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微(4 篇)
第一篇: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和建议
【内容简介】
文章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下、产业聚集程度低、中小微企业发展难“四个现实问题”,存在发展缺动力、发展缺活力、发展缺潜力“三大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做好“生态”文章、做好“特色”文章、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文章、做好“统筹”文章等加快甘肃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在 2013-2014 年中国内地 31 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甘肃仅位列第 29 位,与青海、西藏属于同一水平。2015 年,甘肃县域 GDP 平均为 89.3 亿元,人均 GDP 为26209 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53.2%,没有一个县(区)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正是由于县域经济的薄弱,使得甘肃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差距悬殊,“三农”问题突出。2015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6367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3767 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 1:3.9,远高于全国 1:2.9 的平均水平,这一比例甚至在全国都居于前列。可以说,甘肃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县域经济的薄弱。县域经济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障碍。
一、甘肃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四个现实问题”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一)四个现实问题
第一,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甘肃县域经济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结构特征,“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问题十分普遍。全省有 76 个县(区)分布于全国 9 大农区的 4 大农区,其中有 39 个县(区)属于黄土高原区,有 11 个县(区)属于西南区,有 17 个县(区)属于甘新区,其余 9 个县(区)属于青藏高原区,非农产业特别是县域工业严重滞后,占全省工业比重和县域三次产业比重都很低。县域工业涉及的行业大多集中在淀粉、蔬菜、中药材、建材等农产品和资源型产品初加工方面,对农业的资金反哺、生产要素提供、农产品购买支持以及剩余劳动力吸纳都十分有限,不少县(区)都没有大型工业企业,作坊式生产、经验型管理和低层次竞争问题十分突出,工业产品层次低、市场影响力小,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普遍存在。根据《甘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2014)》,全省 76 个县(区)经济发展情况可分为四个层次,张掖市甘州区连续多年处于“第一梯队”之中,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2016年第 8 期“领头雁”,2015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56.75 亿元,同比增长 7.8%,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7.93 亿元,同比增长 9.2%,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 27.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 2.2 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到的比重依然较低。相对于甘州区而言,甘肃省绝大多数县(区)产业结构更不合理,工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值更小,一些县(区)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经
济总量的比重不足 10%,少数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甚至未突破 1 亿元,这给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第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但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化水平低。甘肃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地貌复杂,人均耕地 0.14 公顷,有效灌溉面积不足三分之一。耕地贫瘠、垦殖率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素以干旱著称,大部分地区停留在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农业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甘肃省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三个层面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了河西灌溉农区、中部干旱农区、陇东黄土高原农区、陇南中低山区和甘南高原牧区等特色优质产业基地。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农业产业化、工业化水平低,全省绝大部分农畜产品以直接买卖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低,价格比较低廉,严重影响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效益提升和规模扩张。天水市武山县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和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产销基地,也是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最好的县(区)之一。近年来,该县通过持续扩规模、提品质、促销售、增效益,蔬菜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15 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38 万亩,总产量达到 107万吨,总产值 22 亿元,蔬菜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但在蔬菜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下游产业链条延伸缓慢,全县加工、贮藏、保鲜、运输等各类“农字号”企业不足 100 个,蔬菜经销组织仅有 130 多个,蔬菜产业发展还处于“万人种蔬菜、千人搞运输、百人做加工”的初级模式之中,要促进蔬菜产业从“优”做“精”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武山县相比,甘肃省其它县(区)在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中还处于落后地位,加快产业链条延伸、持续提升加工转换能力,促进产业开发由“大”变“强”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第三,基础条件相对滞后,且大中城市带动能力弱,产业聚集程度低。甘肃位于西部内陆地区,不利的地理位置导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三低一高”特征明显,即人口密度低、交通密度低、投资回报低、运输成本高,难以吸引资金和人才。同时,全省大中型城市数量少,聚集和辐射功能差,兰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较强,但是周边均为县以下小城镇,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系分散,经济差异过大,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地级城市大多依靠资源发展,第三产业不发达,功能单一,距离区域性中心城市还有明显差距,基本经济功能相当薄弱,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此外,甘肃相对分散的地理环境,弱化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互动功能,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
第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小,且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难。中小微企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规模小、资金少,整体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寻求第三方担保难度大,很难满足金融机构贷款的“硬条件”,致使企业“难贷款”,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此外,在现行融资体系下,即使有一定的额度可以争取,从申请、评估到落实放贷有相当长的程序,而且主要是通过资产抵押、担保来实现,但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并没有足值的
资产可供抵押,因此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同时,金融机构鉴于中小微企业贷款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收益低,较贷款给大型企业而言,积极性不高,给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障碍。
(二)三大制约因素
