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唤醒了中国人对海洋文明的记忆。通过这艘船,有可能填补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空白。 被淡忘的文明 自人类开始驾舟驶向海洋,就伴随着沉船事故,海底堆积着异常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因而有专家称: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在海底。随着我们对这个“博物馆”越来越深的挖掘,一块块蓝色文明的历史碎片浮出水面。
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觉:中国只有黄色的大陆文明,没有蓝色的海洋文明。实际情况是,有着长达1.8万公里海岸线,并拥有4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的现实,决定了以大陆文明为主,海洋文明为辅的中国文明格局。
海洋文明包含的内容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历史学家考证,在人类社会早期,中国人就有一部分生活在海边,并曾以图腾崇拜的方式来认识海洋,舜的部落中就有“龙”的一族。《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东夷蚩尤一族在海边生活,黄帝也曾率领部落沿黄河到达海边。《尚书•皋陶谟》中也有记载“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说明当时已经在滨海地区建立了行政区域。
奴隶社会早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有了初步的发展。人类沿海活动区域不断扩大。随着货物交换发展,交易量越来越大,沿海一带的人利用海洋中的龟甲和贝壳作为货币。中原统治者把山东、河北、江苏沿海诸侯国进贡的干鱼、干贝类赐赏给西部的诸侯国国君,甘肃地区发现的一些周代以前的遗址,其中有海产贝壳,就证明沿海居民很早就用海产品与内地交换商品。这一时期,借鉴河运经验,海船制造业开始出现,海运业随即出现。
进入封建社会,中国的海洋文明进一步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一度处于领先地位。海洋文明所包含的内容:渔业、煮盐业、航海业、造船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增加了海洋贸易、海洋军事、海洋文化交流、海洋气象等。
渔业范围由近海岸扩展到近海,盐业从山东扩展到河北、江苏、浙江,海盐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航海业由最初的近海岸航线发展到近海,航程也逐步增加,造船业也从最初的舟发展到能制造三千余吨的远洋巨舰。
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业的发展以及海洋气象知识的掌握,开辟了远洋航线,三国时就有船队到达台湾省以及菲律宾。隋朝开始统辖台湾,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到后来的郑和下西洋,中国人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海洋文化的交流在这一阶段出现并伴随远洋航运的发展得到较大发展,海上贸易到明朝中期达到封建社会巅峰。
但是,后来由于明末清初的“禁海”政策,除海洋渔业、海盐业有所发展外,远洋航运业几乎停滞,海上贸易、海洋文化交流几近停止。这一“停滞”成为了“中国没有海洋文明”这一论断的主要根据。
而后,西方列强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势,依靠野蛮的掠夺殖民地手段,迅速建立其强大的殖民海洋文明。这一时期,渔业、盐业、海关税收沦为帝国主义列强榨取中国赔款的工具,沿海较大的港口沦为租界,特别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海洋经济的某些行业完全为列强掌握,使中国的海洋文明遭受重创。
在近代史上,海洋对中国人而言更多代表着入侵与耻辱,蓝色文明在中国人脑中逐渐“休眠”,直至逐渐被遗忘。
“‘南海一号’唤醒了中国人对海洋文明的记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认为,通过这艘船,有可能了解到当时对外商贸活动、文化活动、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航海路线、航海管理等内容,填补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空白。
寻找文明的实证
“中国水下考古第一人”张威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的20年,这20年也可以说是唤醒中国蓝色文明、为中国的蓝色文明寻找实证的20年。
张威,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中国国家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在“哈彻事件”产生的震动之后,国家开始着手筹建中国水下考古队伍。此时,张威已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4年。考古经验丰富、体格健壮、水性好,他的这些优点很快被时任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看中,并被派往荷兰学习潜水技术。
张威只在游泳池里学了两周的基本技术,就直接跟欧洲队员下海训练。1987年,国家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时,张威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他还来不及招兵买马,“南海一号”就突然现身了。
1987年,张威接待了广东省救捞局的一位海上工作人员,他向张威讲述了“南海一号″现身的经过。当这名工作人员把从沉船上捞出的瓷器碎片拿给张威看时,张威立即意识到了这艘沉船的分量,他相信这艘沉船极有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然而,当时的水下考古中心还没有能力进行水下考古作业。1988年,张威开办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培训班,组建了国家水下考古队。第二年,他被派到美国,师从“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
1989年11月,“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南海的这条沉船进行勘察。这时,张威才首次在水下触摸到“南海一号”。他们先用声呐仪器进行扫测,在可疑区域投下浮标。张威沿着水面浮标绳拖坠下来的定点标志,潜入海下。在黑暗的海水中,他只能依靠被海水放大的呼吸声和吐出的气泡位置,感知方向和同伴之间的距离……“突然,我感觉手碰到了一个凸起物,表面很粗糙,但不是礁石。我用自己的手臂量了量,大约高出海床30厘米。接着,我又摸到了一块硬物,感觉像是一片船板,这时我断定那块凸起的东西应该就是沉船的凝结物。”张威描述。
这次勘察后,日方没有继续和中国合作,张威也缺乏相应的资金和人手,无法独立下水作业,因而他在《南海沉船的发现与预备调查》报告中写下:“一块瓷片,一片船板,面积约1平方米、高约30厘米的凝结物。”
有专家估计,仅在南海就有2000多艘古沉船。然而,面对这座水下考古宝库,中国国家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却因为资金窘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望洋兴叹。张威说,水下考古耗资巨大,同等规模的一项发掘,水、陆考古的投入比例会是12比1。国家重视水下考古这一新兴学科,每年拨有专项资金,但对整个南海来说,要想探寻那么多的水下遗存,发掘那么多的古沉船,所拨经费不过杯水车薪。
2001年,中心获得香港水下考古协会赞助的120万港元时,张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南海一号”。香港赞助方还找到了1987年发现“南海一号”的英国船员,从他手中买下当年的定位海图交给张威。就在赞助费快用完时,水下考古队队员崔勇在水下意外摸到了一块凝结物,又在凝结物上找到了一枚青白瓷片。“找到了?”张威振奋地宣布。
2002年,水下考古队得到了国家财政部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张威终于能组织对“南海一号”的大规模考察和局部打捞。2002年3月,当张威和其他队员凿开一个窗口进入船内时,他们惊呆了:在一个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小舱内,就捞起了4000多件精美绝伦的文物,绝大多数瓷器完好无损、灿然如新!
20年间,中国的水下考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的成绩。“通过对南海诸岛考古,我们发现了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水下文物遗址13处,发掘了一批宋元瓷器、石锚等文物,有力地证明中国是最早到达并开发利用南海诸岛的国家。”张威介绍,“中国海上文明史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我们一直在,并将继续为它寻找实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