出种种方法,尽最大努力不远离钢琴。1967年,26岁的殷承宗终于做出了一件大胆的事:找来一辆卡车把钢琴拉到天安门附近,弹奏大家熟悉的中国作品,足足吸引了几千人围观。不少国人第一次感受到钢琴的魅力,国内钢琴界也为此欢欣鼓舞,殷承宗就此“一弹成名”。
对于当年的年轻气盛,如今的殷承宗笑言:现在是不敢了。但正是因为在天安门的成功表演,殷承宗保住了钢琴的地位。那个年代唱京剧,他就把钢琴和京剧将结合,去戏校拜师学艺,几乎看了一个月,什么唱段都会唱,《钢琴伴唱红灯记》就这么产生了;《黄河大合唱》是根红苗正的革命歌曲,他跟着纤夫拉纤摆渡一直走到延安,创作出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也从为京剧伴唱的位置上独立了出来。
现在是最好的状态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演出,殷承宗此次巡演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今年5月份还在台湾举办了两场演奏会。把红色歌曲带到台湾,反响却出乎意料的好,“《黄河》在台湾演过5场,气氛一场比一场热烈,两岸人有共同的中华情结,还有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1941年出生,殷承宗今年已70高龄了,相较于活跃在乐坛的年轻一辈来说,他算是个历经沧桑的老前辈了。“在国外,我这个年纪还活跃在舞台的人很多。现在其实是我最好的状态,可以在钢琴上把一生的经历都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