一是职能转变不到位,发展缺动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县(区)一级责、权、利不统一,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问题愈加突出,政府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同时,县(区)政府对经济管控的空间较小,手段不足,能力有限,虽然国家目前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融资困难、土地供给受限、发展空间收紧等诸多制约因素。
二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缺活力。部分县(区)干部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平稳过渡,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执行力不强。另外,由于过分强调任职年限内的政绩,加上县(区)一些干部频繁调动交流,造成部分“一把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铺 12 摊子、上项目,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制约。
三是人才保障不充分,发展缺潜力。县(区)绝大多数劳动力素质水平较低,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以及懂经济的领导人奇缺;乡镇一级技术人员更少,整体科技水平偏低,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加快甘肃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甘肃“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人均 GDP 达到 5700 美元左右,藉此缩小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差距。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立足甘肃省情,坚持特色产业优先、县域工业优先战略,并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促进相同、相近、相关产业在县域内聚集,通过打响“五大金子招牌”,做好“四篇文章”,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着眼战略转型,呵护青山绿水,打响“生态屏障品牌”,做好“生态”文章。
从发展趋势看,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甘肃先后争取国家生态建设投资72.5 亿元,完成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积极推进,张掖黑河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 1305 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 185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 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11.86%。并在 1752 个行政村实施综合整治项目,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 71 个、省级生态乡镇 397 个、生态村 462 个,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县(区)从生态建设中获得了很大“红利”。张掖市高台县以节水增绿为重点,大规模、不间断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县城黑河沿岸的 3.05 万亩湿地、水面、荒滩和盐碱地进
行了疏浚、改造和修复;投资 13.6 亿元,完成了百余个环保项目建设,完成了“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湿地公园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全国 46 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在抓绿色生态文明、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从高台县发展模式可以看出,甘肃要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各县(区)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严把环保关口不松劲。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甘南地区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补偿责任追究制度,在定西地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水权交易和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业拒之门外。二要坚持狠抓生态建设不停步。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祁连山、渭河源、两江一水等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协调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三要坚持守住发展底线不后退。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重点防控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控,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
(二)致力发展转型,加快三产融合,打响“三大基地和文化宝库
品牌”,做好“特色”文章。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甘肃县域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加快产业转型,推进三产融合,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要始终聚焦“三个突出”:
一要突出产业开发抓调整、增优势。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甘肃干旱少雨,地形地貌复杂,生态多样性特征明显,全国有 8 个生态农业区,甘肃就占有 6个,发展特色化差别农业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平凉市静宁县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将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增收主导产业,按照“政府推动、干群联动、科技驱动、保障拉动、龙头带动、品牌促动”的工作思路,持续抓,持续管,真正将苹果产业打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5 年,静宁县挂果园面积达到 55 万亩,预计总产量 68 万吨,产值 29 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益 4560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80%以上,为其它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范例和样本。全省县域经济要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抓好现代农业开发,在强化农业传统食品保障功能的同时,从特色农业定位出发,进一步调整优化县域农业布局结构。一是在河西灌溉农业区、陇东黄土高原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在中部干旱农业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和小杂粮等特色粮食生产,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粮食生产体系。二是在甘南高原大力发展以肉牛、肉羊养殖为主导产业的草畜产业,并以特色家禽、家畜养殖为补充,调整优化畜牧结构,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推广科学养殖方式,不断提高畜牧产业的特色化、集约化水平。三是在其他县(区)大力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布局原则,积极发展蔬菜、果品等经济作物,促进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同时,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旱作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发展,推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化作业,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物质装备条件,减少流通环节,促进农业发展降本增效。四是各县(区)要以创造品牌化高端产品为目标,积极开展良种选育、技术开发、流通仓储,打通种植、加工、包装、营销等产业链条,申请注册一批类似于“静宁金果”“周庄西瓜”“武山韭菜”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同时,一要抢抓国家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加快完善镇、村两级电商服务网络和仓储配送、信息快递等物流配套,建办一批农村电商网店,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要突出地方工业抓改造、促提升。甘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在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 15 种支柱性重要矿产中,与中西部 12 个省市区比较,甘肃金矿居第 1 位,锌矿、铜矿、铅矿、石油居第 3 位,铁矿居第 4 位,钾盐居第 5 位,具有发展工业的先天性优势,白银市平川区、平凉市华亭、崇信等县(区),以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为依托,着力抓招商、建园区、扩总量,先后建办了一大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工业企业,使工业在各自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持续增加,2015 年分别达到 43%和 54%,走出了一条工业担纲、工农互促的好路子。酒泉市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依托丰
