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一所民办学校负责人近日向记者反映,由于经历职业教育转基础教育被拖延无果、政府收购有始无终、胜诉判决带来厄运等一系列的蹊跷事情,曾经获得国家、自治区和梧州市多项荣誉的梧州电子工业学校,如今已经停学三年,投入1.6亿元的新建校区闲置浪费,学校生存已陷入困境……
市县职教兴起 民校少生源
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人赖志坚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时发现,很多企业招收农民工后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培训,技术工人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他想,如果办一所职业学校,按照现代企业的技术要求对农村孩子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然后输送到需要技术工人的企业,既缓解了企业用人难,也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拓宽了门路。
1996年初,赖志坚来到梧州市投资创办了梧州市电子工业学校,并首创“订单办学”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了贫困山区几万农村子弟,并安排就业。到2002年学校每年报名的学生达到1万多人,最高时2004年达到1.6万人。国家教育部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全国首创“订单办学”也成为桂东南地区职业教育的一大品牌。梧州电子工业学校一时闻名全国。赖志坚也因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当地人大代表推选为市人大常委。
由于学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学校设施开始难以满足办学需要。学校只能在附近的广东封开县租用校舍开办分校,可是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又在梧州市红岭小区耗资1500万元购买了三栋住宅楼改建成分校。考虑到这种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赖志坚通过向广东商界朋友借资、银行贷款,从办学经费中挤压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开始兴建新校区。2004年底,梧州市电子工业学校新校区项目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三百项目”大会战的教育重点项目。
2007年底,学校投资1.6亿元建设的新校区基本建成。可是,由于一起纠纷导致学校被停水断电造成的恶劣影响,以及各市县职教中心纷纷上马并阻止辖区内的生源外流,极大抑制了民办职教的生源,梧州市电子工业学校可容纳7800名全寄宿生的三个校区(钱鉴校区、红岭小区校区、红岭新校区)2007年秋季只招到510名新生,致使学校生源枯竭,开始陷入困境。
胜诉判决带来厄运
梧州电子工业学校钱鉴校区一直租用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的部分房屋,并签订了合同。自2006年起,中船在不具有电力供应经营资质的前提下,就在实际用电量基础上加收20%的线路损耗费。2006年12月30日,校方书面提出中船加收的20%线路损耗费不合理,要求中船履行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2007年5月29日,中船要求学校交清含20%线路损耗费的电费,否则断水断电。在校方拒绝缴纳包括20%线路损耗费等相关费用情况下,中船于6月19、20日两天将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全部拉闸断电。2008年4月18日,校方要求中船将多收的20%线路损耗费退还并停止收取,校方即按合同约定付清全部费用。可是双方多次协商无果。于是,校方于2009年3月23日将中船起诉到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决中船退还已经收取的20%线路损耗费。2009年5月22日,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判决中船返还梧州电子工业学校线路损耗费34409元及利息。当中船得知法院判决后,当晚就切断了钱鉴校区的电力供应系统,1400多名在校师生顿时陷入黑暗之中,教学秩序一片混乱。
当天下午,中船还将该校的自来水供应管道、消防应急用水管道彻底截断。9月16日上午,中船后勤工作人员到该校,劝说校长赖志坚离开梧州。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1400多名师生在黑暗中经受无水无电的痛苦煎熬。
为了预防火灾、中暑等安全事故发生,学校不得不自行购置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并以每车250元的高价请水罐车每天给学校送水。事情发生后,学校多次紧急报请市教育局和市政府请求出面协调,尽快依法恢复学校的供水供电,消除消防隐患,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若协调不成,请求批准学校搬迁到原红岭校区办学。校方的请示教育局第二天就作出了批复,不同意该校搬迁。该校再次向教育局递交校区搬迁的《请示》,教育局又很快作出批复,依然不同意该校搬迁。
一边是中船对该校钱鉴校区强行断水断电,一边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同意钱鉴校区搬迁,在电源、水源、资金来源被完全切断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不得不于2009年9月8日向梧州市教育局呈送《关于我校目前开学及教职员工安置问题的请示》遣散全体师生员工,宣布暂停招生办学……
请示被取消机会错失
2007年8月,校长赖志坚应邀到北京参加教育家、企业家学术研讨会期间,和北京师范大学达成了联合开办高层次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意向。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部要求学校就职业教育转变为基础教育取得政府批文。
当年底,梧州电子工业学校正式向梧州市政府和梧州市教育局呈报《关于筹建北京师范大学梧州附属实验学校的请示》,报告呈送后一直没有消息,后来通过其他渠道才得知市政府秘书杨涛已经以“取消”两个字作为批复!学校不解之际,经咨询法律界人士得知,这个《请示》是一份行政许可申请,即向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提出开办基础教育的行政许可申请。按照法律规定,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行政许可的决定,必须以行政主体组织的名义做出。秘书杨涛对梧州电子工业学校向市政府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的批文上以“取消”二字作为批复,是行政乱作为和行政越权行为。
