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世界上一次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都发生在中国。我们现在面临的自然灾害用一句话来概括叫大灾多发,多灾并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提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命为代价,要坚持底线思维,从不惜一切代价应急处置向千方百计做好预防与应急准备转变。”
中央地方联动 敞开共享这扇门
近些年,我国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救灾中各负其责,逐步形成以地方为主、中央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统一对口省里的一体化救援救灾应急机制。地方政府熟悉情况,具体救灾工作由地方承担。这能减少指挥救灾的层级,提高救灾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夏明方通过研究中国历代防灾减灾范式转变,提出从自上而下的举国救灾体制向自下而上的区域自主风险防范机制逐步转移。他说,要善于放手,敢于不为,尽可能减少国家顶层直接干预,以臻“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这几年,中央厉行简政放权,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各部门联动机制越来越完善。例如,气象部门经常召开各部门联络员会议,就加强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针对性、可用性、时效性,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联动机制顺利运行。
一些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也坦诚,即便如此,很多关键信息仍然不够畅通,这成为我国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中央、地方联动的同时,从制度上保障信息共享大门敞开,是今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国家与市场对接 共同防灾减灾救灾
200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规定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领导机关,共同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以县级人民政府作为权责重心,对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评估,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紧急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2010年施行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規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与此同时,坚持灾前预防与灾中应急处置并重,推进常态减灾与应急救灾结合,逐渐完善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注重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等组织机构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重视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救灾。
“救灾不能只靠政府。”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童星提出,在减灾方面,举国体制虽然有利于救灾,特别是救大灾,但不利于防灾减灾;有利于发挥政府作用,但不利于发挥市场、社会及公众作用。
“新常态下需要赋予举国体制新内涵,不光要发挥政府作用,还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藏救灾能力于市场,藏重建能力于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和认为。
在王和看来,巨灾保险等同于花钱买机制,且是“惠而不贵的行政管理新机制”。通过保险制度建设,集纳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可以逐步取代财政,真正做到全民防灾减灾。此时,政府财政可以运用到特别重大的灾害中去,大大提高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成
我国不断推动制定各级政府、各重大领域和各行业的应急预案,建设国家和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救灾资金保障和农业保险资金补助机制。
法制建设和灾害风险防灾减灾体系,即组织架构。其中第一部分是领导体制。中国应急管理以及应急管理里面对防灾减灾实行了叫五句话的管理体制即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事发地当地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负总责。中国防灾减灾还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叫军地结合。
工作机制。首先是应急响应机制;第二是信息发布机制;第三是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机制;第四是国家发改委正在推动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信息平台;第五是建立灾害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第六是重大灾情灾害抢险救援联动的机制;第七是社会动员机制。
减灾能力建设。首先我们实施一批减灾工程,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第二,建立立体监测预警体系;第三,建立抢险救灾应急体系,提高处置能力;第四,建立减灾科技支撑体系;第五,人才培养;第六,开展社区减灾。在灾难面前,中国有大量的志愿者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奉献爱心,而且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有大量社会组织已经走出去了。这些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对防灾减灾的科普宣教工作,同时要求防灾减灾以及应急管理知识要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单位。防灾减灾重在防,这个防重在基层,重在社区。
同时,中央层面颁布了灾害救助、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地质灾害应急、森林火灾处置、医疗卫生救援、气象灾害防御、通信保障等专项预案,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本级各类应急预案。已完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级专项预案25件、国务院部门预案80件。依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所有省和地市、98%的县、90%的乡镇(街道)、56%的行政村(社区)都制定了相应应急预案。为保障应急预案的高效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了形式不同的应急管理机构,对辖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应急演练已成制度,基本建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国家还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依据全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在全国19个交通枢纽城市设立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大量帐篷、棉衣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此外,国家还设立了29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储备价值6亿元的防汛抗旱专用物资。同时,国家进一步推进全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各省和92.7%的地市、80%的县建立储备库点,特别是加强中西部和多灾易灾地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省—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各级救灾物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