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企业,先后建成风电场36 个,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645 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量的 61.4%;光伏装机容量达到 15 万千瓦,风电二批 320 万千瓦也已经获批,获得了“世界风电之都”的荣誉称号,探索出了清洁能源带动循环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途径。其它县(区)要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利用辖区内自然资源,积极领先国内处先进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发展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要推动工业经济向资源深度开发和低碳、循环转型的产业集群,持之以恒扩张工业总量,增加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同时,要立足农业优势产业,积极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路子,坚持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综合效益。特别要合理安排,防止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构建节能、循环的工业产业体系,通过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废料、废气、废水,发展和延伸循环节能型产业链条,在充分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要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内引外联,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全民招商行动,启动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发挥县(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发展模式,完善融资担保和财政贴息制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点,带动民营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强力促进县域工业提质增效。
三要突出文化旅游抓融合、促发展。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境内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始祖文化和红色文
化资源遍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具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近年来,全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共建成 1 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9 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 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25 个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组建了一批骨干企业,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部分县(区)通过发挥文化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使其成为了带动脱贫攻坚的新兴产业。以平凉市庄浪县为例,该县深入实施《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景区规划纲要》,依托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云崖寺、关山天池朝那湫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县域深厚的中医休闲养生资源,坚持高起点规划、精品化连线、一体化布局,着力打造龙头景区旅游品牌,着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做到了旅游扶贫与旅游富民的有机融合。2015 年,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4 亿元,贫困人口、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951 元、5312元,同比增长 22.45%、14.56%,22 个贫困村、4419 个贫困户、23064人全部脱贫,其中通过旅游拉动脱贫 2034 人,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鉴于此,省委、省政府将文化旅游作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首位产业”和“牛鼻子”来抓,计划在 2017年,建成崆峒山、嘉峪关、麦积山、张掖丹霞、黄河三峡、敦煌阳关—玉门关等 8 个大景区;到 2020 年,建成大云寺—王母宫、红色南梁、官鹅沟、渭河源、冶力关、兴隆山等 12 个大景区。各县(区)要围绕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确定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的战略布局,抢抓全省旅游
大景区建设机遇,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切实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要素的跨界布局和集聚,形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跨界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推动文化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粗放开发向统筹整合、集约开发转变,推动旅游文化产品由传统游览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推动旅游文化服务由低层次、单一化向精细化、差异化优质服务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极。
(三)立足改革转型,转换思维方式,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文章。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封闭只会窒息发展的生机,堵塞前进的道路。甘肃现在面临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国家政策给力、外部积极助力、自身持续发力,制约发展的交通等瓶颈逐步破除,各县(区)必须牢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始终坚持“四环联动”:
1.向改革要动力。近年来,甘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制定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方案,选择了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县(区)进行试点,精准扶贫、涉农电商、土地流转等经济领域改革得到了中央层面的肯定推广,平凉市庄浪县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成效显著受到了国务院通报表扬,推进改革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拉动民间投资、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的叠加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亮色。各县(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
板”总要求,实施小微企业减税减费措施,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建立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体系,促进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县级政府统筹能力,把职能从用行政手段指挥和管理经济,转变到用市场手段服务和调控经济上来,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向开放要引力。甘肃是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全国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发展,是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各县(区)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在经济交流、技术交流、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扩大开放领域,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外开放,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建设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3.向创业要活力。近年来,甘肃省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政策措施,营造宽松的创业创新政策环境,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预计到 2020年,全省将建设大众创新创业示范城市 10 个,构建各类众创空间 100个,直接服务创客的创业导师、商务策划师和创业咨询师超过 1000人,科技特派员、大学生创业者、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创业人员和其他各类创新创业人员超过 1 万人,带动超过 10 万人就业。各县(区)要抢抓机遇,继续组织实施创业创新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园、科技创
新园建设及农村创业富民和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发展等 5 大工程,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突出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发展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鼓励他们回乡上项目、办实体,带动更多在外人才、项目持续回归,激励大众创业,尽快改变县域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状况。
