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反分裂国家法”的是非得失

  

  据新华社12月17日报道,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本月25日至29日举行第13次会议,审议“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草案。

  “反分裂国家法”无疑就是几个月前在媒体上喧嚣一时的“统一法”。它是海外华侨的几个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先提出来的。今年5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伦敦会晤华侨时,表示要慎重考虑制定“统一法”的问题,更引起海峡两岸人士和国际舆论的广泛注意。现在,“反分裂国家法”已拟就草案,此事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只待正式通过了。但我认为兹事体大,还应该从容讨论,以求周全其事。

  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当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它可以为反对台独、统一台湾提供法律依据,甚至为武力统一埋下伏笔,成为镇慑台独的武器。但我认为,不论是从反台独的历史教训着眼,还是从展望台湾民心趋向的远景来看,制定“反分裂国家法”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它是一个是少非多、得不偿失的不智之举。

  海峡两岸的统独问题,关键在于台湾民心的向背,统独之争实质上是台湾民心之争。陈水扁是很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处心积虑地制造社会矛盾,挑动族群争端,甚至在大选前夕制造枪击事件,以博取台湾民众的同情和支持。而我们的一些措施却只着眼于遏制台独,不考虑台湾人民的感受。近几年台湾媒体所作的调查表明,台湾民众的大多数希望保持现状,赞成统一和支持独立的都是少数。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在几年前以至十几年前,都是赞成统一的人比支持独立的人要多,而这几年则是主张独立者已多于赞成统一的人数。这一方面固然是李登辉、陈水扁之流长期经营运作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同我们的对台政策失当,“为丛驱雀、为渊驱鱼”分不开。1996年的“武吓”,2000年的“文攻”,都直接地把一部分心存观望的台湾民众推到台独一边;
去年准备为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的尝试,今年对部分香港市民提出直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民主要求的压制,则是以香港的“范例”,使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感到失望,从而间接地促使一些台湾民众转向台独。

  多年来的教训告诉我们,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政策取向,应当以争取台湾民心为首选。具体说来,就是要扩大赞成统一的阵营,支持主张维持现状的大多数,分化台独势力,使其中一部分人能转向统一或主张维持现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制定的是“和平统一法”,而不是“反分裂国家法”。因为,第一,海外华侨提出的“统一法”,寓有和平统一的含义,着眼点是向台湾同胞宣示我们以和平方式统一台湾的意愿和决心,这无疑有利于争取台湾民心。现在改为“反分裂国家法”,着眼点却是威慑台独,甚至包含着不惜一战的威胁,这就同海外华侨所期望的和平统一背道而驰了。第二,海外有些观察家认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表明我们对台政策的优先选择由促统转为反独,确实如此。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台政策的重点就是和平促统,争取台湾民众支持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就提出尊重台湾现状,实现和平统一,首先实行“三通”的倡议。但十多年来,在阶级斗争观念的支配下,指导思想的政策取向总是情不自禁地向“反独”倾斜,结果反而助长了台独的气焰。制定“和平统一法”,意味着我们的政策重点回到和平统一的轨道上来。第三,“反分裂国家法”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反对分裂,意味着两岸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现在海峡两岸的实际情况,却是有着两个分治的政府,处于分裂状态已有五十多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当把政策重点放在和平统一上。第四,反分裂的提法,反映着以阶级斗争的惯性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思维定势,使人们联想到国内反这反那的政治运动,它无助于争取台湾民心,相反只能引起台湾人民的逆反心理。第五,“反分裂国家法”可能得不到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法案的消息一公布,台湾民进党副秘书长李应元就宣称这是单方面改变海峡两岸的现状,“中国才是改变台海现状的一方。”对于这一责难,我们很难对国际舆论作出合理的、有力的解释。何必授人以柄呢?

  总之,为了争取统一,我们必须吸取教训,转变思维方式,把政策取向从遏制台独转到争取台湾民心上来,把“反分裂国家法”修改为“和平统一法”,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杜绝武力威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为台湾民众营造一个和谐的、民主的、有吸引力凝聚力的祖国。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造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十分有远见的。当前,我国社会到处呈现出非常不和谐的景象:贫富悬殊,贪污遍地,盗贼横行,民怨沸腾。一个这样的国家,对台湾人民能有什么吸引力呢?他们会心甘情愿地统一到这个国家里来吗?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要顺利统一是不可能的;
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革政治体制,推进政治民主化。因为这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归根到底是专制极权的政治体制所带来的。落后的政治体制既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只有化专制为民主,建立强大的监督机制,使任何政治权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制约,使任何党政机关都能作到执政为民,展现出一个清廉高效、服务社会的政治形象,才能以高度文明的魅力吸引台湾人民心向祖国,甘于统一。这样,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古人有语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文德就是制定完善的民主制度,建立和谐的社会。这才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重要的条件。

  

  200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