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文集》这本书之前就读过,面对如此厚重的书,说实话即便二读也是一知半解,但在对整本书的目录重新梳理时发现,整本文集无不体现了陶行知所主张的“生活即教育”、“行知合一”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再看这本书是由陶研界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胡晓风主编,文集从《陶行知全集》精选而出,可以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汇编,更是对这位“民主之魂,教育之光”哲人的又一次膜拜。
陶行知在《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给文渼的信(1923 年)》中写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说学校生活渐渐把他向国外的贵族方向转移,他不否认学校教育生活对于自己不可磨灭的益处,但同时他也认为这种所谓的贵族风尚有一定的缺点,不过好在他自我内心是“最中国的”。我特别喜欢他将这份骨子里的东西叫做“最中国”!我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的“出走”与“背离”,但正是这些“最中国”的情怀一直支撑着陶行知在教育的路上前行,让他可以对教育有了更加“平民”的思考。
1916 年,在《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强调道德和宗教教育的重要性,但同时他也指出在执行这些任务的前提是我们要认识三个规律,一是要认识到兴趣这一规律,这其实不难理解,任何外部的对孩子内心的强制都会引起孩子对抗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认识到用进废退这个规律,对于这个规律我是知之甚少的,但当读到“打破任何一个坏习惯的方法便是不再建立任何关系”时,我想,或许陶行知所说的就是将那些不太好的习惯进行打破,废除,退出这种关系,从而进入一种新的关系,形成新的、好的习惯;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效果,陶行知说:“但我们往往为了达到效果而去发明多种竞赛和惩罚来作用于孩子的心境和‘过程中的兴趣’!”关于这点,陶行知认为是最值得被谴责的事情。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常常以一些小竞赛,小惩罚来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这样做的自己是否有错呢?我承认这种做法确实对于源动力的激发没有太多用处,但我想源动力的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
逐步实现的,那么一次次的小竞赛,小惩罚是否可以算是在为它而服务呢?以上只是我粗浅而片面的思考与认识,有待商榷。
1925 年,评陈著《家庭教育——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这篇文章是陶行知先生在“评析”陈鹤琴所写的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陶行知在书中记述:“陈先生在这本书的一贯主张是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张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我想换到现代社会来说,我们看见的情形往往是相反的——虎妈猫爸。正巧昨天与一位孩子母亲聊天,孩子的妈妈满肚子委屈,觉得自己严厉的对待孩子却时常遭到爸爸“拖后腿”,这让她十分无奈,确实如此现代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父亲角色的缺失(我所指的是我身边所看到的比较多的一种情况,可能会有些以偏概全)。之前班里孩子的父亲,打电话与我沟通孩子作业多,作业慢的问题,但沟通之后,我却发现,这份爸爸,只看到了孩子写作业慢是作业多的浅表想象,而忘记了最该改变的是花时间,坚持去改变孩子写作业的态度与习惯!所以,其实他在这场教育中是缺席的!或许也与陶行知先生说的,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是不利的。
1934, 读书与用书,这篇文中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他的标题,我想在陶行知所在的时代背景下,到底读书和用书是什么样的一种说法呢?可能在当时,读书确实是有“门槛”的,但是诚如陶公所言,书只是一种工具,是给人用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没书读,那么也可以学一学王冕,也同样可以攀上知识的高塔。我想正是这些经历的累积,才让陶行知先生更加推崇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吧?
假如说,之前的我认为教学是痛苦的、头疼的,那么,陶行知先生启迪了我,他让我认识到,教育也更是可以发掘出很多的幸福和快乐的。这本书也值得再读,希望下次的自己可以更加系统的来梳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