4.向机制要合力。省(市)层面要完善县域经济考核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转变发展方式要求,对现有的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充实,并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县(区)一级要规范管理行为,着力解决部门职能交叉多、力量难整合、工作不协调等问题,促进政策集成、资金集合、力量集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四)紧盯协调转型,促进城乡一体,树立“五大新理念”,做好“统筹”文章。
甘肃省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统筹推进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全省自 2014 年起,在兰州市榆中县、平凉市静宁县等 15 个县(区)和 30 个乡镇,启动实施了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目前各试点县(市)、乡(镇)启动重点建设项目 1272个,拉动投资近 1800 亿元,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各县(区)要以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按照“做足通道、做优产业、做好生态、做强文化、差异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要始终做到“三化同步”:
1.做到城乡规划“一体化”。以全面协调城乡利益关系和整合城乡资源为着眼点,按照系统性、规范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要求,制定覆盖县(区)所有乡村的建设规划,加强对乡(镇)、村规划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实施项目整体拆迁,通过农村住房镇村共建、村村联建集聚发展、整村推进,逐步形成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乡村建设大格局。把乡镇驻地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经济发达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区,不断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带动力。通过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点带面,构建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三级镇村体系,统筹城乡居民点、产业、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农村生活安居区、产业功能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和公共基础设施区的合理配置。
2.做到资金投入“精准化”。基础设施滞后、财政资金有限,是制约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县(区)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立足最迫切、最紧要的领域,统筹安排和逐步推进城乡供水、排污、防洪、减灾、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用度。要加快通乡道路改造,切实抓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达力,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射到村的农村交通网络。要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实施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要完善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电信等基础设
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同时,实施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3.做到推进机制“科学化”。着眼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壁垒,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建立起城乡统一、迁徙自由、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以身份证管理为中心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使进城务工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待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推广借鉴金昌市永昌县经验,利用出租、转包和代耕等方式,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打破土地传统经营格局,建立完善土地流转经营激励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管理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创造条件,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搭建农民变市民的有效载体,为城乡各种资源的合理自由流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借鉴酒泉市金塔县“财政+金融+贫困户+企业”金融扶贫模式,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鼓励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化的农贷担保机构,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三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作者:刘英 高向宇 杨会君 刘晖霞 马蕾 单位:全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项目组
参考文献:
[1]福建师范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2015)》
[2]中郡研究所.《2015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3]高宏霞,赵扬.甘肃县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定西市安定区[J],《甘肃金融》2010 年第 7 期
[4]蒋润祥,姜永辉,宋亚.丝绸之路地区国际区域合作述评及启示[J],《甘肃金融》2015 年第 4 期
[5]卜强,冯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酒泉市为例[J],《甘肃金融》2016 年第 7 期
[6]刘英.《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 年 7月第 1 版
[7]石玉亭,管怀义.《甘肃发展经验案例选》.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 年 1 月第 1 版
[8]连辑,范鹏,段建玲.《“一带一路”战略导读(一)》.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 年 10 月第 1 版
第二篇:农村教育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教育体系不断改革,职业技术教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出发,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从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提出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人力资源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但是,现阶段,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供专业性实用技术人才,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真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目标。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办学体制逐渐创新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主要遵循“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育协调、多校一体”的原则,实行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相结合,合理配置县域职教资源,根据教育改革体系方案逐渐创新办学体制,而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切实从人力资源培养出发,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与县域经济发展进程。
(二)基础建设能力逐渐提高
现阶段,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所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基础建设能力也越来越强。一方面,对县域内的职业教育投入资金逐步增加,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学校占地面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
习与实践环境,转变教学观念,坚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另一方面,为输出实用型技术人才提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创新教学模式,与企业、社会加强合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
