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篇一: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By halo
第五单元第一课
明清帝国的更替
明朝的建立:
背景: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建立: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统一中国: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统一中国。
明朝统治政策(重点):
政治上:朱元璋和朱棣通过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等措施强化皇权。 经济上:!.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治,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
2.明代前期,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3.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明末农民起义原因:
1. 明朝后期政府官员腐败,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往。
2. 后金用兵,连年天灾
*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17世纪初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闯王)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
*推翻明朝的不是清军而是李自成的起义军!!!!!!!!!!!!
清初经济恢复:
原因:清初各名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 结果: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济迅发展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但是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缓慢】
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抗倭:日本海盗骚扰中国东海沿岸地区,16世纪中期俞大猷奉命抗倭最终取胜
收复台湾:
原因:17世纪初荷兰侵占台湾
收复:1662年台湾回归祖国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反抗沙俄入侵:
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建立殖民据点
经过:1685~1687年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入侵者
结果:两方和平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为中国领土】 明长城:
目的:为了抵御蒙古骑兵,保护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影响:长城北部蒙古兵无法轻易攻破但又迫切需要中原的农产品转而积极同中原地区发展贸易,出现了长期稳定和平的交往局面
准噶(这个字念“嘎”)尔:天山以北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落在沙俄的支持下屡次向清政府挑衅,被打跑了
大小和卓:天山以南,爆发叛乱,被教育了还设立了伊犁将军(何必呢)
西南地区的名族政策:
改土归流【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的交流联系
*相关练习:通过戚继光、郑成功和雅克萨之战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出自课时集训】
答:中国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从清初统治者政策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出自课堂作业本】
答: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和民意;发现问题是应及时调整
中考真题:(2014〃四川内江)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C )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③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亮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农耕文明的繁盛
手工业的发展:
1.棉纺织业的推广
2.榨油,粮食加工,制瓷,冶铁,造船等行业高度繁荣
3.规模扩大: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了官办工厂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商业繁荣
商业市镇兴起:
1.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2.大批人口涌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
3.商帮形成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文字狱(重点)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定义:统治者故意从诗文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对象:获罪的大多数是下层知识分子
原因:满腹牢骚,爱发评论;僻居乡村,不知忌讳;吟诗作文,用字不慎
危害: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
八股取士(难点)
含义: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
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了皇帝的忠实的奴仆。
相关练习: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早期启蒙进步思潮
明清统治极端腐败,正统礼教遭到怀疑,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市民的工商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的进步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思潮。
代表人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立“天下知法”废“一家之法” 顾炎武 王夫之 都主张个性解放,民主平等
古代统治者主张以农为本,甚至重农抑商,明朝中期以后这种观念受到挑战
相关练习:分析这种观念受到挑战的原因
原因1:明清人口日渐增大,科举名额相应增加,走科举之路的成功率降低
原因2: 晚明以后四民界限日益模糊
原因3:人民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商人阶层
随着商业化程度日益加深,拜金逐渐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这种观念反应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这种奢侈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明清小说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名著” 详情见书本P16(京剧形成在19世纪中期)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李时珍《本草纲目》 医学、药物学、生物学 徐光启明朝后期 《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揭示各地区的地貌特征 详情见书本P19、20
晚明涌现的科技群英,重视实验但同西方比起来已远为逊色。尤其是入清后,在文化专制的影响下科学技术非但不复再现晚明时期的短暂辉煌,就连晚明已经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也被埋没。中国和西方的科技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
第三课
皇权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皇权膨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篇二: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资料(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下第六单元 复习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金”掀、“书”传 、“路”断、“教”传) 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掀起了对黄金的追求。(根本原因) ②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
③《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使传统商路被阻断。 ⑤传播基督教
2、新航路开辟所具备的条件:(“指针学说” 、“技术支持”、“精神智慧”) 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事业、地圆学说的流行、先进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3、西班牙、葡萄牙最早进行新航路的探索,最早进行海外殖民掠夺。往东走的航线得到葡萄牙王室支持,往西走的航线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 航线:(迪好哥美,达印麦球): 结合《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①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②达。伽马——到达印度 ③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④麦哲伦——环球一周 (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洲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负面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进行殖民扩张,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英国在殖民竞争中,抢占殖民地最多,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文艺复兴(14世纪):
1、背景:中世纪的欧洲在天主教会的统治下,神权至上;14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2、兴起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后传播到法、德、英等欧洲其他国家。 3、内容: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含义─—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与需要; 4、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绘画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奥赛罗》。
5、性质及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意义: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近代科学的诞生(16世纪以后的科学革命)(最早是在天文学领域) 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2、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3、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镱观察太空。 4、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启蒙运动(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峰)——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理性的内涵:人有能力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发现人类社会的法则 2、内容(或思想主题):理性;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扬自由、民主、平等。
3、代表人物:a.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出“天赋人权”思想;
b.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 c.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4、意义: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过: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9年,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取得胜利,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1688后,宫廷政变(光荣革命)(3)结果: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4)意义:揭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现在,日本、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荷兰、比利时、泰国等国也采用君主立宪政体。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英国对北美进行殖民统治和压迫、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过: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诞生。
(3)结果: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787年制定的《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的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原则。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4)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1)背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2)经过: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了《人权宣言》,
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1793年,领导者罗伯斯庇尔等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使大革命达到顶峰。
(3)结果:确立共和政体
(4)意义:结束了法国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拿破仑帝国
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把共和
国变成帝国。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对内:①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②对外:打败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军队。被法国占领的地方都废除了封建制度,采用《拿破仑法典》。
③对外战争的评价:虽然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抗。
