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银行业坏脾气? 21天改掉你的坏脾气

  如何改掉银行业坏脾气?   12月11日开始,中国银行业将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以此为标志,中国的金融业兑现全部入世开放承诺,长期处于政策庇护之下的国内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开始同场竞技。《南方都市报》当日社论说,此举对于国内银行业的影响,专家学者多有积极言论,认为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将促进竞争,提升服务,民众也将获益良多。然而,近年来一再与国内银行业怨怼相向的普通民众,是否能享受焕然一新的服务?未必。开放原则虽已定下,竞争大势也已拉开,要将这成果体现于民生日常的细节之上,还需假以时日。
  社论说,以开放竞争改善普通民众的日常际遇,是理想的境界。但向境外银行开放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中国银行业至今没有向国内开放,其显著标志,就在于民营银行的组建,迄今为止都没有突破性进展。
  发展民营银行,打破国内金融垄断,是众多经济学家与金融专家的共识。社论认为,目前在四大银行之外的银行,虽然也有民营股份,但或者国有控股,或者官方任命行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由四大银行构成的银行业寡头垄断并没有真正破除。滞后的监管思维认为,民营银行有强烈的盈利冲动,一旦卷款走人,会带来很大的风险。这种监管思路,与放松准入、加强管理的国际通则相去甚远,甚至可能的制度探索也停步不前。没有了银行业的对内开放,正是普通民众不断忍受银行业坏脾气的主要原因。
  
  以兑现WTO承诺推进改革开放
  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五周年。随着2007年12月极少数条款结束过渡期,明年所有中国入世承诺均将落实。正是在这一时刻,部分业界人士对此流露出"大限将至"的紧张感,认为目前已至WTO"后过渡期时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应该转向如何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少数人中甚至出现了"还需要不需要外资、还需要不需要开放"的怀疑之声。
  12月9日财经网站载胡舒立文章说,这种紧张和疑虑令人遗憾,因此更深刻地、更全面地理解WTO,借此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愈加显出重要性。文章说,在过去五年中,加入WTO对推动中国经济的作用异常显著:中国被正式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从而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出口额增长了两倍,对外贸易总额排名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
  与此同时,经过五年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正面临新的拐点:如何改变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如何抵制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如何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如何扩大内需?以及如何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文章认为,解决这些新课题,答案依然是开放。唯有进一步开放,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体系,一方面学习利用以及直接参与改造国际游戏规则,一方面更加合理地利用和参与资源配置,提升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亦唯有进一步开放,才能促进改革的深化。当前中国经济中最受关注、最富争议的领域,正是加入WTO后过渡期最长的领域--例如金融业和电信业便在其中,而这正是市场化程度较低、急需打破垄断加强竞争的领域。开放之于改革的相互作用,由此正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好"的经济增长依赖民主法治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从"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新京报》10日社论认为,"快"容易理解,过去20多年来,各级政府追求的就是经济快速增长,而所谓"好"的经济增长模式,都指向和谐社会的两大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经济学家曾说,法治创造GDP。更准确的说法其实是,民主法治能创造出"好"的经济增长。
  
  石油时代不会终结
  自从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来,石油时代的终结就是大众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印度电信企业管理机构联席执行主管Karuna Raman4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撰文说,现代社会超过80%的来自于石油的能源消耗,都发生在通勤交通部门。鉴于现代电信和信息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我们现在有可能大幅度地减少商务旅行。外包现象正削弱对劳动力流动的需求。而本地的人员在家办公能最终降低对地产、公共交通网络、道路和机场的通勤压力。因此石油时代不会终结。
  
  强扣工资捐的款都给谁了
  以代扣工资的形式进行的"捐款"并不少见,有时候甚至未经本人同意。7日《中国青年报》说,未经本人同意扣取工资属于明显的违法行为。修订后的宪法,已经明确提出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而工资是一个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没有擅自强行征取一个公民应得收入的权力。而且这些事先未闻招呼的"捐款",事后也未见收据,去处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