(三)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随之逐步扩大,许多学校利用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探索招生新思路,从而不断落实生源保障机制,在实行春秋两季招生的办法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就业与培训学习渠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入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行列中,从而加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并做好了转移工作。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县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常常实行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就业同步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问题,为各行业输送大量实用人才的同时,积极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地区的普通高中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出许多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引导下,90%的学生在继续学习中趋向于选择普通高中和学历教育,而在实际教育中,多数学生是被动选择职业教育的。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社会各阶层都普遍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学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养的
重要性。一方面,地方政府缺乏积极的宣传和引导,未能形成和落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政策以及办法;另一方面,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指导方面,无法充分结合县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问题,缺乏重点培养,从而导致区域中资金、师资、设施建设等出现倾斜。
(二)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培训与经济需求脱节
首先,现阶段,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所开设的培训课程项目,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具体需求,造成职业教育脱离实际,中、高级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供给不足,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其次,县职业学校所开设的各种政策性培训项目,没有与当前农村与县域经济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培训项目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不畅,无法有效整合县域经济资源,实现培训就业,进而影响学生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与劳动者技能素质的提高。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现阶段,县域职教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受传统教学观念与学历教育的影响,现有的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与标准化的职业技能教学队伍存在明显差别。这主要表现为:职业院校编制不足、有编不补现象较为普遍;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多,而专业技术课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更是紧缺,仅占职业教育教师总量 25.2%;新入职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企业人才到职教院校兼职或应聘专职任教的通道不畅。此外,
部分在职教师对职业技术教育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知识结构和年龄出现老化现象,导致其无法及时对学生进行准确定位。职教学校专业性师资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也阻碍了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无法实现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四)职教经费短缺,缺乏有序的生源市场
首先,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无法积极改善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因而无法充分保证和发挥教学的作用,导致学生实践参与操作与实践的能力不足,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其次,生源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盲目扩招、无序竞争、降低生源标准已成为生源市场的常态,各级教育单位、院校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招生计划,加剧了生源市场的恶性竞争,而本来就不被社会重视的职业教育院校更是深受其害。
三、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县域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强县域县委、县政府与地方民众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一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落实县域地方政府责任,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落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合理利用县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优惠政策及办法;另一方面,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指导,充分结合职校实际情况与县级区域经济,及时解决职校职业技术教育遇到的迫切问题,树立重点培养目标,突出实践与技能培训,并使县域
区域经济发展中资金、师资、设施建设等保持一致,从而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良性互动。
(二)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培训的作用
坚持以促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为中心,依照国家政策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充分结合学生与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技能培训科目,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体系,使各项目集中统一管理,形成集中化、科学化与系统化的培训模式。首先,县职校在开设各种政策性培训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当前农村与县域经济的特点与形式,加强县域经济资源的整合,避免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加强县委、县政府对农村职业技术实践教学的重点,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最后,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全面培养学生,加强学生技能培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与劳动者技能素质。
(三)充分发挥县域及县域经济的作用,为职校输入专业师资力量
为职校输入专业师资力量,需要从职校和县域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域的作用,引导社会、家长、学生及教师改变传统观念,促进农村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保证全社会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激发现有师资力量的教学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作用,加强企业、社会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通过合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与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进年轻有活力的专业技术型实践教师,形成强大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从而真正实现
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四)加强职教经费投入,规范生源市场
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经费投入,采取措施积极改善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合理安排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环节,不断更新与配置职校学生实训设备,并落实职校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从提高学生操作与实践能力入手,引导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严格监督招生管理工作,规范当地生源市场,推进实行有效的办学政策,稳步扩大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指导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计划,保证职校招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者:杨瑾娟 单位: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丽丽,齐素红.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EB/OL].(2012-05-15)[2016-06-01].