帝国覆灭: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遭遇惨败。消息传开,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反对法国。l814年,反法联军开进巴黎,把拿破仑赶下台。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返回巴黎,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历史与社会 八下第七单元 复习
工业革命
1.含义: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发源:英国;开始部门:棉纺织部门。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主要原因) (2)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生产发展的障碍。 (3)英国较早通过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3.过程:
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蒸汽时代,以蒸汽作为动力。(以煤作为燃料)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对阶级结构的影响: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最终形成。 (3)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加快对亚非拉国家殖民侵略步伐,造成亚非拉国家长期贫困与落后。
(4)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
积极: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导致了许多“城市病”,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5)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改变与思想观念的变化: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两个主要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资本家拥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除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受资本家的雇佣和剥削。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阶级的待遇却很差。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爆发了好几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明确提出推翻富人政权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得到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斗争的失败说明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影响:①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工人阶级政党陆续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巴黎公社
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政府屈膝投降,镇压人民,巴黎人民起义 时间:1871年3月 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纪念:创作《国际歌》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德国统一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篇三: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全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全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1、 16世纪),在江南地区也出
现了手工工场。
2
的地位提高了。这时期新诞生的社会阶层有手工工场主(早期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4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整个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荷兰誉为海上马车夫。美洲——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1
6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清流传“湖广熟,天下足”。一方面表明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发达,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国农业的发展。这时期出现了大的商帮——徽商和晋商等。中国古代的传统出口商品——丝绸、茶叶和瓷器。对外贸易出超,经济实力世界第一。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7、“明修长城清修庙”,表明明朝的边防政策侧重于防御,清朝则主张对边远民族实行“怀柔”“德化”政策(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清朝时期,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册封西藏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并设立驻藏大臣。也平定了蒙古族的准噶尔贵族和回族贵族的叛乱。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两国边界。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的疆域版图。
8、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后来设臵东、西两厂和锦衣卫特务机构,加强皇权。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皇权强化达到顶峰。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大胆批判君权神授思想。
9、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传教士郎世宁,参与圆明园的设计。1553年葡萄牙强占澳门,1999年回归。17世纪初,荷兰强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臵台湾府。清朝的对外政策是闭关自守,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广州。
2
“适者生存”。 3、19世纪美国人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20世纪美国人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 4。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是在1896年希腊的雅典举行。
51868
7、1839
8、1851是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9,号召向西方学习。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10、学习西方的实践——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李鸿章,早期以“自强”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结果没有成功。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同文馆是中国最早
的新式学堂。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11、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光绪帝下令变法,称为“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
12、邹容《革命军》;1905年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依次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建立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总统孙中山。1912年4月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局限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进步性)但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民主共和思想渐入人心
13、三大产业: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其它行业是第三产业。工业化发展的一个产物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坏处是:出现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城市病”。 14、“三八”国际妇女节,美国妇女的斗争,表明妇女地位的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教育义务制,大众传媒趣味化,服装大众化,娱乐大众化。 1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1848,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
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最惨烈的战役 一战的转折点 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
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
②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③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④结果:1945年,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⑤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战争。死亡达6000万。
⑥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生产过剩”的危机— 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表现和影响: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的美国开始。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3.本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的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4.为摆脱危机,各国走上了不同道路。----德、意、日法西斯利用人们的不满,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使传统的资本主义得到改造,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5.课本中的母女对话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工人失业,没有
4
钱买煤生火取暖;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煤推积如山,造成浪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①革命前的俄国处在沙皇统治下,是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2)过程:
(一)二月革命: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没有满足工人和农民的愿望。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了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②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他们代表了俄国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追求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工人和农民的愿望,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④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施政措施? 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颁布了《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把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由工人监督企业生产;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⑤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
⑥十月革命的意义: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
三、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①目的: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行经济复兴。
②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③内容:①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②政府规定了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承认工人有权和雇主集体谈判。(作用:减轻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局部改变了生产关系,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状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阶级矛盾。它也是政府对雇员集体议价的支持。③政府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有国家承建许多公共工程,招募大量失业者。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补助。
④意义:罗斯福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随着新政的实施,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思考题:1、罗斯福新政中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重视农业,关注“三农”问题;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再就业工程。
2、20世纪,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方面,各国呈现出不同的选择,请根据所学内容说出三个事例?
俄国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改革使土耳其迎来了民族振兴的新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改造了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使美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5