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之城拉合尔】拉合尔

  人们松散地聚集在这里,城市拉合尔,更像是一个模糊的街区联盟,无论是从功效上还是建筑上,这些街区都能完整连贯地展现这座城市的变化         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人竟一度依据“宇宙爆炸扩张”理论认为自己的脚下便是世界的中心。
  其实,城市拉合尔更像是一个模糊的街区联盟,无论是从功效上还是建筑上,这些街区都能完整连贯地展现这座城市的变化。
  因为人口数量的激增、就业成本的增加,拉合尔在不断向外扩张,这或许就是当地人自以为“中心”的论据。一条又一条没有铺好的街道,一栋又一栋新起的房屋。一个原本占地1963英亩的森林消失不见,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城镇。这里仿佛是一个永远不会停工的工地。
  现在在拉合尔定居的人口超过了700万,当地人世代相传的定居模式是毫无关联地聚居在一起,没有任何组织形式地并存,除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个松散的模式从诞生到现在,没有发生过变化。
  
  拉合尔过去的社会体系,更像是一种“类欧洲封建制度”体系,而后来则发展成基于“领土共同原则”的,由政要统辖的军政模式。“城市被划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或行政区,每个区域都居住着不同的族群、氏族、或一个贵族家庭保护下的团体。社会习俗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分工,使得穷人和富人能和谐地生活在同一个自然形成的区域内。有现代化气息的商业区和以日用品或珠宝香料闻名的传统集市也同样并存着。拉合尔就这样按照不同团体之间相互依存的方式建构而成,正是9个这样包罗万象的行政区和大概27个不同规模的区域构成了拉合尔的雏形,现在位于拉合尔的东南部郊区。”巴基斯坦当代著名作家穆罕默德?夸德这样在研究中写道。
  
  这座城市作为帝国统治的行政长官派驻机构,自然受到政要们的青睐,然而帝国统治时期,为了保卫城市安全而建起的城围使得拉合尔拥挤不堪,为了获取更多的舒适空间,达官贵人们在城围之外,建造起供消遣的休闲场所,并把墓园安设在环绕城市的灌木丛中。在当地,每一任行政长官都较少受到距离遥远而又不甚在意的德里的左右,并且得到帝国特授的省级待遇。
  临印度的拉合尔更趋向于德里的生活节奏。这里的人们已经无从了解,从什么时候开始穆斯林人口成为了经济上的弱势群体。194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整个旁遮普省的1/3穆斯林人从事着手工业或农业,而印度教的人则主宰着贸易、贷款这些商业领域。而那时在西旁遮普,不得不整个村庄告别故土,迁往陌生的、甚至还有流血冲突地区的非穆斯林人口有435.1万,超过从东旁遮普迁移过来的428.6万人的穆斯林教徒。1947年深秋,旁遮普分属印巴两国之后,几乎所有拉合尔重要商业大楼的拥有者都是印度人,而印度人的教育机构也遍布拉合尔。
  如今,这里还是熙熙攘攘的世界,人们搭乘着在拉合尔街道中川流不息了100年的交通工具从一个点各自发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