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探究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与传统课程有着本质性区别的,它是相对独立的一门新课程;小学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密切联系学生社会实际和自身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认知领域的能力,而且还涉及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作为一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利用工具和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培养小学生多方面能力搭建一座桥梁,给学生建立一个改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这一学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主题活动 课程 实践 探究
  引言:2001年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行,综合实践活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它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着教师的教育自主和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发展,促进了学校评价体制的变革和校园文化的重建。一般说来,开发一套较完整的活动主题资源,需要3~5年的运作周期。有效地利用全国各地已有的活动主题资源,根据本地区、本校及学生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改编,是形成一线教师可利用活动主题的主要方式。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研究领域
  1.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为展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确定问题;2.制定计划;3.收集资料,处理采集信息;4.构建学习成果;5.作品展示交流,讨论完善;6.作品评价。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信息技术为每一阶段提供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综合实践活动既要突出“综合”,又要体现“实践”,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确定研究的问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封闭的教学模式变得开放化,把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生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以操作性學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今,劳动与技术教育已成功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内涵和要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题研究、多元评价能够很好地诠释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
  二、活动主题的生成
  1.主题在探讨中共同确立
  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确立主题之间应该有一个明显的分析问题过程。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搜集一些资料,或者作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目的是让学生科学地对这个问题进行再认识,因为前面我们说过很多“问题”是教师预设的,通过一定情境让学生“发现”的,这其中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都不足,需要通过一个实践过程来再认识这个问题。有位学生曾向教师提出学生加餐奶盒值得研究,上面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教师认为主题太小、太单一,可是这个学生锲而不舍,联合其他学生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不仅说服了教师,还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支持。可见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作为活动主题,要有一个分析、论证过程。在对所要研究问题进行调查后,学生自然会有所取舍或调整,在这个阶段甚至可以召开“问题分析会”,让学生进行充分论证,从而最终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在活动中不断生成
  一种情况是,教师在活动中认为先前的预设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有扩充活动目标的必要,于是拓展活动,生成新的活动主题、内容。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对活动本身或学生基础不够了解,导致预设不到位;或者是教师主导意识过于强烈,试图一口吃成个胖子,把活动搞得包罗万象。此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慎重,应侧面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新加入内容的需要和兴趣;还要注意活动时间、空间的限制,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等;事后要积极反思,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以便重新审视整个活动。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更感兴趣、更有价值的主题。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同样要慎重,首先要表扬学生这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然后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新问题,确定它是否可以作为新的活动主题或小主题。
  3.主题在反思中进行完善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做好反馈、反思工作。要向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和相关人员收集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自我反思。尤其应注重对活动主题形成的反思,对比预设情况和实际情况,对比确定的主题和生成的主题,对比预期效果和最终结果,从整体上明确本活动主题的优劣,进行有效地增删,最后拿出一个比较成熟的活动主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全力为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搭建一座桥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正视实践活动中的不足,积极改进,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策略探究[J].乔晨晖.科学中国人.2017(02).
  [2]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综合实践专题式活动实施探究——以虚拟社区为例[J].廖淑妍.教育信息技术.2016(Z1).
  [3]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研究[J].詹亚龙.基础教育课程.2014(18).
  [4]浅谈特色化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J].刘娟.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09).
  [5]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初中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影响因素研究[D].程金荣.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