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维权挽回的是尊严与未来

     平安维权,不仅是挽回自尊的必需,更是中国企业保持在国际市场地位的必需,也是对于国际市场规则的尊重。      基本上,平安对富通的投资以大败告终。但平安必须维权,一为尊严,二为今后中资海外投资维权打下基础。
  2008年对平安来说是不平安的一年,他们投资的富通银行不仅市值暴跌95%,使他们的投资打了水漂,近160亿元的巨亏抹平了平安2007年的盈利,2008年成为亏损年。更不幸的是,富通的国有化,使得平安的最后一点权益也受到侵害。
  由于情况危急,去年9月底,富通银行被迫接受国有化,这是比利时政府在经过与欧洲央行(ECB)总裁特里谢的紧急会谈后做出的决定,以避免发生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将富通银行吞没。
  国有化的方案是,10月3日荷兰政府出手收购富通全部在荷业务,10月5日晚间,比利时首相和巴黎银行CEOBaudouinProt联合宣布,富通银行比利时业务75%的股权以及富通银行在比利时的全部保险业务与富通银行卢森堡66%的股权被后者以换股的形式获得。富通银行核心业务被掏空,而中国平安作为大股东甚至连置喙与投票的权利都被剥夺。
  也许从经济理性来说,国有化是保障金融稳定、保全富通银行最好的做法,但是,目前的行事既不符合法律又不符合市场规则,剥夺了上市公司所有股东的权利,把他们视为沉默的羔羊了。
  股东们将不满诉诸法律,12月12日,布鲁塞尔地方法院对两个月前发生的富通国有化一案做出裁定,由于当时比利时政府在国有化过程中并未履行股东大会程序,违背了公司治理与法理原则,是一宗非法交易。按照裁决,特别股东大会上将增加一项议题――允许股东投票决定是否推迟富通出售业务的交易。即便这项议题获得通过,巴黎银行的入主时间,也将被推迟到2009年2月后。而比利时莱特姆内阁提出集体辞职,给平安维权增添了一抹亮色。
  不过,平安挽回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就富通目前的情况,比利时其他金融机构愿意出比巴黎银行更高的价格收购富通传统银行业务;其次,要挽救富通只能分拆业务,将优质的传统银行部分与结构性、国际保险部分分拆;最后,如果富通的股东要获得经济补偿,那么资金来源一定来自比利时政府,这势必将导致比利时纳税人的强烈不满,可行性几乎为零。
  对此,平安心知肚明。平安2008年年中拟考虑以240亿元买下富通资产管理50%股份的协议,但中国监管层此时已经收紧了对平安海外收购的审批,平安大胃口再融资计划告吹,该协议随之流产。这是正确的决定,否则平安将吃更大的亏,亏损额将更大,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将成为背后的买单人。
  此后,平安在2008年三季报中为最初的238.74亿元投资计提157.25亿元减值准备。按当前股价,市场预期或在年报中再度计提50亿-70亿元减值准备。平安表示,计提不影响平安整体财务健康,同时,平安表示“集团资本充足,近期将启动向平安人寿增资200亿元的相关程序”。所有这些举动已经清楚显示,平安将投资亏损以计提的方式一笔勾销,他们最坏的打算是一分钱都收不回来。平安有关人士在与笔者交流时,承认了这一点。
  既然如此,平安为什么必须维权?
  这牵涉到中国企业、中国金融机构海外之旅的安全性。如果中国充当外资企业股东的权利,可以在经济不景气时被一笔抹杀,如果在一笔抹杀之后,中国企业与中国政府对此不闻不问,既缺乏维权的意志也缺乏维权的能力,那么,今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将充满荆棘,中国企业的权利可以用任何理由消解,到最后,所有的投资都将成为“活雷锋”的义举。中国资金终将成为国际市场最大的冤大头。从博弈论上来说,这样的举措是犯了大忌。
  平安维权,不仅是挽回自尊的必需,更是中国企业保持在国际市场地位的必需,也是对于国际市场规则的尊重。中国企业面临世界市场规则的洗礼,有理由要求先行一步的国家与企业做得更好,以为表率。如果我们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权益,还有谁会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