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读过 1 本书或 1 篇文章以后的感想(多指书面的)。下面是第 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之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乃至认为我1 定接触不到哲学。但是,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能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 1 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费劲,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使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其实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 1 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甚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甚么,甚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以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可以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或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1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地,超出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不管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谛,真谛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当中,但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

 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仍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不过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 1 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谛”,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谛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 1 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但是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也许只是对其中的部份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 1 些不多的感想。

 OK,那末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 1 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提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杀身成仁”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全部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情,完全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1 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1 开始认为“无为”是碌碌无为,读过书的相干部份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动,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讲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

 我还想说 1 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多是哲学界的 1 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 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以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1 草 1 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 1 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 7 天 7 夜的竹子,甚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遭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代那些事》) ?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 1 味的去盲信寻求他人所想的观念,真实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写道: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哲学家说到“宇宙”时,所指的是 1 切存在的整体,相当于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 1”,给它 1 个定义,乃是:“至大无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当中。当 1 个人对宇宙进行思索时,他

 就是在反思。

 古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 1 句很着名的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称为“哲学的源头”,由于想要认识本身其实不容易,而想要认识自己,我们就要不断地对人生进行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统的表述出来。

 其实,有关人生的学说、宇宙的学说和知识的学说,都在这样的思考中产生。

 有的哲学家认为,在思考前,必须先对思索进行思索。我认为,这个模样就会堕入了 1 个恶性循环,只有 1 个 1 个问题思考,解决,才能继续思考。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器官只有 1 个,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对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们也一样有理由怀疑自己对思索进行思索的能力。

 人不管是自己思索或是与他人谈论,都是在人生当中。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它,都是在其中进行反思。

 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做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进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地。而在此以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地,重返世俗人间。这就是修身养性,禅师其实也是烦人,只不过他们的境地已不是寻常人可比的,由于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和他人 1 样,但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新的儒家强调修养须下工夫。虽然说人的终究目标是无所用心,但为到达无所用心,还是要用很大气力的。

 内圣外王,是 1 个人想成为的最高境地。对本身修身养性,在外可以独当 1 面,冷静且完善的处理事务,而这类地步,也就是圣人了。1 位圣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而 1 个人只为 1 己私利,不顾他人,就是小人。这就是圣人与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脚踏实地,1 步 1 个脚印,就像腌萝卜,要 1 点 1 点的入味,读书也 1 样,渐渐品味,理解深层含义。

 人性本善?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