此后,梧州电子工业学校又多次向梧州市教育局请示,但一直没有答复。由于时间一再延误,北京师范大学失去了与梧州电子工业学校合作办学的信心,并在3月下旬电话通知梧州电子工业学校取消了联合办学合作项目。而校方直到4月1日才收到市教育局的批复。
2008年5月,校长赖志坚带着学校250多名教职工的恳切希望,再次上北京与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协商联合办学事宜,但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正式答复梧州电子工业学校:“因贵方原因,经学校研究决定,终止与贵方联合办学的相关事宜。”
政府收购蹊跷生变
2008年3月12日,梧州市教育局领导一行多人到梧州电子工业学校新校区调研,并提出:“希望学校能够支持教育局的工作,并配合教育局把新校区建设成梧州市职教中心。”学校负责人非常赞同教育局的设想,并当即表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式。
两个月后,梧州电子工业学校校长赖志坚和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毅到市教育局了解主管部门对开办职教中心的意见,教育局主要领导答复说:“现在没有把你校的新校区纳入市职教中心的计划了,已经另有选址安排,并已将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
面对学校困境,梧州电子工业学校开始有教职员工自发到梧州市信访办去反映学校新校区的遭遇,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为学校找到出路。梧州市政府有关领导到梧州电子工业学校进行调研后,明确表示了梧州市政府积极关心并全力协助学校解决新校区出路问题。
2008年8月,梧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再次到学校和学校领导专门磋商,落实市领导关于处理新校区问题的指示的具体步骤,并当场确定由市政府和副秘书长以及教育局领导负责开展梧州市电子工业学校红岭新校区资产价值的评估工作,确定价值报市政府决策,收购作市职教中心之用。
梧州市教育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就梧州电子工业学校新校区资产评估价值问题下发了《关于成立梧州市电子工业学校红岭校区资产评估工作小组的通知》。并召开了小组第一次会议。
可是在市教育局通知学校第二次参加小组工作会议时,教育局领导却表示“关于在红岭新校区建设梧州市职教中心,仅仅是梧州市电子工业学校的想法,梧州市政府从来就没有这种意向”,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在补充发言中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事后证实,政府以高价收购了另一所规模远远小于电子工业学校的民办学校。
学校拍卖遭遇阻挠
随着最后一点幻想和期望彻底破灭,2010年3月下旬,赖志坚决定变卖资产,尽快离开梧州。他决定正式委托拍卖公司,对新校区进行整体拍卖。
拍卖公告登出后,梧州市万秀区法院随即以执行(2008)万民初字第411号民事判决书的名义,于4月7日下达裁定书,查封了新校区A幢教学楼壹幢。而根据广西建业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建业咨询(2008)第001号评估报告,A幢教学楼建筑面积4344平方米,评估价值超800万元。而(2008)万民初字第411号民事判决书的总执行标的,包括利息在内,不超过75万元。
5月5日,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梧州市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书【梧检民抗(2010)2号】,针对(2008)万民初字第411号该案作出(2010)梧民抗字第2号民事裁定书:“指令万秀区法院再审;再审期间,中止原审判决的执行。”可是,万秀区法院没有执行上级法院的裁定,而在新校区拍卖的前一天,即5月12日,以(2010)万民再字第2号裁定继续查封、冻结该校新校区拍卖所得款项193万元,裁定书先送拍卖公司,在拍卖公司拍卖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再送被执行人学校。
梧州市万秀区法院得知该校新校区流拍后,于2010年5月21日之后才将该校被查封的A幢教学楼解除查封。
正当该校再次委托拍卖公司再次拍卖该校新校区之时,2010年5月24日梧州市万秀区法院又以(2010)万民再字第2号再次查封该校A幢教学楼的资产,而且在前后12天内以相同民事裁定书的文号(2010)万民再字第2号下发两个裁定不同的执行内容。
同一案件,万秀区法院既查封了1幢教学楼,又查封、冻结拍卖所得款项193万元,先把这两份裁定书先送达拍卖公司,在拍卖标的物流拍后再送达被执行人学校。
开拍前的一星期,拍卖公司及学校拍卖的标的物的相关资料已送梧州市工商局审查备案,工商局对送审的资料未提出任何异议。可是拍卖当天,离拍卖公告开拍时间只有10分钟时,梧州市工商管理部门派出了两名工商监督员到拍卖现场进行“工商监督”,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审查拍卖公司及拍卖标的相关资料,将原定的拍卖时间往后推延了40分钟。
资源闲置进退无路
梧州电子工业学校校长赖志坚非常疑惑,自己是前几届梧州市政府领导专门引进来的外来投资者,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为梧州市创立了“订单办学”的全国性职业教育品牌,并被誉为“梧州市职业教育的领头羊”,为社会输送了14000多名技术工人,为广西广大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就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2006年梧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还被代表选举为梧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在十二年的办学历程中,他本人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民办学校”、“社会满意十佳民办学校”、“中国百强诚信学校”、“2007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等众多荣誉称号。就是这样一家投资1.6亿元带有公益性质的民办学校,现在却进退两难。
更令他不解的是,在未办理任何立案手续的情况下,梧州市政府竟动用公安经济侦查手段,将他和爱人定为犯罪嫌疑人,并到广东原藉审查他和爱人的资金往来。
据知情人介绍,同为民办学校的梧州职业学院却风光无限。2008年9月19日,民办的梧州职业学院举办成立庆典,由中共梧州市委办公室、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盖公章,向辖区内外几百家单位发出“请帖”。
赖志坚最后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同时还是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连最基本的合法权益都被剥夺,在无奈之际他只能为学校的前途和还在校区坚守的教师命运充满无尽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