[2]王官诚.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J].三农问题研究,2007:(8):26-28.
[3]张远康.湖南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第三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县域经济是县级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好坏,关乎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从近年来的经济社会
发展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必须提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减少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文章以长丰县为例,分析长丰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长丰县经济发展应把握的原则,提出促进长丰县经济发展所需的对策。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的“神经末梢”,微观经济的上端,具有城市经济特征与农村经济的特征共存的特点,是比较完整的基础单元,是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较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处于追赶者行列中,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区域,也是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节点。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县域———长丰县的县域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长丰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长丰县域经济概况
长丰县处于安徽省的中部,是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结合部划并而成,处于合肥、淮南、蚌埠三个城市之间,是皖北城市群与合肥经济圈之间进行经济联系的“过桥”。县域有 14 个乡镇、1 个省级开发区,县域面积 184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6 万左右。2015 年,
长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5 亿元,财政收入 40.1 亿元,规上工业产值 80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25 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6131 元、14935 元。长丰县总体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区位独特,居双城之间。长丰县因长丰南北狭长,具有比较典型的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相分离的特征。县城在北部地区水湖镇,是全县的政治中心。北城在县域南部,包含双凤开发区、岗集镇、双墩镇、吴山镇,是全县的经济中心。南部双凤开发区、岗集镇、双墩镇、吴山镇的工业产值占全县的 84%,财政收入总和占全县的 81%,镇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二是处于合淮发展轴上。长丰县处于合肥与淮南市之间,在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中,长丰县南部(即北城地区)已融入合肥市,北部(即水湖镇)是重点规划建设的新城。县城水家湖位于县域北部,是全县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距淮南市 15 公里,距合肥市 70 公里,是合淮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节点。未来长丰县如能对合肥国际化都市化的腹地建设做出响应,就有较大可能促进合肥重点发展轴的形成,推动合肥科技及产业资源沿合淮发展轴向北流动。三是乡镇发展分化明显。全县 14 个乡镇(区)分四类:一是双凤开发区,是长丰县唯一一个省级开发区。二是工业主导型乡镇:双墩镇和岗集镇,依托近城优势,打造了自己的产业集群。三是农业生态型乡镇:朱巷镇、庄墓镇、陶楼乡、造甲乡、杜集乡、左店乡、义井乡、罗塘乡,这类乡镇主要位于县域中北部,由于地理环境、产业基础等因素,缺乏发展工业经济的条件,在农业发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四是综合发展型乡镇:水湖镇、吴山镇、下塘
镇、杨庙镇,这类乡镇虽然有自己的工业集聚区,但发展质量不高,在农业方面发展缺乏自身的特色。尽管长丰县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安徽省县域经济实力排名靠前,但面临着发展布局不优,发展程度不一、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难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丰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长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布局南北不均,产业结构中工业占比过大
