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氟化硅的制备研究
摘 要:四氟化硅作为电子工业和半导体行业中一种主要原料,可以用作氮化硅的蚀刻剂、水泥和人造大理石的硬化剂、P型掺杂剂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四氟化硅不同的制备方法,并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較。
关键词:四氟化硅;制备方法;优缺点
四氟化硅是电子工业气体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可以用来制造氟硅酸、冰晶石、气相白炭黑等,同时还可以用于硅的外延生长、外延沉积扩散硅源、太阳能电池、光导纤维。近年来,伴随着SiF4为中间产物的多晶硅生产工艺的开发与成熟,四氟化硅在半导体行业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近年来国内SiF4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发展,主要生产厂家有:河南华都氟业、天津赛美特、北京绿菱、广州谱源等,但SiF4质量和产量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四氟化硅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大量应用,生产高纯的四氟化硅是今后发展的方向[2]。
1氟气与硅直接合成法
利用单质硅和氟气直接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反应方程式如下:
氟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够与大多数元素化合,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该反应虽然能够直接生成四氟化硅,并无其它杂质生成和副反应发生。但是氟气有剧毒,对设备腐蚀严重,原料转化率低,因此不能在形成规模化生产。
2硅与氟化氢直接合成法
在加热条件下,硅粉与氢氟酸混合制备四氟化硅,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反应通过加热立式反应器底部的氢氟酸,使硅粉与气体氟化氢相接触,来制备高纯度的四氟化硅。该反应的原料转化率高、能耗低、产量大,但是存在反应工况差,无水氢氟酸成本高等缺点。
3氟硅酸盐热分解法
通过利用磷肥副产的氟硅酸制备氟硅酸盐,在高温负压的条件下,氟硅酸盐热分解生成四氟化硅和氟化盐。反应式如下:
该反应生产成本低、反应物单一、生成的四氟化硅纯度较高、提纯工艺简单、副产物氟化物能够很好的用于其它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整个过程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但是热分解时生成的氟化物易粘附炉壁,不易排出,并且对炉壁有一定的腐蚀性。
4硫酸法
根据所用原料的种类不同,硫酸法可分为四类:氟硅酸盐—硫酸法、萤石—硫酸法、NaAlF4/CaF2—石英砂—硫酸法、氟硅酸—硫酸法。
4.1氟硅酸盐—硫酸法
原田功[3]等人利用磷矿石、水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氟化氢,然后利用氟化氢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氟硅酸。再将氟硅酸与氢氧化钙混合制备氟硅酸钙,最后利用氟硅酸钙热分解制备四氟化硅。反应式如下:
该工艺虽然能够对磷肥的副产物氟硅酸进行综合利用,但是存在副产物多,四氟化硅的纯度较低,设备工艺复杂等缺点。
4.2萤石—硫酸法
萤石—硫酸法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生产四氟化硅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二氧化硅和低品位萤石、浓硫酸反应制备四氟化硅。反应式如下:
该方法的原料利用率、转化率均高,但是生成的四氟化硅气体成分比较复杂,后续的分离比较困难,加上国家限制萤石的开采,使得原料的成本比较高,不能工业化生产。
4.3NaAlF4/CaF2—石英砂—硫酸法
何建祥[4]等人利用NaAlF4或CaF2和SiO2为原料,在300℃的条件下加热20min,冷却后与浓硫酸混合,在回转窑反应器中反应,以此来制备四氟化硅。反应式如下:
该工艺简单,能够工业化生产,但是存在能耗高,对设备腐蚀严重等缺点。
4.4氟硅酸—硫酸法
Guido[5]等人利用氟硅酸与浓硫酸在90℃~120℃和压力高于30KPa 的条件下反应,然后用浓硫酸洗涤生成的四氟化硅气体,其反应式如下:
该工艺能够大规模生产,硫酸作为吸水剂,可以循环使用。磷矿中含有丰富的氟资源,利用氟硅酸生产四氟化硅气体,能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是生产的四氟化硅气体中含有六氟二甲基硅醚,后续需要精馏分离。
5结论
综上所述,四氟化硅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上四大类,从原料的选择、工艺控制、设备选型来看,氟硅酸盐热分解法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制备工艺。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与日俱增,四氟化硅得到了更多企业的关注,因此研究和制备高纯度的四氟化硅是未来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学航,李焱,张建刚等,四氟化硅的制备与提纯.硅酸盐通报2015,(07),1891-1895.
[2] 白璐,周倩,四氟化硅制备方法的专利研究.科技与创新2016,(19),22.
[3] 原田功,安武刚,井上博行.燐酸製造スからSiF4を製造する方法:JP,10-338514[P].1998-06- 10.
[4] 何建祥,余福元,魏超,回转反应炉热裂解氟硅酸钠制备四氟化硅的方法[P].中国,1016984 82.2010-04-28.
[5] Guido A,AngeloB,VitoCet al.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i-con tetrafluoride:US,4900 530[P].1990-03-13.
作者简介
张丹辉(1990年6月—今),男,汉族,河南南阳,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开发研究。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