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简介

  

  一、个人简介

  

  1955年7月生于南京市,197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获北京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杨周翰教授,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1990-1991年获荷兰皇家科学院博士后基金,在乌德勒支大学从事比较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论研究,合作导师是蜚声国际文学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的杜威·佛克马教授。回国后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1992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2000年2月: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兼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学报编委;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外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宁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现当代西方文学及理论、文化研究、翻译研究和影视传媒研究。

  王宁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耶鲁大学福特杰出学者讲座访问教授,杜克大学客座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弗莱研究员,挪威奥斯陆大学易卜生研究员,澳大利亚默朵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杰出访问研究员等,并兼任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际权威文学理论刊物New Literary History(新文学史)和Critical Inquiry(批评探索)中文版主编,丹麦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视角)杂志副主编,《文学评论》等十多家中文CSSCI来源期刊编委。

  王宁是最早把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西方理论思潮引入中国的学者,大大推动了中国在某些理论话语方面与国际接轨对话的进程。王宁也是少数坚持中国学术国际化路线的人文学者之一,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进而扩大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2005年卷《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中,王宁被选为人文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之一。

  自九十年代初以来,王宁先后应邀赴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澳洲的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台的七十多所大学访问讲学、从事学术研究或出席国际会议。其中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世界名牌大学。曾获得加拿大政府研究基金、诺思洛普·弗莱研究奖、挪威易卜生研究基金等国际知名奖项。

  王宁为中国的比较文学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主持国际权威文学和文化研究刊物《新文学史》和《批评探索》中文版的编译工作,为及时地引进西方最新文学和文化理论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他还十分注重把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为此,他作为国际翻译研究的权威刊物《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副主编之一,先后编辑了两个关于中国翻译思想研究的专辑,发表了十多位中国学者的论文,从而使中国的翻译研究率先进入国际学术前沿。在清华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合作办刊合同期满后,他仍被该刊编委会聘为主编之一,负责处理整个亚洲地区的稿件。

  王宁独立承担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国家教委留学人员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1997年度专项任务项目《后现代主义文论研究》、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与自主性》、挪威外交部-奥斯陆大学项目《易卜生与中国》、美国福特基金会-耶鲁大学重点合作项目《比较文学与全球化》等。

  王宁曾在国内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三次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年会上主持专题研讨会或圆桌会议,一次应邀在美国比较文学学会2005年年会上主持了“中西比较文学中的翻译转向”专题研讨会。自90年代以来,他曾先后依托北京大学英语系和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持承办了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10多次,其中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有后现代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研讨会(1993),诺斯洛普·弗莱与中国国际研讨会(1994),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研讨会(1995),翻译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1997),全球化与人文科学的未来国际研讨会(1998),易卜生与现代性: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1999),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2000)等。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进而扩大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近五年来,王宁先后依托清华大学外语系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这个平台,主持承办了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10多次,其中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或论坛有第三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清华-哈佛后殖民理论高级论坛、清华-牛津世界英语高级论坛、全球化与文化论坛、易卜生与中国:走向一种美学建构国际研讨会、批评探索:理论的终结国际研讨会、翻译全球文化:走向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等。

  2006年10月,王宁率领中国比较文学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杜克大学举办的第四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和美方代表团团长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共同主持了这次学术盛会。在2007年8月由清华大学承办的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期间,王宁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出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主持了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教授约翰·塞尔担任主讲的清华论坛。

  

  二、王宁的学术与著作述评

  

  作为中国当代最早从事精神分析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研究的学者之一,王宁在这四个领域内被公认为是国内学者中著述甚丰且影响最大者之一,并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学术界在这四个领域内的主要发言人。

  王宁在学术研究上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将西方的文学和文化理论改造后应用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理论进行质疑甚至重构,从而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最终对西方学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流变的研究使得佛克马教授改变了原先所认为的只有一种(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并邀请他为其主编的大型研究文集《国际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学实践》(International Postmodernism: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 1997) 撰写专章。国际后殖民研究的权威刊物《国际英语文学评论》(ARIEL)也邀请他和谢少波合作编辑了一组讨论后殖民与中国文化的文章。更值得提及的是,他1995年在北京大学工作时,主持了在大连举行的首次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研讨会,会后他参与编辑了一个专辑发表在国际顶尖文学理论刊物《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上,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他本人的许多论文大多用英文撰写并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因而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瞩目。截至2006年底,他共有23篇英文论文收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论文索引),是这一国际权威数据库所收录论文最多的中国人文学者之一,少数论文还被译成西班牙文、德文、丹麦文、韩文和意大利文,广为学者们参考和引用,可以说,在把中国文学和文化之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并为世人所知方面,王宁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王宁是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界最早提倡比较文学的“超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的学者之一。

  他的《深层心理学与文学批评》是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英文博士论文的同时得出的一个副产品,同时也是国内跨学科研究的一部力著。他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地评介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此外还试图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阐释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而达到了理论的双向旅行和交流。书中有三篇文章曾用英文撰写,分别发表于荷兰刊物《中国信息》(China Information)以及国际文学和精神分析学大会学术论文集,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瞩目。