一是县域北部与南部发展差异大。县域南部靠近合肥的北城区,受合肥辐射带动作用很大,高楼林立,城镇化程度很高,水电气路网与合肥市主城区高标准对接。中北部发展程度较低,受合肥辐射影响不大,城镇化程度不高,尤其是作为县域政治与文化中心的水湖镇发展后劲乏力。二是乡镇之间的网络联系不足,全县交通路网密度不大,质量不高,以合水路、合淮路两条南北纵向道路为主,横向道路较少,北城区内部的岗集镇与双墩镇没有主路网连接,乡镇之间相连的路网不多,导致造甲乡、陶楼乡、杜集乡成为了长丰县域内的“孤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全县生态旅游点多而散。长丰县旅游资源丰富,比如杜集鸟岛、五七干校、水湖草莓基地、庄墓河旅游风景区,但这些旅游点分布很散,没有连成线,形成片,没有对全县的旅游资源形成整体规划,未能形成综合旅游体系。长丰县虽然是合肥市的城郊县,未能充分利用近城优势和旅游资源,将合肥的人气吸引过来。四是产业结构中工业占比过大。2015 年的三次产业比例为 16.4:61.9:21.7,二产过大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三产总量逐年
增加,但占比却在减少。从三次产业结构内部来看,现代建材、汽车零部件、电力电器、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等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占全部规上产值的六成,新兴产业尚未显现。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北城的房地产市场火爆,但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现代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育不完善。从企业构成来看,规上企业不多,虽然有园区,但企业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小企业众多,但特色不明显。
(二)城乡管理水平满足不了北城区发展及农村变化的需要
县域南部的北城区(双凤开发区、双墩镇、岗集镇、吴山镇)因靠近合肥,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房价相对合肥市主城区偏低,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口居住。北城区靠近合肥的数十个村居升级为社区,村民变为社区居民,社区管理方式没有及时转变,社区管理水平远远满足不了北城区居民的需要。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社会矛盾集中,导致治安案件显著增长。社区管理水平的明显滞后,已经成为长丰县与合肥主城区等高对接的明显“短板”。县域中北部的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村民多以老弱病残为主,耕地抛荒现象突出,村居集体经济实力不足,村干部老龄化严重,大学生村官后备力量薄弱,这些因素都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挑战。
(三)技术力量薄弱和人才短板制约着产业发展
尽管长丰县曾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但相对于周边兄弟县区,长丰县在申请专利量、授权量、高新技术企业数上的差距较大,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技术研发投入少,在构建产学研合作机
制上力量不足,未能让技术创新带动工业技术的提升和农业的发展,导致科技成果未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合肥市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长丰在技术创新上进行对接已明显吃力。展望未来十年,长丰县与合肥市等高对接的最大差距就是缺乏创新高地的功能区块与平台载体。县域“人才短板”现象突出,现有人才流失严重,没有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人才选拔机制不顺。高端技术人才与企业管理人才缺乏,尤其缺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交通轨道、新材料等方面的院士、教授、博士后、博士以及拥有专利技术的领军人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水平薄弱,导致全县教育水平在全市处于落后地位,医疗水平无法满足居民需要。
(四)发展过于依靠北城区房地产与工业,后续发展支撑力不足
财政收入过于依赖房地产。长丰县的房地产及相关产业贡献了财政收入的六成,在国家房产市场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面临下滑或波动的趋势,势必影响全县的财政收入。经济总量严重依赖双凤开发区工业。双凤开发区贡献了全县七成的经济总量,但双凤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 19 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建成,现存工业用地不足 500亩,地域空间难以支撑园区未来的发展。土地利用指标大部分给予县域南部。县域南部的北城区用地占到全县建设用地指标的 95%,县域中北部的工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指标较少,土地整治进度缓慢,后备土地资源相当缺乏。资金与劳动力供给不足。受货币政策、银行最低风险贷款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有效抵押资产不足等问题影响,企业融资面临困难。全县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县域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
工,企业聘用人员困难,且从事二三产业的员工缺乏技能培训,满足不了工业化需求。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不够。长丰县建县历史短,是由邻近市县各切割出部分乡镇拼接而成,在历史人文沉淀上无法与千年古县名城相比,缺乏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载体。虽然长丰县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在合肥市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下,长丰县可以利用地处合肥市北部门户区的区位优势,提升自身的主导产业,增强城镇化功能,成为合肥与皖北地区联接的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