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又是借壳上市


  由于美国中概股等一系列诚信丑闻主要出现在借壳上市的公司中,由于内地借壳上市内幕交易盛行,一度让股票市场谈“借”色变。
  所以,看到借壳上市的书,第一反应,天哪,又是借壳上市。
  经历了境内市场疯狂的借壳上市、疯狂生财,经历了美国借壳上市中概股的丑闻,以及被大面积掠杀的过程,回到正常的心态探讨借壳上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林慧欣女士的《借壳下金蛋》一书让我们回归较为正常的心态,在理性的、监管有力的市场中,借壳上市可能成为多赢的融资工具,不是投资界吃人巨鳄的工具。就算有人不断买壳,不断获得大额溢价,只要在规则内行事,我们只能敬佩他分析到位、眼光独到、执行力强,而不会与借壳敛财相提并论。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的规则,基本的公道与严厉的执法是维持借壳信用的保证,在上海地产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桩涉及前大财主周正毅的案件被一究到底,有专业人士因此被判入狱,创下历史纪录。在2009年的电讯盈科案,2012年的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案上,香港证监会体现出基本的操守,使容易产生漏洞的借壳上市复归优化资源配置的本位。
  回归正常心态,方可以探讨如下问题,哪些企业有必要到香港借壳上市,借壳的价格是多少,要注意什么细节,等等。希望到香港资本市场同时获得国际信用与内地支撑的人,是本书最好的潜在读者,借壳上市中的那些关窍,外行也许要摸索10年,而已经摸索探路10年的内行,可以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香港市场,为什么敌意收购通常行不通,因为家族企业,因为董事会成员关系的盘根错节,因为收购者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而中小投资者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振臂一呼无人响应,敌意收购者只能败下阵来。这一文化在内地同样适用,对有铁杆娘家的国企根本不可能进行敌意收购,无论是大国企还是小国企,没有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委的支持,收购就是镜花水月。而在民营企业,与香港一样,多数是家族企业内部人掌控,除非大股东内讧,否则就是一块铁板。并且,敌意收购不符合东方传统文化,即使是在你死我活的名利场中,表面的和气依然要保持。
  香港壳资源值钱,给了内地投资者当头—棒——原来成熟市场也有壳资源,也有上市门槛——是的,只要希望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源源不断,资源供不应求,壳就值钱。在美国中概股丑闻发生后,监管者不是禁止借壳上市,而是查处造假,投资者主动给予借壳上市的公司极低的估值,让借壳上市变得毫无价值。
  在借壳方面,内地的房地产公司先行一步,在借入廉价外债方面,它们又先行了一步。这些房地产企业一头连通国际金融市场,一头连通中国的城镇,是中国经济金融的温度计。
  金融市场是名利场,好的生意是双赢甚至多赢,而糟糕的生意可与单方面抢劫媲美。在这方面,作者有丰富的实际经历与我们分享,她在孕期仍探讨着并购大计,还被抢劫式的董事以枪威胁。在新鲜的案例背后,是对好企业、好公司、好投资人的共同标准,坚守,共赢,有能力又有底线。当然,作者也给我们提供了尔虞我诈的案例,没有底线地践踏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但成大事者,必有共同品质,否则,其行不远。
  在金融市场中,很多人习惯了高瞻远瞩地分析阴谋,分析全球经济大势,这有初生牛犊故弄玄虚在内,不懂报价不懂规则,也就无法看透真正的阴谋。不说大道理,说事实,说有用的事,是金融领域的小清新。
  一本求实的书,有用,让有需求者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