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作为一项国际政治议题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则认为,朝鲜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只要美国不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也就不能放弃核遏制力。
第一次朝核危机:卡特与金日成密谈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朝鲜从苏联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
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检查。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关注朝鲜的核项目,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下,美国千方百计地制止朝鲜发展核技术——尽管朝鲜始终宣称自己发展核技术是为了解决电力不足的困难。从1958年开始,美国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件核武器。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核炮弹等,其针对朝鲜的目的很明确。1988年下半年,美国正式对国际社会宣称朝鲜在宁边的核反应堆已能生产可制造两至三枚原子弹的钚,此举立刻引起朝鲜的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1年9月27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撤除美国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战术核武器,这是当时东西方全球战略互动的一部分,客观上推动了朝鲜核问题的积极转变。
1991年底,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韩国政府宣布其领土上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国已经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韩双方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1992年1月底,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
解决问题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到了1992年下半年,IAEA与朝鲜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
1993年,美国因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通过IAEA要对朝鲜核设施进行“特别检查”,在遭到朝鲜强烈反对后,美即加大了对朝鲜的军事压力,朝鲜则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长达3年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由此爆发。
为了解决朝核危机,1993年6月,美朝代表在纽约举行自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来的首次高级会谈,并达成协议:美国帮助朝鲜改造核设施以缓解朝鲜的电力供应问题,朝鲜则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但美朝的对抗态势并没有因此减弱。1994年4月,美国指责朝鲜不能与IAEA充分合作,取消了美朝会谈,并恢复美韩“协作精神”军演。朝鲜则针锋相对,再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随后美国要求联合国对朝制裁,朝鲜则强硬地宣称“制裁则意味着宣战”,战争将使首尔变成“一片火海”。美国准备立即向韩大举增兵,以武力相威胁。
就在双方陷入僵持之时,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往平壤同金日成会谈,终使一触即发的危机得到缓解,促成美朝于7月初重开谈判。
1994年8月7日,美朝双方在日内瓦进行了会谈。10月21日,两国签订了《朝美核框架协议》,朝鲜冻结其核设施,美国牵头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负责为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重油,以弥补朝鲜停止核能计划造成的电力损失。此后,宁边5兆瓦反应堆中8000根核燃料棒被取出封存。
《朝美核框架协议》结束了第一次朝核危机。
第二次朝核危机:朝鲜一语惊三国
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小布什把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视为对美国最大的威胁,因此对朝核问题采取了“不妥协、不谈判、不补偿”的强硬立场,并将朝鲜与伊朗、伊拉克一起称为“邪恶轴心”,媒体披露的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也将朝鲜列为使用核武器的对象之一。朝鲜对此反应强烈。
2002年年初,美国情报部门在侦控朝鲜宁边附近的设施时发现了一些疑点.当年10月,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拿出了朝鲜进口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的证据。朝方先是否认,隔日改口承认“确有此事”,并表示“正在研发更具威力的武器”,承认其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
关于凯利的访问,美朝双方各自有一番表述。但世人始料未及的是,2002年10月17日,平壤广播电台的一篇评论说,朝鲜已经拥有对付美国越来越大的核威胁的“强有力的军事手段,包括核武器”,因为美国“不顾后果的行动”正在威胁朝鲜生存的权利和国家主权。仅仅过了一天,情况又发生戏剧性变化。朝鲜18日发出了“修正报道”。朝鲜中央社说,朝鲜“相信有权拥有核武器”,既不否认拥有,也不承认拥有。这和朝鲜以前的立场趋于一致。
“朝鲜一语惊三国”,美日韩舆论哗然。
朝核危机再度爆发。
为了压服朝鲜,同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朝美核框架协议》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随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紧接着,朝鲜拆除了宁边核能研究中心内核燃料棒制造工厂的封条与监视摄像机,开始向核反应堆内添加燃料。
与第一次朝核危机相比,这时的朝鲜在军事力量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早在1998年8月,朝鲜就试射了一枚射程为2000公里的“大浦洞-1”导弹,它从日本上空飞过后落入太平洋。与此同时,朝鲜还在研制射程3000公里以上的“大浦洞—2”和“劳动”型导弹,这足以证明朝鲜已具备核武器的投掷能力。此外,朝鲜还拥有一定数量300—500公里射程的短程导弹。这就是说,一旦美朝战争爆发,朝鲜的中短程导弹,可以打到韩日的任何地方;
远程导弹可以打到美国本土。
2003年1月10日朝鲜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表示无意开发核武器。第二天,朝鲜再做惊人举动,宣布重新启动1999年冻结的导弹试验计划。整个国际社会为之震惊。
5月13日,朝鲜宣布废除同韩国签订的《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7月1日,朝鲜更是放出消息,威胁要放弃1953年结束朝鲜战争的休战协议,并警告说将采取“强烈和无情的措施”报复任何经济封锁。
朝核危机迅速升级。
为使朝核问题和平解决,中国政府积极斡旋,于2003年4月促成有朝鲜、中国、美国参加的朝核问题三方会谈。同年8月,中国又促成有中国、朝鲜、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
在经过长达5轮的艰苦谈判后,2005年11月,朝核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最终达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主席声明》,各方重申将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美方甚至乐观地表示,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有望在两年内解决。
第三次朝核危机:首次进行地下核试验
2006年7月5日,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朝鲜先后向日本海试射了7枚导弹,其中包括“大浦洞-2”型远程弹道导弹。这次试射导弹行动使朝鲜半岛刚刚安定的环境陡然再度紧张起来。
在此之前,美国以朝鲜涉嫌“伪造美元”等为由,宣布对朝实施“金融制裁”。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导弹试射的第二天证实,朝鲜确实发射了导弹,但此举是朝鲜“加强自卫国防力量的军事训练的一部分”。朝鲜强调,美国必须解除“金融制裁”,否则朝鲜不会重返六方会谈。
局势仍在进一步恶化。
2006年10月3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宣布将在科学研究领域,在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核试验,并表示绝对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和进行核威胁,也不扩散核武器。
朝鲜曾于2005年2月宣布拥有核武器,但始终没有进行核试验。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对朝鲜是否真的拥有核武器持怀疑态度。
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第三次朝核危机正式爆发。
最早对朝鲜核试验作出强烈反应的是中国,中国外交部在朝鲜核试验之后两小时就发表声明,更前所未有地使用了“悍然”这样的猛烈字眼批评朝鲜。
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并决定针对朝方采取制裁措施。
在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穿梭外交活动后,2006年年底,朝鲜重回六方会谈。
此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朝美双方频频对话,其间也取得不少突破性的进展,如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访问朝鲜,朝方一度关闭宁边核设施等,但由于双方存在严重分歧,危机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空。
2009年4月,朝鲜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5月25日,朝鲜二度核试验引发第四次朝核危机,朝鲜半岛的局势再度变得诡云密布。
孙 磊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