  《多元共生的时代》是他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这部专著虽然出版于1993年,但始终是国内同行引用最多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著作之一。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特色具体体现在从理论和哲学思辨入手,最后落实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以及作家的研究上。他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将西方的理论介绍到中国或应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分析,而是通过中国的文学实践来质疑西方理论的“非普世性”和局限性,从而达到了与西方理论进行对话的境地。

  当后现代主义大潮在西方显露出衰落趋势时,国内学界还沉溺于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一般原则的介绍。王宁敏锐地把握了这一趋势,于1998年推出了一部题为《后现代主义之后》的专著。在这部专著中,他首次将后现代主义放在一个全球化的广阔语境下考察研究,指出后现代主义已经走出了西方世界,成为了一股国际性的理论大潮,尤其是在传播到东方时在不同的国度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变体,从而消解了西方理论的“霸权”。他在这部专著中还深入讨论了后现代主义衰落之后的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赛义德和斯皮瓦克的理论,并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电影中的后殖民和反殖民倾向提出了中国学者的文化知识策略。

  王宁深知比较文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探讨西方文学和文化是如何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他更重视中国文学和文化是如何在国外,尤其是西方,传播和接受的。出版于1999年的《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就是这方面的一部力著。他在这部著作中不仅和另两位合作者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中国文化和文学在西欧和北欧的传播和接受史,分析了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之形象的演变,同时还提出了全球化时代汉学的更新及其与国学的共融和对话。《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是他的一部专题研究文集,同时也显示了作者一方面试图将比较文学放在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下研究,从而使这门不断出现“危机”的学科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他又不满于那种大而无当的、远离文学作品的“文化批评”。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批评和研究实践在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及其研究之间协调,最终达到比较文学的超越和跨文化视野。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王宁的比较文学研究特色:理论性、先锋性、跨文学化性和国际性,这一特色在他的同时代学者中是十分罕见的。

  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下,王宁认为,中国学者一方面要努力用英文撰写论文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上发表,以便对西方学者产生影响,但另一方面,他也警惕目前国际学术界实际上存在的英语霸权主义,因此他也十分注重汉语在全世界的传播和普及,认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汉语必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学术语言,因此编写一部汉语文学史将是中国的文学研究者所义不容辞的义务。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声音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劲。

  

  三、王宁著作列表

  

  《比较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1992)、

  《深层心理学与文学批评》(1992)、

  《多元共生的时代》(1993)、

  《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阐释》(1996)、

  《后现代主义之后》(1998)、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1999)、

  《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2000)、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2000)、

  《文学和精神分析学》(2002)、

  《超越后现代主义》(2002)、

  《全球化和文化研究》(2003)、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2003)、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 (2004)、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2005)、

  《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2006)

  除此之外,编、译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二十余种

  主编《文学理论前沿》(北大出版社系列出版,已出四辑)

  译著:

  《夜色温柔》,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

  《西方艺术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年。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三联书店,1987年。

  

  四、王宁部分论文列表(2004年以来)

  

  1. 文学形式的转向:语象批评的来临,《山花》,2004年第4期

  2. 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

  3. 浪漫主义、《镜与灯》及其“乌托邦”的理论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4. 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文学理论前沿》,第一辑(2004)

  5. 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疆界的模糊与身份的重构,《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6. 德里达与翻译理论的解构,《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

  7. 德里达与解构批评的启示:重新思考,《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8. 德里达与解构批评:重新思考,《文学理论前沿》,第二辑(2005)

  9. “后理论时代”西方理论思潮的走向,《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10.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当代批评理论的走向,《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1.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12.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性别研究和怪异研究,《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5期

  13. 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

  14. “后理论时代”的西方理论与思潮走向,《文学理论前沿》,第三辑(2006)

  15.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16. 翻译学的理论化:跨学科的视角,《中国翻译》,2006年第6期

  17.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全球本土化”历程及走向,《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8. 佛克马的比较文学和文化理论思想,《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1期

  19. 当代文化批评语境中的“图像转折”,《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0. 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与当代批评中的“图像转折”,《文学理论前沿》第四辑(2007)

  21. “The Ends of Theory: The Beijing Symposium on Critical Inquiry”, co-authored with W.J.T.Mitchell. Critical Inquiry, Vol. 31. No. 2 (Winter 2005): 265-270.

  22. “Reflections on 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an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eds. Reingard Nethersole. Pretoria: Unisa Press, 2005, 160-171.

  23. “Translating Journals into Chinese: toward a Theoretical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ritical Discourse”, New Literary History, 36. 4 (2005): 649-659.

  24. “Death of a Discipline”? Toward a Global/Local Orienta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Neohelicon, XXXIII (2006)2: 149-163.

  25. “Postmodernity, Postcoloniality, and Globalization: A Mainly Chinese Cultural and Literary Perspective”, Frame, 19.2 (2006)

  26. “Translatology, Criticism and Culture”,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14.2 (2006): 107-113.

  27. “Toward ‘Glocalized’ Orientations: Current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China”, Neohelicon, XXXIV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