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安全管理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
  【摘 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关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大计。学生的安全重于泰山,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正处于个性的形成与情绪的两极性阶段,半成熟半幼稚,也处于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因此,初中阶段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关键词】初中阶段 安全管理工作 原因 问题研究
  一、前言
  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师生安全,建设和谐安定的校园是保障学生学习环境的基础,也是学生赖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加速期与过渡期,他们在自我意识、道德发展以及情绪上需要引导,以实现健康发展。初中阶段青少年的安全管理相比于小学阶段面临更多的挑战。
  二、安全问题分类
  根据上海交大信息安全教授邱卫东对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分类,依据学生受伤害的角度可以将安全问题分为课间伤害、交通事故、挤压与踩踏事故、活动伤害以及教育缺失事故等方面;根据浙江教育厅的分类,可将校园问题分为社会安全类、公共卫生类、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与考试安全类五大类型。
  三、校园安全问题的归因
  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初中生自身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接下来分别从这四个角度来简要分析校园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
  (一)社会因素
  学校周围的环境是影响学校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周围的治安环境会对学校中的学生产生影响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成熟的时期。生理上的成熟容易使很多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在心理上产生成熟感,他们有获得成年人某些权利的渴望并希望得到新的行为标准达到转变社会角色的目的。因此,学校周围环境的好坏对处于猎奇心理且缺少判断力的初中生而言会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
  除了学校周围环境的影响外,网络媒体也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环境。媒体中不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不仅荼毒青少年的身心,也诱使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产生行为上的偏差,如校园恋情、打架斗殴、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不符合青少年行为规范的行为,为青少年的不安全行为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二)学校因素
  校园安全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校。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度、校园的基础设施、管理者以及教师的管理理念等都是影响学校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
  学校的基础设施,像校车、操场、教室、教学器械的质量以及安全防护工作,还有食堂营养卫生情况等无一不对学生的安全产生影响。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恩威并用,避免出现对学生过分打压天性的行为,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产生与学校要求背道而驰的行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本着以德服人的态度,更多地进行道德说服,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而并非一味地强调错误,惩罚行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学校需要加大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强度,做到外松内紧,既不让学生感到压抑,被包裹得过于严密,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做积极丰富、合乎情理的活动,又能感受到学校对自身的关怀与保护,能够在学校的蓝天下畅快地活动,愉快地成长。
  (三)家庭因素
  很多初中阶段的青少年问题都源于家庭问题。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内部的和谐稳定是孩子进一步发展交往的基础与保障。如果家庭的港湾出现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都会受到影响。此外,家庭的教育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家长不良的教养方式如武力解决问题等,会为孩子在校园的安全埋下隐患。
  (四)初中生自身
  青少年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这个阶段正包含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加速期,容易产生各种矛盾,遭遇心理危机。尤其是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充分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的可变与固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因此,暴风骤雨是青少年的发展特点。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将青春期到青年早期这个阶段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个阶段当中青少年需要脱离对自身的依恋与对父母的依赖,实现独立成长,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五)社会、学校与家庭的综合作用
  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与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初中生会产生心理与行为上的不良影响,在学校中有可能演变成影响学校安全问题的行为或者潜在威胁。学校的管理人员或者教师对学生的处理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和正确的处理思路,使得学生产生逆反抗拒心理,甚至产生更加过激的行为,如违法犯罪等。因此,教育者需要引以为戒,用动态、联系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使青少年学生的安全问题得到最有效的解决。
  四、针对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
  对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举措。根据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余个部门于2006年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对学校安全管理的规定,需要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来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静态上需要对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做具体的规定,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清晰;动态上需要学校对涉及学生安全工作的具体预防与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与监督检查。
  根据以上对初中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从问题的源头开始预防,也需要在问题出现过程中有效处理,更需要在问题处理后做好总结,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首先,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导。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且,教师应该拥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以及行为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做到有效防治。
  其次,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得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获得及时的反馈,提高教师的应对能力,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素养。班主任应将哲学观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寓德育于行为规范教育之中。只有制度约束与尊重个性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再次,学校是由各个班级群体共同组成的整体,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班主任需要班干部的协助,同时还需要合理的班务管理计划的支持。班主任在制订班务管理计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到能够真实反映初中生的需求。总之,要运用一系列管理方法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结语
  总之,中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需要从问题的源头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看待问题不能是片面的,需要用联系的观点,也需要用动态分析的形式来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生安全问题可能发生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以促进初中生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春旺,严娅,边轩,等.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研究和实践综述[J].学理论,2010(31):240-241.
  [2]冯巧丹.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的思考[J].求实,2005(z1):279-281.
  [3]薛桂程.浅谈初中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J].好家长,2015(37):196.
  [4]丁文贵.农村初中安全管理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教育,2006(0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